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美食中,只有面食,成为了山西美食文化的招牌,代表着山西味道,也演变成了在他乡山西人特有的思乡之味。 山西人爱吃面,也离不开面。 不论身份地位,一碗冒着热气,香味浓郁,筋道爽滑的面,绝对能让地道山西人胃口得到满足,精神百倍。 如果你到过山西,就会看到很多店面竟会以简单的“大碗面”命名,简单粗暴的招牌背后却是精工细作的面食,每到饭点,桌桌爆满。 博大精深的的面食文化中,山西面食的做法几乎涵盖了所有你能想到的方式。 今天我们要说说面食之王——刀削面,现在已走进了洛杉矶,成为了在美国的山西味,其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绝对不输在美国的煎饼果子。 刀削面制作过程全凭刀削,因此得名,但其诞生完全是偶然。 据说蒙古鞑靼侵占中原后,建立元朝。为防止汉人造反,便将每家每户的金属利器全部没收,并规定十户一把厨刀,由鞑靼保管,切菜做饭轮流借用。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在家面已和好,让老汉去借刀,结果刀被别人借走了,老汉只好返回。老汉返回路上捡了一块薄铁皮,铁皮薄而软不能切面条,老婆婆只好站在锅边砍面,面一片片落入锅内……刀削面由此诞生,现在削面的刀也是铁片状,轻薄简易,格外给力。 但刀削面,在山西不同的地方特征也并不相同,地道不地道是由当地人口味决定的,各有特色。 比如大同的刀削面,外形如柳叶细条绵长,口感筋道有味,配有丰富的浇头,外加卤制的鸡蛋、豆干、丸子、香菜等小配菜,吃面时连汤一起喝光,着实很享受,还有很多人为了这一口香味,专门跑去大同寻找,吃过后成为流连忘返的味道; 还有晋中地区的刀削面,相比较雁北地区的要粗短宽一些,而且喜欢用西红柿鸡蛋炒制而成,也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其实更多时候,是简单的家常味道刀削面。面自己和,卤汁自己调,配菜自己选,要多香有多香,而且制作过程妙趣横生,因为如果不是很熟练,你每次削出的面都可能不同。 下面这种家常做法,不知道能不能很容易学会,可以试试: 一、面团制作: 1. 将面粉、水按照大约3:1的比例,均匀打成面穗; 2. 将面穗揉成面团,然后用湿布蒙住,饧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匀、揉软、揉光饧备用。 二、调和(tiao huo)制作1将猪里脊肉切丝,用料酒、淀粉,抓匀,备用。 2木耳泡发洗净,切丝;香菇泡发,去蒂,洗净,切丝;黄花泡发洗净,切段。 3锅置火上,放油,油5成热,放腌好的肉丝,滑散,至变色。 4 放葱丝、姜丝、蒜片,爆香。 5放香菇丝、木耳丝、黄花段,翻炒,加酱油、蚝油,翻炒。 6倒入泡发香菇的水,大火烧开。 7 放盐、味精,加水淀粉,勾薄芡,点香油,关火。 三、削面制作:1锅中放清水,大火烧开。 2取适量的面团,用手揉成圆柱形面团。 3一手持削面刀,一手托面团,刀要稍微倾斜,沿着面团的外侧向里一刀挨一刀将面削入沸水锅中,削面的动作要快,一刀接一刀,才能削出长短一致,薄厚均匀的面条。煮3分钟左右即可出锅食用。 4现煮现吃,削一碗吃一碗。 用传统的削面刀削面,是需要祖传技艺的,如果能学会最好了,如果实在困难,现在有一种小巧简易好操作的削面刀,虽然与最经典的做法还有差距,但足以解决一时之馋。 总之,试一下,就是这样自己做,花样更多,有的人会做出形如柳叶,棱角分明,有的人却做出粗粗笨笨的面片,不过自己做的,微笑着吃下去就好了。 下次说说山西特有的“沾片子”,敬请期待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