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的社会范畴内,人与人的底线是相同的,要符合法律法规、制度章程、纪律规矩的规范,具有强制性的要求。而在个人层面上,人与人的底线是不同的,每个人对道德良心的认知和自我要求有所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必然会体现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上。 底线的设立取决于人生价值观的确立,取决于心态的程度。对于原则性底线而言,底线的高低与个人思想境界的高低成正比。即,底线越高,思想境界越高。比如,人们法律的底线越高,对法律越是敬畏,法律的意识就越强,越能够自觉检点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以恶小而为之;对于非原则性底线而言,底线的高低与个人思想境界高低成反比。即,底线越低,思想境界越高。比如,对一个蛮不讲理的人,越是道德修养高的人,越是能够平心静气,承受力越强,包容心越大,不以善小而不为。 一个具有底线的人,是一个讲原则的本分之人,是一个善修养的有德之人,是一个不出圈的靠谱之人。守住道德的底线,你就远离了可耻;守住法律的底线,你就远离了犯罪;守住制度的底线,你就远离了任性;守住纪律的底线,你就远离了放纵;守住安全的底线,你就远离了灾祸;守住良知的底线,你就远离了背叛。 总之,底线是安身立命的基石,是守望幸福的法宝。守住了底线,你就问心无愧,活得舒畅,拥有自尊,享有幸福。“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古人尚有如此的底线,何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让我们树立底线思维,强化底线意识,守住做人底线,去追求和实现更加美好光彩的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