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道修仙仙学讲义——真机易简录十三

 愚人道缘 2017-12-14

 

      《修真前辨》曰:“此道非真实大丈夫不能得,非天纵之上智不能行。

 

一支先生:

前面已然讲透

非大智慧大丈夫难行难就

诸位可去努力学习参悟修炼

切莫懈怠

 

虽能得之,还要祖上积德深厚,自己功行重大,有无数天缘结聚,方能无阻无当,顺顺序序,了此大事。

 

一支先生:

入道修仙,悟性,机缘,毅力,恒心,勇气,缺一不可

法,财,侣,地,少一难行

但统统都得福德做根基铺路

福德一来自于祖上阴德庇佑,二来自于自身平常积累

并须广结善缘,念念存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不然,动辄有群魔来扰

叫你修炼不得

 

倘祖上无德,自己宿根不深,虽能勇往直前,或限于事之未就而数已尽,或阻于功之方用而魔障早来,往往有法无财,有道无力,抱道而亡者甚多。

 

一支先生:

戒之戒之!!!

 


然虽未成道,而来去分明,与凡人大不相同。

 

一支先生:

独具慧眼,自然凡心尽去

不俗即仙骨

飘然遗世而独立

眼界高人一等

 

      亦有半功而亡,亦有未功而亡者。半功而亡者,再世必系生知,未功而亡者,再世亦必志道。

 

一支先生:

诸位阅及此处可有感想???

唉。。。。。。

诸位于道结缘,岂非宿世因缘!!!

大道不曾远人,人却为了大道而远人

何苦来哉!!!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入道修仙,本是人生进步追求之事儿

何苦将之弄得玄之又玄!!!

为何?

世间名利终有到头之时,人将从何而去追寻??!

世间一切,除了吃进肚子和穿在身上的

其他一切拿来又有何用?

都放下吧

心安处,便是家

心若不安呐,天下之大,何处为家???

 

      “有宿根者,一提即醒,无宿根者,虽强之不听也。

 

一支先生:

此即是上士闻道与下士闻道之所差别由来

全因天地阴阳二气禀赋不同

自身习性所致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缠身

业,非不好

业有善业,有恶业

入道修仙,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自然功夫进步,大道有何难哉!!!

唯一静而已

至虚极,守静笃

候其开基,再说他事

仅此而已,有何难哉!!!

勉旃

 

     有志之士,终身学道,未遇真师,死后转生,一出头来,自知有此一件大事,千方百计,寻师访道。若无宿根,总彼孤寡贫穷,艰难万状,甘于困死,而不爱此道也。
 


一支先生:

缘分虽有天注定

若不好生把握,当面错过

若欲再寻,了不可得

坊间尚且有:过了这村就

何况大道追寻

既已相聚于此,自是缘分

当好自珍惜

纵然世俗拖累太重

亦可先去饱读经典

最起码也可做一个高士醇儒

不与俗人混迹苟同

曾国藩亦有言云:不为圣贤,便为猪狗

何苦甘自堕落,与畜牲为伍

大丈夫当起决裂心,好自领悟领悟

方不辜负此生来世重游一遭

若不逆天修道,成仙而去

来世作何投胎,却也由不得自个儿

呜呼哀哉!!!!

 

“世人不肯尽心穷理,轻视性命,未尽人事,便想仙道。

    自己不出一力,便要他人珍宝,略不如意,稍着苦恼,即便退步,半途而废,委之无缘。

    如此举止,何能进圣贤门墙?无怪其为盲师所误,而终身在鬼窟中作生涯也。

    试观世之一技、一艺,亦必细心久学而后成,况此生死大事,乃欲容易而知,漂学而得,何其愚乎?”


一支先生:

诸位,此段阅过,可有脸面发红者在???

动不动就有人问无忧要法诀功法

整日的追问无忧道行

无忧若不言明,便百般作为

唉。。。。。。

真是可悲可叹!!!

将此段好生参悟参悟再说吧!!!

虽百遍而不为过

 


      《传道集》曰:“举世人无不死,而好道者,欲不死而长生。
       
       举世人在世中,而好道者,欲升仙而游物外。
      
       举世人在地上,而好道者,欲超凡而入洞天。

       所以甘于劳苦,而守于贫贱,游心在清淡潇洒之中,潜迹于泉石烟霞之表。

 

一支先生:

此方为志道者之所为也

入道修仙,虽称贫道

实则人贫道不贫

腹中自有宝贝,世人难得见闻

可怜也哉

世人糊涂

整日的叩头拜神

不求大道成仙成佛

甘自堕落

可怜也哉

 

       “世之人,邻鸡未唱,而出户嫌迟。街鼓遍闻,而归家恨早。贪痴争肯暂休,妄想惟忧不足。
         艳阳媚景,百卉芬芳,水谢危楼,清风快意,月夜闲谈,雪天对饮,恣纵无情之欲,消磨有限之情。
          宝贵繁华,空装点浮生之梦;愁烦恩怨,徒种下来生之因。歌声未绝,苦恼早来。名利正浓,红颜已去。纵得回心向道,早已疾病缠身。破舟未济,谁无求救之心?屋漏重完,忍绝再修之意?

 

一支先生 :

世人志短,只图眼前之利益,忽略生生世世之大事

每日忙碌奔波,无非权利名色

奈何一切皆如梦幻空花

终究得而复失

生不带来,死亦带不去

况且,于汲汲营营时造下无边恶因恶业

当诸般恶果恶业缠身报应来临之时,才知后悔痛苦

可怜也哉

悔不当初

诸位何不及早抽身,诚心向道

勉旃勉旃

 

“岁月蹉跎,年光迅速。贪财恋货,将谓万劫长有。

爱子怜孙,惟望永生长聚。

直待恶病缠身,方是歇心之日。

大限临头,才为了手之时。

      纵得回心向道,争奈年老气衰。春雪秋花,止有时间之景;夕阳晓月,应无久远之光。 

 

一支先生:

修行难得少年郎!!~

宁度一个少年郎,不度十个老来汉

为何?

年老体衰,百病缠身

加之知见障碍,老而无情

若欲起修,困难重重

奈何年少不知修行好,到老白头空自懊

何苦来哉,何苦来哉

无忧奉劝诸位急早醒悟,收拾身心

一心志道,诚心学习参悟修炼

书籍法诀业已提供

更不须别处他寻

可别居在宝山而空手离去

来时醒悟,后悔也不!!!

 

     “奉道者难得少年,少年修持,根元完固,易为见功,止于千日而可大成也。又难得中年,中年修持,先补之完备,次下手进功。又难得中年,中年修持,先补之完备,次下手进功。
      
      始也返老还童,后即超凡入圣。少年既不悟,中年又不省,或因灾难而留心清净,或因疾病而志在希夷。若晚年修持,先论救护,次行补益,然后自小成法,积功至中成,中成积功,至于返老还童,炼形住世,而后可大成也。

 

一支先生:

道之为物,维恍维忽

老少修持,皆有其利弊

老年修持,利在世俗尘缘皆已尝尽

身心俱脱,做功即可一心而去,少被尘缘牵扯

奈何年老体衰,精气枯竭

难就难在此步

吕洞宾云:老年修持,先论救护命宝

敲竹逗龟,鼓琴招凤

若不如此渐进,依次第而去,万难有成也

少年修持利在精气充盈

奈何心智不全,难矣抵制世俗情欲叨扰

纵使修行容易,也难免出问题

太乙弟子哪吒即是例子

心智不稳,受别人蛊惑而犯下滔天大祸

连累师门亲朋

最好是中年

却乃何此时名利缠身,上有老下有小

有心向道,却无力回天

情缘难断,徒呼奈何

寄期望于年老之时再行修炼一事

到老为何,前已说过

不仅精枯炁竭

更是体力不支

妄图天下云游,寻师访道

如何使得!!!

望诸位饱读经典,好自斟酌

利弊取舍,当自较量

早做打算

方不误此生

 

      “奉道之士,始立信心,恩爱名利,一切尘劳之事,不可变其大志。次发苦志,勤劳寂寞,一切清虚之境,不可改其初心。

         苦志必欲了于大成,不欲了手中成,止于小成而已。世人不识大道,难晓天机,多好异端,爱习小法,岁月蹉跎,不见其功,晚年衰病,复就老死。

         致令后来好道之士,以长生为妄说,超脱为虚言,闻之而不信,信之而无苦志。对境生心,因物丧志,终不能出于十魔、九难之中矣。

 

一支先生:

唉。。。。。。。

阅及此处,无忧三叹!!!

为何???

诸位有缘相聚于此为何?

莫非大道而来

然而大道为何,却又有几人能明白!!!

世人虽闻道名,却不知大道真颜

如何能不入旁门而进真宗

怪只怪江湖术士

怪只怪人心贪婪

怪只怪心志不坚

人心贪婪,贪图术法,以求尘世衣食

到处招摇撞骗坑蒙拐骗偷

更有甚者,曲解经典,到处迷惑众生

致使大道不显

自身不修福德

唯利是图

如何让后来者循规蹈矩而前进耶

唉。。。

唉。。。

唉。。。

无忧曾游历天下江湖名山

寻师访道以求真诀法

奈何所见所闻,皆是如此一群群猪狗玩意儿

大道一问三不知

到处坑蒙拐骗偷招摇撞骗

自甘堕落

无奈乎古人云:自古地狱僧道多

无忧也无可奈何

唯愿大家于此多多学习参悟诸多前辈流传下来的经典

即使无缘入道修真

以成无上仙佛

最起码也要做一个高明达士

免却无穷骂名

勉旃勉旃

今晚到此为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