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场绩效考核中,考核几个点最适合?

 牵牛360 2017-12-14

你好,北京新与成商学院MBA薛老师来回答你:

个人觉得,绩效考核应该以目的为核心,考核指标也要设定好,这一点是让所有HR都很头疼的点,大家都知道,业务部门的指标设定问题不大,但是指标都太空泛了,考核都是在走过场。

1.制定指标的权利下放

我们可以把这个权利交到各个部门的管理者那,HR只负责指标审核,每个月每个部门甚至每个人的考核指标都可以不同,但是仍旧要遵循SMART原则(S:Specific 清晰,明确的;M:Measurable 量化的;A:Achievable 可以达到的;R:Relevant 相关性的;T:Time bound 一定时间内的)。也就是说,通过考核人和被考核人的实际情况去定这个考核指标,而不是HR去纸上谈兵。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更有灵活性,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比方说财务主管对会计的考核,他就可以很有针对性的设定指标。如果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设定,那么,为了追求这些指标的通用性,就牺牲了指标的针对性,将指标说的模糊不清或是太过笼统,造成具体考核人的操作困难。

同时,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便于具体考核人对下属的考核,比如:主管对自己的下属可以根据每个月的工作重点不同,而设定不同的考核指标。而如果统一考核指标,他们会发现,考核表和他们的工作根本无关或是没有太大的关系,是无关痛痒的。

但是这里面又一个难点也是必备点,所有的考核者或者是部门主管本身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同时对考核的人士也应当有一定深度,否则考核者无法很有针对性的制定考核指标与评价标准,另外,人力资源部必须有针对性得加强对部门负责人关于绩效的培训,

2.以工作计划作为考核标准

这个计划得由双方根据现实的工作情况制定,这种方式适用于中层管理人员,但是工作计划也必须适用于SMART原则,否则无法考核。同时,工作计划最好是周工作计划而不是月工作计划,这是由于一个月的时间相对较长,作为管理者,工作量也可能较大,由于时间较长,中间工作有变动,那么考核就变得没有针对性或是针对性不强。另外,以月工作计划为考核指标,不但容易出现指标脱离现实情况,还会出现考核指标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

3.平衡记分卡

比如清洁工的考核,基层工作人员的考核,由于他们的工作基本固定,每天都是同样的操作,可以进行工作分析,找出工作关键点,指标就出来了。

4.目标管理

这个适用于高层管理人员,一般的目标管理责任书,一年一次或是半年一次,不过考核周期不应太过于频繁,否则起的作用就不大,这一点,许多HR都知道。

总之,不必拘泥于方式和目标,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以。

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