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创作需要“真点评”

 杏坛归客 2017-12-15
    点评,应该是属于批评范畴的,实际上是比较即兴、比较随意、比较具体细致的那种批评,我国古代浩如烟海的诗话词话,多属此类。它既可以施诸笔端,也可以述诸口头。在古代,“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是一种文人骚客相互切磋的雅事,其中留下了许多佳话。
    有诗友之间的。比如,唐代诗人郑谷看到诗僧齐已《早梅》诗中的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点评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 ”齐已不觉下拜叩头,这就是“一字师”的来历;也有师生之间的。比如,苏轼有一次读秦观的《水龙吟》,中有“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之句,点评说:“十三个字只说得一个人骑马楼前过。 ”从而点出了秦观词“言多意少”的毛病,令人不得不折服。
    现在的诗坛风气不比从前了,诗友间缺少了那种自然真诚的点评。少了 “真点评”,于是廉价的吹捧便如一地鸡毛般地飞了起来。老师对学生习作的点评,是诗词创作的重要一环,也是学习诗词的有效手段。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切地领悟到这一点。当然,有效的点评对点评者是有较高要求的。他应该有一定的诗学理论修养,有丰富的创作实践,有良好的教学方法。
    下面举例,供同道者参考和批评。
    先说一首研究生的习作,我布置的题目是“咏秋”,这位同学写了这样一首诗:
    斜阳迟暮入灏穹,飒飒清风弄蚁虫。
    落叶伶仃不胜舞,垂杨水绿转头空。
    残花枯草原无意,闲恨闲愁念断蓬。
    春日岂能长复久,伤心何必怨哀鸿?
    从诗的框架和意境看,写得还是不错,但是硬伤也是不少。我为她一一指出——灏穹之“灏”为仄声,而此处须用平声;“伶仃”是连绵词,下句的同一位置也必须用连绵词,这里对以“水绿”显然不妥;“残花枯草”与“闲恨闲愁”句式上也没有对好;再有,“念断蓬”的“念”与上句的 “原”字也是词性不合。
    这位学生根据我的点评作了如下修改——
    斜阳迟暮入高穹,飒飒清风弄蚁虫。
    落叶伶仃不胜舞,垂杨缱绻转头空。
    残花残草原无意,闲恨闲愁似断蓬。
    春日岂能长复久,伤心何必怨哀鸿?
    这样一改,显然好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