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挑战吧!进化论!(延伸材料)

 大智若多余 2017-12-12

进化论通关挑战10大问题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标志着进化论的诞生。然而这门对于人类认知自我和宇宙环境有着无比重要性的学科,表面看起来却如此简单,以至于进化论从诞生之初到现在,其发展始终伴随着质疑和各种各样的否定证据。今天古点就把最为常见的一些否定进化论正确性的质疑或证据进行一下展示,看看是否你能正确通关。

1 史前巨人


关于远古泰坦巨人的传说或者其他类似的种族的古老巨人的传说始终出现在网络的各个角落。不少人对这样的话题非常感兴趣,并以此质疑进化论。如果当真有这样的巨人骨骼存在,那不仅是进化论研究学者需要惊叹自己的浅薄了,连众多的生物学家、古人类学家都要重新进行知识脑补。非常遗憾的是,这些传播中的巨人图片全部不是真实的。

与之类似的捏造新闻消息还包括将海百合的古化石图片讹传为所谓的俄罗斯远古机械齿轮的著名假新闻。



这些动不动就差上一两亿年,也搞不清究竟是多久以前,反正是很久以前的文明的机械零件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看起来是不是很像齿轮。


然而事实的真相是这张图片不过是来自法国北部Lille自然博物馆中的一块化石照片的一个局部。这块化石是由棘皮动物海百合形成的,下面是完整的化石照片以及海百合的样子。


真实的海百合是这个样子的。


2 远古核电站

很多人津津乐道的远古文明核反应堆是一个他们所坚信的反对进化论的证明,或者是其他阴谋论、神秘论的有力证据。由于消息是由权威核物理研究团队发布的,在非洲找到了20亿年的核反应堆,所以这下总该有足够的公信力了吧。而且,核反应堆这种高级货总得是高级文明才能建造的出来了吧。达尔文?Hiahiahia!!是的,他们所谈论的是奥克洛核反应堆,是确实存在的一个核反应堆,位于非洲加蓬共和国。


然而非常不幸的是,这个反应堆只不过是一个天然的巧合而已,它是一个各方面地质物理条件恰到好处的配合在一起,由大自然构造出的天然核反应场所,而不是什么远古人类或者外星文明建设的核电站。

3 牛能不能变成羊

既然物种能互相进化,现在的牛能变成羊吗?不能吧,所以我不可能相信进化论。

现存的不同的物种位于进化树的叶子节点上,任何两个物种只要向后回溯,一定能找到共同的祖先。如果牛想变成羊,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先向后退化成为牛羊的共同祖先,然后重新进化成羊;另一种是直接继续向前进化,逐渐趋同进化为羊。这两种方式对于牛羊这样的结构高度复杂的动物皆无可能。下面用一个扑克洗牌的例子加以说明,扑克牌可以大体的理解为物种的基因。

进化的过程犹如洗牌,一开始这副牌只有两三张牌所组成,代表结构简单的远古生物。所以低等的生物极易发生各种状态之间切换,实现灵活的进化或者退化,这是因为其结构信息极其简单。

而随着整副扑克的张数越来越多,代表动物进化的构造越来越复杂,动物从某种特定状态改变为另一种特定状态的难度将越来越大逐渐变为小概率事件,而变得不可行,因为需要调整的基因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基因突变允许的实际能力。这就好比,要把一副几万张扑克组成的牌洗成另一种指定的组合是做不到的。

4 猿猴为什么不继续变成人?

既然进化论指出人是由猿进化来的,为什么现在的猿猴不继续进化为人?可见进化论是瞎掰。

从进化意义上来说,现存的所有物种是平等的,都是进化树的叶子节点。现在的猿猴不能变成人,是因为它们和人都是由两者的共同祖先分别进化而来的,故此它们现在不能互相转变的原因和上面第三问的解答一致。

5 过渡物种化石缺失问题

化石记录有很多缺口。这毫无问题。为什么要没有缺口?我们发现化石根本是走运。但是没有在任何错误的地方发现过化石,例如没有发现能否定进化事实的化石。进化是一个事实。



地质学家唐纳德·珀卢瑟罗在28日发表在《新科学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上称,报道中提到的化石记录中存在的巨大缺口其实是夸大其词。珀卢瑟罗博士是洛杉矶西方学院的地质学教授,他说:生命不能从较低等级发展到较高等级,而是从多种血统分化而来,并同时共存。例如,几百万年前猿和人类从共同的祖先分化而来,现在两种血统仍然存在。因此,缺失的一环的观念是在误导。一个过渡形态并不需要是一个连接两种有机体的完美的中间一环。仅仅在一种血统从另一种血统中分化出来的情况发生时,才需要纪录这个进化改变方面。

1859年,当达尔文首次提出自然选择的进化理论时,化石记录没为他提供任何理论支持。他甚至将生物起源的两个完整篇章投入到不完整的地质学纪录中,但是他预言上述观点终将支持他的理论。珀卢瑟罗博士表示,创造论者忽视了很多从达尔文时期以后发现的为进化过程提供证据的过渡性化石。他说:这个观点仍然坚持化石记录因为太过分散,而不能提供有力证据。其中原因之一是创造宇宙说的影响。首先他们的策略是歪曲或忽视进化证据;一种受欢迎的谎言是世界上不存在过渡性化石。。这一观点显然不对。现在我们拥有丰富的证据,能证明所有主要动物群体具有怎样的联系,其中很多是非常好的过渡性化石类型。

6寒武纪物种大爆发

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寒武纪物种大爆发。

【名词解释:寒武纪物种大爆发】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Cambrian Explosion)被称为古生物学和地质学上的一大悬案──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自达尔文以来就一直困扰着进化论等学术界。大约5亿4200万年前到5亿3000万年前,在地质学上称做寒武纪的开始,绝大多数无脊椎动物门在只2000多万年时间内出现了。这种几乎是同时地、突然地在2000多万年时间内出现在寒武纪地层中门类众多的无脊椎动物化石(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腕足动物和环节动物),而在寒武纪之前更为古老的地层中长期以来却找不到动物化石的现象,被古生物学家称作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简称寒武爆发。这也是显生宙的开始。

中国云南澄江生物群加拿大布尔吉斯生物群和凯里生物群构成世界三大页岩型生物群,为寒武纪的地质历史时期的生命大爆发提供证据。

【解释完】

达尔文在其《物种起源》的著作中提到了这一事实,并大感迷惑。他认为这一事实会被用做反对其进化论的有力证据。但他同时解释到,寒武纪的动物的祖先一定是来自前寒武纪动物,是经过很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产生的;寒武纪动物化石出现的突然性和前寒武纪动物化石的缺乏,是由于地质记录的不完全或是由于老地层淹没在海洋中的缘故。

这就是至今仍被国际学术界列为十大科学难题之一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依照传统和经典的生物学理论,即达尔文生物进化认为,生物进化经历了从水生到陆地、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漫长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两个车轮的缓慢滚动逐渐实现的,古化石研究向这一权威理论提出了挑战。

对于该问题的解释,大体可以归结为三类原因或者是它们共同作用所致:

一环境因素

度过雪球期的地球温度逐渐升高,更适合生命存在;同时,地质矿石大量氧化证明地球其时的大气环境含氧量增加,有利于真核动物产生。

二进化因素

随着最简单结构的物种进化到一定程度的构造复杂性,物种的基因序列开始产生能够控制进化形态改变的能力,这叫做信息阈值。超过该阈值后,形态的改变能力爆发式增长。

三化石因素

也有一定的因素是寒武纪之前的物种主要是软体动物,并不有利于形成化石。(虽然可以形成,现在也能大量找到,但其相对于后面高级物种的形成化石的能力仍然偏低)这种能力相对差异加重了对寒武纪物种暴发力度的估计。

7第一个生命组合概率问题

既然进化论认为物种是由低到高排列的,那么自然会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第一个生命体是如何产生的。

如果认为第一个生命是由所需的大分子经过随机组合碰巧而成的,那么就存在一个概率计算问题,就是分析一下这些大分子相互之间的组合状态有多少,从而可以计算出碰巧形成一个生命的概率。

由于计算算法的不同,这个概率计算结果也很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这种概率都是非常小的小概率,意味着这个过程在地球寿命这个时间区间内是不可能发生的。

然而这种计算模式,隐含的前提是把生命结构设定为存在一个最简单的结构下限,并把这种最基础结构的形成过程完全等价为一个掷骰子的过程,就如同研究一阵风吹过一个沙堆是不是能碰巧拼成一座大楼一样。这种前提的合理显然是有巨大疑问的,所以它给出的结果也自然缺乏质疑效力。

不过由于对于生命最初起源的研究本身还非常不成熟,进化论支持者也并未有确定的答案,尤其是缺乏有直接证据的答案,下面一段材料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进展有所说明。

米切尔的化学渗透理论,以及化学渗透的绝对普遍性,基本宣告了原始汤理论的谢幕。同时把生命能量的一面重新放在聚光灯下。

最大的一个悖论就是:在开放的原始海洋中,任何聚集的化学物质浓度都趋于扩散、淡化。

这个悖论破坏了原始汤理论的设定场所和基本逻辑。也开启了从能量角度阐释生命起源之门,大量的新假说涌现出来。生命能量的一面现在必须和信息的一面紧紧纠缠在一起。比如说,病毒,从前定义成最简单的生命,也有很多看法怀疑它是最初的生命,而现在可以肯定病毒不是最初的生命,甚至被重新定义成介于生命和非生命之间的物质。因为病毒没有自己的能量代谢设施。它只含有信息,以及利用其他生物细胞能量代谢设施为自己服务的本事,而且通常是严格地针对某一类生物细胞。它是一种绝对寄生的东西,只能由有能量代谢能力的生物派生出来。它是活细胞的信息残片,是基因组的逃亡者,是不断移民、掠食甚至定居的基因流民。

而细胞的本源性被大大提高,不再被仅仅看做是基因们的豪宅。Compartmentalization: “封闭化,成了生命最基础的要求。

介绍两个有趣的新假说。第一个不太为人所知,但很有个性:完全是从封闭化入手的。它假设生命起源的地点不是开敞的原始海洋,而是某种浅海湾边的的石灰岩浸润地带。这种地带的石灰岩由于水的侵蚀和地质结晶过程,内部形成了非常细微的疏松孔道结构,这就是天然的封闭空间。生物大分子可以由海水浸润流入,原始海洋中富含硫-铁氧化还原材料,而且这些结构的薄壁允许Na Ca 离子(质子的可替代品)的浓度聚集以及半通透性。换句话说,自然无机物的自组织性免费提供了细胞膜和一切能量代谢材料,最初的生物大分子只需要通过变异和选择发明利用的方法就够了。听起来够扯淡但类似的地质结构确实在欧洲西北部的岛屿周围被发现了。而且实验表明,给定合适的浸润溶液配方,确实能够驱动化学渗透。只是如果想要测试生物大分子能在里面玩出什么花样,不知道要多少万年!

另一个是目前最火热的黑烟囱生命起源假说。它认为生命最可能的起源地点,是在深海底部高温、高硫、强酸性、无光、无氧的黑烟囱生态环境。这些地方是海底的地壳薄弱处,地热和高硫熔岩驱使高温海水从地底喷出,由于喷泉含大量的硫,而且出口逐渐沉淀成高达数十米的岩层,看起来就像冒着一股股黑烟的烟囱,因而得名。这种地貌现在在太平洋的海底就现实存在,而且拥有一个相当多样化的生物环境(甚至有些相当高等的动物也在这里定居,如一些蟹类,他们在这里适应得能忍受120度的高温,你休想煮熟它)。这也是现在世界上唯一一种不依靠光合作用提供基本能量的生态圈。这里的基础生物是古菌类,原核生物除了细菌之外的另一大基本门类,历史和细菌一样的古老。仅仅上面对黑烟囱环境的描述,就能看出化学渗透理论对这种假说的基本指导:白给的环境能量,白给的氧化-还原反应材料,严格地排除氧气(氧气对于原始生物都是剧毒的,学会用氧代谢是光合作用发明之后的事,但其他种类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基本需要),甚至白给的强酸性环境。如果生命起源于这种环境,只需要用着白给的能量发明膜就行了。

另一类研究方法:LUCA模型的建立,更是压倒性地从能量生物学的角度入手。因为与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正是所有生物中最古老,变异最慢,共性最大也最核心的基因。生物学家们讨论和试图描述LUCA的时候,不是关注它长什么模样,有多大个头,而是关注它执行何种氧化还原反应,有哪些代谢酶,生活在什么样的地理和化学环境。这已经完全是一种崭新的体系了。

总之,九十年代之后的生命起源研究现状是群雄并起,天下大乱。理论更新速度之快,新发现新假说之层出不穷,都是二十世纪前面大半部分所无法企及的。固然是因为各个学科的知识积累都在推进,但化学渗透理论的建立,无疑是新纪元的开始。

8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封闭孤立的系统的熵值总是一直在增加的,即孤立系统的无序性一直在增加。所以孤立系统一直是熵增的,而生命明显是从无序走向有序,从简单结构走向复杂结构,所以生命出现是一个熵减过程,故此这直接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很简单:生命所处的系统无论以地球来看,还是以太阳系来看都不是绝对的孤立系统,所以熵减是可能的,因为生命可以从环境获取负熵。

9不可简约的复杂性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做不可简约的复杂性。



【名词解释:不可简约的复杂性】

不可简约的复杂性(Irreducible complexity)是一种主张,认为生物系统太过复杂,以致于无法由较为简单或较不复杂的祖先演化而成,并且无法经由自然发生的突变机会产生。

不可简约的复杂性这一概念是由Behe所创造。其定义如下:

一个系统(例如人的眼睛)若是由许多不同但彼此协同的部件所组成才能达到其基本功能。在任意移除其中的某个部件后,会导致系统无法运作。(于达尔文的黑箱一书中)。

智设论支持者利用此词汇来说明生物系统和器官无法由一系列的小变动来达成。他们认为,对于具有此特性的生物系统和器官而言,它们的任何不完整的形式都将无法完好运作,或者这些机制的损伤将无法让其通过然选择。尽管他们接受可以由演化论来解释某些复杂的系统和器官,他们仍宣称现行的模式无法解释具有'不可化约的复杂性'的器官和生物特征。因此,必然有某种智慧设计者参与建立生命或引导演化。由此,对不可化约的复杂性的辩论主要关注两个问题:在自然界中是否可找到不可化约的复杂性,以及,若存在的话,其意义为何。

【解释完】

对于不可简约的复杂性,实际上早在几十年以前,诺贝尔奖得主HJ Muller已经很简单明确的说明了该概念的不正确之处:即一个不可简约的系统完全可以由一个更简单的功能系统通过简单操作“进化”得到。感兴趣的可以参看下面的资料。

不可简化的复杂性(以下简称IC)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根据Behe定义,IC系统就是去掉一个部件就丧失功能的系统。Behe相信IC系统无法通过渐进的进化机制,直接进化而来。但是标准的基因处理过程却可以轻易产生这些结构。将近一百年以前,诺贝尔奖得主H. J. Muller就用进化论预测了,描述了,解释了这些结构。因此如下文所说,所谓的IC结构,是可进化的,也可退化的。贝希给IC起名就错了。

贝西的错误

贝希说认为IC系统不能通过渐进的进化直接产生。但为什么就不能呢?贝希是这么一个逻辑:

大前提——直接的渐进的进化只能通过一步步添加部件来进行。
小前提——IC系统少了一个部件就丧失了功能。
结论——要进化出IC系统,所有可能的直接而渐进的预先步骤都没有功能。

当然,贝希这套逻辑是无效的,因为大前提是假的:渐进的进化不止可以添加部件。比如说进化还可以改变或去掉部件(很简单吧?)而贝希的IC里的简约仅仅限制在把添加部件的过程反过来。所以IC根本没法告诉我们,一个结构到底进化了还是没进化。

Muller的两步走

现在既然抓住了贝希的错误,我们再来看解决贝希的IC难题的一个容易得不可思议的办法。要想从一个有功能的系统,逐渐进化出一个IC系统,只需要两步:
1
:加一个部件。
2
:给部件一个必要性。

就这么简单。做完了这两步,去掉部件就会丧失功能,但系统却是从一个更简单而有功能的原型,逐渐进化来的。贝希的理论之所以站不住脚,就是这个原因。


Muller
的两步走科学解释,适用范围是极为广泛的,因为它不仅仅适用于生物学。实际上这两步是可以同时发生的,甚至一次变异就可以产生。系统的功能在这个步骤当中可以保持不变。这个步骤既可以让适应性增强,也可以不变。甚至连自然选择都不需要——基因漂移或中性进化(neutral evolution)足以。给生物结构增加一个部件的方式其实是无限的,也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改变一个系统,而让改变的部分不可或缺。普通的基因发展过程足以完成二者。

两步走的例子之一是一座石桥。这儿有一座三块石头并排构成的原始石桥,石桥连接了需要连接的两个地点,所以是有功能的。按照两步走的第一步,加一个部件:在三块石头的顶端加一块扁平石头,把三块石头都盖住。这一步是否增强了桥的功能是无所谓的——不管增强与否,桥依然有功能。第二步,去掉中间一块石头。好,我们现在有了一座不可简约的复杂桥,因为第二步让顶端的扁平石头成为必要了。

10如何证明神不存在

不能证明,信仰神就如同相信有一把茶壶正在围绕火星旋转,你不能证明,也不能证伪。

基于如下逻辑:

如果人工方式能创造生命,那么你就是神;

如果人工方式不能创造生命,那人的生命只能靠神创造。

所以永远无法证伪神创论,但是神创论或者等价的智慧设计论等于什么解释也没有做。他们只是把问题推给了有关部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