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主观世界的中心是欲望。社会关系的实质就是欲望关系。客观存在本没有意义,只有被主观认知的客观才具有意义。客观性的匮欠产生于生理机能层,主观性的匮欠产生于神经智能层。人类心理或精神的内容发端于大脑。右脑发达的人,一般也是比较内向悲观、郁郁寡欢的人。人类大脑本身不会自动产生匮欠性反应。人在欲望的干扰下,若有欲性强烈的欲感线与大脑相连,构成强循环回路,人就不会轻易入睡,这是一般人发生失眠的根本原因之一。物质的纬度不过是人类的主观设定的。宇宙中的一切事物的改变都是通过能量波相互干扰之后实现的。客观世界进入主观世界的唯一通道是神经及其功能。人与世界的一切关系,其实都是神经与他者之间的反应与被反应的关系。舒适是人类一切欲望的归属点,人类的一切欲望都是以舒适为终极体验。在现实生活中,舒适一般指主观上所获得的一种自我感觉,是身心健康、满意、没有病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的感觉。最高水平的舒适是体力充沛,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对一切生理、心理、情感、精神要求感到满意。人或动物的三种基本的生存状态:自洽、匮欠和舒适状态。人生的一切不幸均来自于欲望无法得到满足的悲怜,而人生的一切幸福都来自于欲望获得满足时的慰藉。绝大多数欲望是无法让人顺利实现欲望的,因此在未进入满足程序之前,欲望带给人的一盘只能是负舒适感。舒适终止于平衡,平衡是消解舒适的无形杠杆和最佳武器。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实现欲望并获得舒适为终极目的。一般而言,处在学习区的人进步最快,状态最好,前途最大,聪明智慧并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人不会安于现状,不会沉湎于舒适区。我们只有跨出舒适区,主动要求改变,寻求突破,谋求发展,才能迈向成功,走向卓越。一般情况下,欲望满足遵循的顺序原则:匮欠度-重视度-难易度-价值度-志趣度。凡是带有方向的内容都具有体验性,凡是带有体验性的内容都具有情绪性。只有在寻求满足的过程中才能产生情绪。任何认知或评价都是围绕欲望做出的。克制、调节、控制情绪几乎成为理性成熟的重要标志。一切感性反应都会产生欲望反应,一切欲望反应都会促发情绪反应,一切情绪反应都来自于感性反应。情绪反应遵循的五个基本规律:欲望匮欠性、目标性、干扰性、期待性、落差性情绪反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基本上都是由情绪或情感维系在一起的。在日常生活中,信息传递的比例是:55%非言语表情+38%言语表情+7%言语。适应能力是指自主神经对于环境的自动调整能力。心情、情绪、情感、心态、态度的产生至少具备的三个要素:主观欲望、客观事物、主客观事物之间的特定联系。人类需求的满足是通过同化他者的形式来实现的。欲望产生联系,联系产生情感和情绪。一切犯罪都是欲望驱动诱使下的犯罪。欲望指数=【满足方式/(目标满足度-自我匮欠度)】*欲望重视度系数。情绪指数=欲望指数*欲望重视度系数。幸福指数=欲望指数+情绪指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