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审美意识观照

 王山而中 2020-04-12

           意    

                         ——·审美意识的观照

        作者:胡瑞中

    孟子曰:“心之官则思”。简捷地说,高度发展的人脑产生意识。可是,意识问题一直是科学和哲学研究中极其困难和复杂的问题。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对其起源、本质、作用问题作过诸多探讨。关于“意识”、“心”、“精神”与“灵魂”就是中国古代哲学表示意识的基本概念。

    意识是人脑的特殊机能与属性,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更是感觉、思维、情绪、意志的能动性的总称。它不仅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反映形式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反映形式,而且是能动性的反映。

    人的认识由感性阶段能动地上升到理性阶段,达到认识的高级阶段和意识的高级形式。能从个别中发现一般、从有限中发现无限、从暂时中发现永久, 揭示事物现象中普遍的、同一的、稳定的东西,即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表现出理性的思维对于感性认识的改造制作的能动作用,从而超越出感性经验范围,获得新知。只有这种理性认识的能动作用,才能提出预见,使认识具有超前性。因为理性思维的分析和综合具有抽象能力,并借助于幻想、梦寐、欲望、意念、悟觉、激情、灵感、象征、情结、移情等非逻辑思维形式的作用,进行创造性的构思,创造出不同于现存事物的有关新事物的观念。去“人化自然”或各种人造物,促成社会更替。这种能动性作用,就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诚然,我们注重研究意识问题,要分析意识的形成、层次、结构和对于源于对某些经历过的事实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演绎与归纳。但是,不能单纯地理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或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而是要在传承中国古代科学、哲学和文化心理学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赋予其本义与广义的内涵,赋予其现时代的崭新理念。同时,既要在心理治疗上帮助人们的心理发展与创造,也要在认识自我、领悟人生上,获得自性化体验的“天人合一”的感受。其中文学艺术的创作手段的革新与获得,也应该是随机而至的重大成果。

                                       2010-11-21)


审美意识观照【之

      (一个转移)

    人的个体将主观感受与内在心理体验,转移到另一个体或事物身上的心理活动,就叫意识转移。它具有呈现或接受无意识的滋养、沟通意识与无意识的以及结合、整合与转化的功能与作用。其中人们所意识到的内容,正是自己内在的心理结构的一部分。在心理学家的眼中,属于移情作用。它能将自己内在的情感或心情转移到某种对象上,然后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感情。在审美活动中,审美者把主观感情移入客观事物,在文艺创作中,创作者把主观感情注入客观对象,创造出艺术形象。现在越来越被广泛的运用。关于这种以人与人之间,人类与非人类之间,地球与外星球之间为主题的创造活动和作品文本,在逐步地受到广泛的热捧。


审美意识观照【之

(一个渴望)

   为一定需求而产生的对物质或精神的心理渴望,是灵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的实际生活的反映,它广泛表现于社会各个领域,并随着社会的实践活动而产生和发展、变化着。同时,由于常常建立在无情的二元对立的基础上,它也有正确或错误之分。一般意义上说,它在文学艺术中具有重要意义。作品文本不仅生产渴望,而且也因渴望而产生。因为它有自相矛盾的、变异的、古怪的、不稳定的和令人反感的特点,所以人们十分关注它怎样被“调节”和建构。现今,它与语言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建立,逐步成为了一些作品文本的一个明确的主题,同样也成为了阅读作品文本的重要主题。


审美意识观照【之

(一个纠葛)

一个以情感冲动为核心的心象与意念的综合体,处于无意识领域,但是又能振奋人的思维、行动与感情。这种感情因素的凝聚,不仅提供了心理无意识层面的直接证据,而且也提供了有关无意识的潜在内容的情感能量,具有特别的情绪基调。它属心灵中一种“自主性”或“自在性”的存在,可以与整体心理系统保持联系,但也会分裂,甚至独立。它不受意识支配,反过来能支配意识自我,表现为人格自我的替代主角。正是因为它受意识压抑而持续在无意识中产生以本能冲动为核心的欲望,无论用于无意识的,还是用于有意识的,均具有很深的情感。所以,在过去和现在都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审美意识观照【之

(一个冲动)

     人的主体意识受阻或受到外在某种欲望震动,常产生一种突发的、强烈的情绪兴奋状态。这外在诱因,如重大政治、伦理、道德的内容或奇特怪异的形式,引起大脑急剧兴奋。其心理基础是人对此而形成的自我意识、感受态度和困惑惊愕的情状。这种变化在表情、动作、语言上有显著的表征。一般来说,在这种状态支配下,能调动身心的潜力,产生创造性思维,表达出不可遏制的强烈欲望,同时使情感渗透于创造过程之中,呈现出独具的个性特征。往往人们体会到,创作过程中,灵感和高潮的到来与情感的冲击有直接的关联。


审美意识观照【之

(一个畅想)

    作为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的意识,它所产生的奇思妙想,无时无刻不受到人们的关注。虽然它有着虚假性(空想)和真实性(理想)两种相反的情形,但是人们看好理想。因为它可以通过创造性构思,想象出现实中没有的东西,并经过努力使之变成现实。应该说没有一种理论是不经过假说的,由于假说中包涵着科学、合理的内核,所以说它是可超越现实,满足某种愿望并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理想。未来和未知在向我们招手,我们应驾驭着由科学发展、社会需要和个人愿望组合的心理意识的神箭,射向自由王国,为人类创造出物质与精神财富。


审美意识观照【之

(一个创造)

     最富有趣味的一种知识信息从心灵产生了;如植物长出花朵,每个梦均证明这一过程。在心灵中,与之关联的要么是某种潜意识的,要么是某种非完全意识化的。直觉和设想是诠释它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人们描述说,用具体事物暗示某种概念或思想感情,而暗示者在特定条件下,以具体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心理学家则将其分为“自然的”与“文化的”两类。后者应用广泛,因为它依然保持着基本源的变化形态,能唤起一种深刻的情绪反应,是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成的心理倾向,是推进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在世界文明史上,那些先导超越时代、地域的震古铄今的作品,就是基于有这种心理倾向在不同的作品中形成了相同的基本主题。


审美意识观照【之

(一个觉知)

    这是一个以直觉了知事物本然状态或真相(也称实相)的心理境界。其心理过程可长可短,或由迷惑而明白,或由模糊而认清,彰显出敏捷理解、分析、领会、推究的思维能力,它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此其中,思维的渐变或突变均与非记忆性的潜意识有关,常表现为突发性、独特性、情绪性、偶然性、不稳定性等特点。尤为重要的是,此种境界的产生,依仗着直接感觉活动与实践。在创作中,需要通过长期的审美意识活动和直接感觉能力的培育。人们称这种心理活动和直觉能力构成了创作的原动力。


审美意识观照【之

(一个灵应)

 有种无法控制的、创造力高度发挥的心理现象,对事物或问题有突发性的顿悟和理解,这种思路就是灵应。在人受到某种启发时,突然豁然开朗,创造力陡增,构思畅达,并伴随着高涨的亢奋情绪,从而产生出高度独创性的成果。无疑,此种作用不可轻视。人们把它看成是神力凭附着的灵气,具有突发性、直觉性和创新性的特征。这种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可能受阈下意识中神经细胞某种联系突然导通所致。然而,它的获得需要丰富的生活与情意积累、紧张的精神劳动与追求以及敏锐的心灵。


审美意识观照【之

 (一个想法)       

    人的内心一个想法、一个设想,犹如在万事万物之间搭架的桥梁,表现为人思维的构筑与状态,但受思维的支配与组切。往往它注重对内部思维的描述,试图直接表达连连发生的种种心象、情绪和场景。说它是主观生活之桥,受意识支配之桥,可穿越时空、穿越宇宙万物之桥,只因具有描写连绵不断的思维与意识流动、连接的特点。它采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相因相系和象征、衍射的手法,风格灵活生动,让人诧异。宗教视其为思维的高境界,无与伦比,它与文学对接,形成了一道彩虹般的思维通道。


审美意识观照【之

(一个迷团)         

    人的脑子中有种正常的活动,称之为大脑的表象活动。我们天天都离不开它,成为第二个自我。有时它让你模糊,有时又让你清楚。因为它的的确确从你的生活中来。但是,它有着绝对的排他性和不可琢磨性,所以自古以来一直困扰着人类,成了我们心目中难以揭开的奥秘,像个挥之不去的幻影,在科学与非科学、真理与荒谬之间徘徊。然而,它竟然是探究人的象征能力的最常见的、最易普遍为人理解的、最易于接近的源泉,也一直启迪着人类,给我们的创造活动带来无限的启迪和乐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