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态展示项目(国内篇)——北京绢花

 cxag 2017-12-14

 

     

    北京绢花古称头饰花,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也称“京花”,起源于明朝崇文门外的神木厂大街,是以丝、绸、缎等为原料,经凿、染、握、攒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的传统美术表现形式。


    绢花源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相传,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杨贵妃左鬓角上有块伤疤,每天都要让宫女们采摘鲜花戴在鬓角上。但是,到了冬天,鲜花调谢。一个心灵手巧的宫女用棱、绸作成假花献给贵妃。后来,这种“头饰花”传到民间,盛行一时,逐步发展成独具风格的手工艺品“绢花”。

   唐朝著名画家周仿的《簪花仕女图》,就形象地绘出了当时妇女戴花的情景。北京盛产的绢花大约始于明代。到了清代,绢花更为盛行,清宫内府御用工场所设的各种作坊就有“花儿作”,专司承造各色绫、绸、绢、纸、通草、米家等供宴会、饰戴用的花。清朝著名的民间艺人刘亨元制作的“花儿刘”绢花,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


2007年,北京绢花录入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北京绢花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金铁铃被命名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10年,徐汶静被命名为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 如何关注 ·

A查找公众号:大世界19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