分享

营养、生物安全、环保、饲养管理—— “绿养追踪者”走进李曼

 阿牛哥8mi3kbb7 2017-12-11

绿养先踪:“龙昌杯”2018无抗见证

第09期


2017年11月2日-4日,“绿养追踪者”走进备受业界瞩目的“第六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暨2017世界猪业博览会”!在“推动健康养殖、保障食品安全”业已成为中国畜牧业发展必然趋势的行业背景下,本次大会以“绿色、健康、环保”为主题,为参会者提供了一个与中美两国养猪行业专家及行业领军企业互动、交流和分析案例的平台,推动了中国养猪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不断前行。


大会开幕仪式现场

第六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暨2017世界猪业博览会现场


“健康、环保、高效”养猪业的发展需要从饲料营养、生物安全建设、环保措施、以及饲养管理等诸多方面全面提高与改善才能得以实现,《绿养先踪:“龙昌杯”2018无抗见证系列行动》活动组委会深入第六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现场,全程追踪只求为您带来第一手 “健康养殖”的最新理念与研究成果。



分论坛:猪饲料营养


报告专家: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卡美兽医服务中心的安德莉亚·汉森教授


报告题目:《了解和使用母猪妊娠和哺乳期的基准指标》和《后备母猪发育所需营养及饲料策略》


主要内容:


在《了解和使用母猪妊娠和哺乳期的基准指标》的报告中,她阐述了饲喂母猪并用度量指标来预测生产成绩的理念。她表示:哺乳期和妊娠期的营养目标,就是维持母猪在妊娠期的身体状况并帮助胎儿生长。期间,母猪身体状况至关重要,应关注以下几点:妊娠期应避免过度饲喂,因为过度饲喂的母猪的乳腺脂肪会增多,限制泌乳能力;要注意哺乳期母猪的食欲问题;要注意哺乳期体重下降的问题。


在《后备母猪发育所需营养及饲料策略》的演讲中,她提出,哺乳期应自由采食、保持喂养盆的洁净和无霉变饲料,要让母猪每日早起以增加饮食摄取,并及时辨别健康问题。记录饲料用量很重要。用心管理后备母猪,应注意:根据间隔注射疫苗;自由饲喂每天3.2kg,136Kg时进行配种;注意栏舍不要过度拥挤;给猪圈提供正确的喂食器和饮水空间;执行阶段性喂食以促进成长和骨骼发育。



报告专家: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佩德罗·乌瑞奥拉博士


报告题目:《对于生长育肥阶段猪粗蛋白及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


主要内容:

做营养就是研究怎样把饲料转化成猪肉,尽量把饲料营养和猪肉营养进行一个交换。我们要清楚猪的营养需求,需要补充多少氨基酸、哪些材料能补充氨基酸、氨基酸的代谢方面有哪些新的信息等。很多国家猪肉的定价是根据其瘦肉率来定价的。我们可以通过经典的方法来测定瘦肉率:无脂瘦肉率(%)=(无脂瘦肉/胴体重)×100。即便在中国,猪肉的价格可能并不一定是根据瘦肉率计算的,但是瘦肉的积累程度就代表饲料转化率水平。所以饲料的配方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提高瘦肉率而设计的。理想的状态下,我们希望氨基酸非常精准、没有浪费地呈现在猪体身上。我们知道猪的品种不同,其营养需求是不同的。


合成型氨基酸的使用:

合成氨基酸可以大量地在市场中找到,通过蛋白质降解来获取氨基酸在当前的市场行情下显得非常有优势。比方说现在的赖氨酸就是个例子。所以使用合成氨基酸最少有3个优势:降低饲料成本、增加氨基酸利用率、降低日粮中粗蛋白。


理想蛋白模型:

第一限制氨基酸:

1.玉米-豆粕型日粮中,需要关注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

2.玉米酒精槽中,需要关注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苏氨酸


几种特定情况:

1、猪对苏氨酸的需要量会增加当饲粮中洗纤维含量提高;

2、加热后的油脂会降低动物生长及增加色氨酸的分解代谢。

3、可发酵纤维会增加苏氨酸的损失,但初步数据显示并非一定。朝着瘦肉的沉积率去设计饲料是没错的,是最节省能源的。单向氨基酸的大量供应提高了饲料的转化效率。理想蛋白模式一直是做配方的基石,但是特定情况下,比如说疾病等会让试验结果不是那么精准。



报告专家: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吴德教授


报告题目:《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关键技术》


主要内容:

吴德教授就“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关键技术”做出了精彩报告,并得出结论:母猪日粮中添加25-OH-D3可改善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从而提升仔猪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并增加出生仔猪和断奶仔猪肌纤维数量,同时增大断奶仔猪肌纤维横截面积,调节初生仔猪和断奶仔猪肌细胞转录因子的表达,最终促进仔猪骨骼肌发育。母猪日粮中添加Hy·D可显著增加窝产仔数和活仔数,每窝多产1头仔猪,就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分论坛:大型养猪体系的生物安全

报告专家:美国Seaboard食品公司卢克·迪弗雷纳博士


报告题目:《在养猪生物安全上重简单、看整体》


主要内容:


㈠什么是生物安全?

1.生物安全就是要采取一系列的可以减少病原体引入养殖场的风险的措施。

2.世界上没有100%保障安全的生物安全系统,我们需要做的是平衡好生产和相关危险。

3.如何保护好一个地区的生物安全取决于进出入此区域的频率和流动性(以美国爱荷华这样一个大的种猪进口州为例)。

4.在猪的生产系统中,兽医的主要挑战是控制病原体的传播,关注的重点集中在控制疾病的传播上:

⑴地区间的疾病传播

⑵猪场内部生产阶段间的传播(繁殖›母猪场›保育›肥育)


㈡生物安全体系如何建立?

1.成功的生物安全方案依赖于:

⑴生物安全的多层次

⑵地区隔离和流动性

⑶了解直接的和间接的风险

⑷减少风险事件的数目(最好增加装猪量,同时减少装猪次数)

⑸建立完善的审计系统

2.生物安全重要的方法是地区隔离

⑴出生在同一个地区的猪在本地区成长

⑵工作人员和维护人员要根据区域和生产阶段具体分配

3.农场生物安全注意事项

⑴不是所有的风险都是同样的

⑵不是所有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⑶应该在心中形成生物安全规则和原则

①简化方案以确定员工可以控制的主要风险

②生物安全规则要简单到10岁的孩子也可以理解和记住

⑷大部分传染病的传入都和动物进入、员工器械和动物进出入农场有关,因此:

①动物进入农场时,首先要在后备母猪和公猪进入猪场前进行检测;其次,对来源于系统外的动物进行隔离;最后,保育和育肥阶段需进行全进全出的生产管理。

②人员和器械进出入农场时,第一要安装淋浴设施;第二要有一定时间的隔离;第三,如果场内的器械要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需要消毒或热烘;第四,农场内外的经营要有明确的划分。

③动物移动时,首先要保证母猪场实行单向槽移动;其次,要使用动物移动专用车;然后,拖车要进行消毒和热烘;最后,要对内部动物进行处理。


报告专家:丹麦Porcus公司汉斯·宾德高博士


报告题目:《丹麦和欧洲养猪系统内部和外部生物安全》


主要内容:


㈠生物安全为什么重要?

1.它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方面。

2.它是保证动物农牧企业盈利的关键。

3.使得农场能够获得更健康以及更好的生产性能。


㈡在丹麦和欧洲其他国家,最害怕的猪场疾病有哪些?

口蹄疫、非洲猪瘟、经典猪瘟、伪狂犬、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布氏杆菌、痢疾、沙门氏菌、霍乱沙门菌


㈢为了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我们应注意的地方

1.活的动物进入种群

2.人类的进入:一是来自国外的员工,二是拜访者

3.转移的动物

4.啮齿动物:如老鼠

5.海外狩猎的动物等


㈣生物安全程序的建立

1.外部:防止新疾病引入种群

⑴关注建筑设计,操作类型等

⑵要有标准化作业程序、入口程序、访客日志、培训等

2.丹麦特殊病原菌净化系统

⑴强制执行生物安全计划

⑵与兽医或其他顾问合作,检查和开发你的生物安全计划

3.生物安全计划应该包括

⑴猪群区域:第一,单人通道,通过入口区域;第二,引入猪只进入猪群;第三,隔离区域;第四,将猪只从猪群转移;第五,转移动物宰杀

⑵饲料和垫料

⑶清洁、卫生

⑷稳定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⑸公猪精液、药品、补铁、维生素和仪器

⑹除猪之外的其他物种


㈤总结

1.生物安全程序对获得生产安全以及建立拥有良好生产性能的猪群是非常重要的。

2.为你的养猪场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生物安全程序。

3.要保持程序的更新,并让你的员工及时了解和掌握程序。



分论坛:中国养猪可持续发展

报告专家: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约翰·迪恩教授


报告题目:《猪的粪肥是废物还是肥料?》


主要内容: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垃圾其实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猪粪从没有被认为是垃圾,其资源化利用的可能性更是不可小觑。就猪粪处理和利用方式的探讨,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约翰·迪恩教授围绕《粪肥经济》做主题演讲,约翰·迪恩博士现担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兽医学院兽医流行病学的教授。以荷兰出口化肥的新限制为例,迪恩教授指出,荷兰在1月份约有一半家畜粪便产生的磷必须向国外输出;由于荷兰的地理面积小、地势低,因此不能施用更多的含磷肥料;另外,荷兰拥有500多辆专用于运输未处理粪便的特种肥料运输卡车。因此,国外对于家畜粪便的利用重视程度是相当高的。


化肥中含有丰富的氮源、磷和钾;2017年爱荷华/明尼苏达州每年每个猪场产生化肥的价值约为每头猪15.62美元。关于未来的猪粪肥的利用趋势,迪恩教授认为,由于粪肥的利用程度将逐渐提高,未来粪肥的运送成本也将随之增加,人造肥料成本也将增加;另外,粪肥的价值将无限接近饲料,而农场大小将受限于粪肥的应用花销。

 

报告专家:福建农业科学研究院生物资源研究所唐建阳研究员


报告题目:《猪场粪污如何变废为宝?》


主要内容: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关于环境保护的“两山论”。关于如何更好地资源化利用养殖粪污,来自福建农业科学研究院生物资源研究所的研究员唐建阳为大家介绍了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区域整体解决方案。


什么是异位发酵床技术,如何应用于养殖粪污资源利用区域整体解决方案?

微生物异位发酵处理猪场粪污是一项集粪污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为一体的综合技术。采用该技术工艺可以克服舍内微生物发酵处理猪场粪污存在的一些不足,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较少、运行成本低和无臭味等优点,养猪场无需设置排污口,可实现粪污零排放,粪污经发酵处理后可全部转化为固态有机肥原料,实现变废为宝。


唐建阳研究员提出,异位发酵床技术是福建省大力推广的治理新模式,也是政府认可的异位发酵床技术模式。通过这一技术,可以使养猪与粪污发酵分开,猪不接触垫料,粪污可在猪舍外发酵;可以利用机械设备实现粪污与垫料的混合搅拌;这一技术还有研发配套设备、专用菌种提高发酵效率,方便操作。



报告专家:施瓦茨农场生产系统总监马克·施瓦茨先生


报告题目:《施瓦茨农场:猪场粪肥巧妙用于玉米种植》


主要内容:


畜禽粪肥的管理和资源化利用在国外的实践情况如何?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州斯内皮埃的施瓦茨农场的生产系统总监马克·施瓦茨以其农场的实践情况为例,阐述了合理及有效利用粪污的重要性和价值。


施瓦茨农场是一个猪肉和粮食生产的家族企业,在美国中西部的拥有超过200名员工和125个独立承包商。施瓦茨先生的职责包括健康维护和加强,生物安全系统的开发和监控,员工管理培训和教育,遗传程序管理,种猪群的过滤,32000头母猪在八个养殖场的经营管理,以及通过整理部门和兽医人员的断奶健康监测。


在施瓦茨农场,猪粪污主要用于玉米的种植。通过对粪肥应用之前做的土壤测试及应用前的粪便分析等大量数据分析,马克·施瓦茨指出,合理的粪肥资源化利用,给玉米的种植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降低了整个农场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农场效益。


报告专家: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兽医师梁书颖女士


报告题目:《猪场粪肥综合处理及在甘蔗生产的应用》


主要内容:


在国内,同样也不乏高效资源化利用猪粪肥的成功案例。来自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有限公司良圻原种猪场副总经理及高级兽医师梁书颖分享了猪场粪肥综合处理及在甘蔗生产的应用案例。


梁书颖老师一直从事养猪生产管理,环境控制与保护、粪肥综合利用、猪场发展建设、认证管理。2003年开始研究猪场养殖肥水处理综合利用,良圻原种猪场成为广西首家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通过环保验收并进行粪肥综合利用的养殖企业。案例分享中,梁老师介绍了良圻原种猪场以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及资源化为目的的减排模式。她提出,应用“微生态制剂”饲料配方,可以有效地改善环境,从而达到猪场肥水的有效处理和综合利用的效果。


合理地将猪场粪肥综合处理结合在甘蔗的种植生产上,能解决科学精准营养、饲料预算减少营养过剩,从源头进行减排的问题;另外,猪粪的处理,也可进行生物发酵,发展有机肥的生产深加工;病死畜的无害化处理同时废物利用,可减轻处理成本。


报告专家:绿倍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韩芳祖先生


报告题目:《我国畜禽环保问题现状如何?》


主要内容:


中国养猪产业,年出栏达7亿头,粪污20亿吨,目前多半处理困难,在中国持续的环保压力下,都有很大排放达标的刚性需求。


来自绿倍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副董事长韩芳祖从目前我国养殖环保的挑战、畜禽污水还田的计算方式、废水处理案例及“微藻”的介绍几个方面阐述我国畜禽环保问题现状。他提出,我国大豆原料的全面进口让畜禽环保的氮排放处于非正常代谢循环状态,控制氮排放是我们工作的难点。韩董以湖北省某规模猪场种养结合沼气发电项目和天津市宝坻区某猪场使用微藻系统现况等案例为例,探讨了目前我国养殖废水处理的现状。


另外,韩董提出,微藻是吸收猪场粪便养分、达到净水目的和资源利用的自然宝藏,中国废水“多出来”的养分可以通过微藻还原功能性蛋白需求。



分论坛:中国规模化猪场场长

报告专家:荷兰中国播恩集团养猪业顾问玛瑞特·恩金女士


报告题目:《荷兰养猪业的创新:过去,现在,和未来》


主要内容:


荷兰中国播恩集团养猪业顾问玛瑞特·恩金做了《荷兰养猪业的创新: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演讲,主要讲述从猪的角度出发所作的创新。这次演讲更多的关注点是猪本身,而不是信号学。

她提出,初生重对仔猪的成长来说也很重要,通过经验法则得出仔猪数过多则初生重就低,当初生重低于800克则仔猪死亡率为95%以上。当仔猪数为14头左右时,其初生重较让人满意,仔猪也不会因为母猪乳头数不能满足而产生争斗。所以在饲喂妊娠母猪策略方面应当引起注意。在荷兰,过去采取一成不变或者由低到高的饲喂模式,而现在更多是采用高-低-高的饲喂模式,其好处就是实现更好的调整和控制,未来则可能将根据每头母猪的状况来调整饲喂量。玛瑞特还介绍了过去和现在对母猪的饲养和管理以及对仔猪的管理等,也提出了对未来的一些创新。对于未来高收入的实现,以前试着降低成本,而现在我们应该试着找到愿意付更多钱的市场。最后,她总结到,研究来说,我们知道的越多,对猪越好;政策来说,很重要,有益于养殖户;消费者,为了动物福利可以多付出一点;养殖户,则是看准市场,找到可以获得更多利益的关键点;而所有人,都应拥抱创新,更多地去关注和了解“猪”。


报告专家:大北农养猪学院陈国宇院长


报告题目:《提升猪场经济效益的管理要点》


主要内容:


大北农养猪学院陈国宇院长围绕《提升猪场经济效益的管理要点》作了报告,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转变观念,关爱人,善待猪;第二,提成绩,降成本,增效益;第三,生产管理第几个关键点;第四,通过猪场常见的细节问题,看管理上的漏洞。他提到,提升猪场经济效益首先就要学会关爱员工,善待猪群。生产管理则包括猪场选址、规划和饲养管理等。另外,水对猪尤为重要,其包含水源水质、水温、给水方式等。而陈院长也强调,生物安全是现代化养猪业的保障,在养猪管理中,“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所以,生物安全、疫苗免疫和药物保健是疾病控制金三角。“细节决定成败”在养猪过程中也同样受用,陈院长在论坛上也列举了一些猪场常见的问题及其检查方式。

报告专家:温氏华农养猪训练营总监马建升先生


报告题目:《数据指导生产管理》


主要内容:


温氏华农养猪训练营总监马建升在论坛上作了关于《数据指导生产管理》的报告,马建升总监向大家强调了在生猪生产之中数据的重要性。马建升总监表示,数据指导生产,可及时发现生产的问题,归纳出原因;数据记录生产过程,可以倒推问题根源,像电影一样可以回放;数据可以作为评估改进的工具;数据评估生猪生产者的绩效,作为升级加薪的凭证;数据能用来招聘,用来对标,令猪场更有说服力;数据能建立预算,设定合理的生产指标和稳健的财务管控。马建升总监指出,猪场的创新需要建立在大数据之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