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摆着的事情,也会有人犯错。 他们并不是傻,而是蠢,愚蠢的蠢。 上句话,当然包括我在内。 这跟把“为什么人生处于低谷的人更容易轻信某些东西?”这个问题弄清楚的效果,如出一辙。 他们并不是出于对社会现实的认知不足,或者眼高手低。 反之他们很上进,很努力。 一位心理学的老师曾经讲解过,人是有两套奖励机制在运作。 一个叫情感,一个叫成就。 虽然事实上,人们更在意的是成就系统,而非情感。情感也是同等重要的。 且不论是出于家庭背景,资源缺乏的原因,抑或人生阅历上的坎坷,等等。都不会影响到他们这两套机制的动作。 在我看来,他们勇敢坚持自己的信念(抑或是偏执?),甚至是固执的精神,足以令人心生敬畏。 身处这个世界当中,他们或许更接近于“又蠢不坏”“只蠢不坏”“只坏不蠢”的人群中间,“只蠢不坏”的那批人。 这种愚蠢跟智商无关,只跟知识缺乏,认知扭曲有关。 如果你问我,你蠢吗?我只会回答:是的。 这个世界的本质之一,不过就是一批蠢人指挥着另一批比他们更蠢的人罢了。 嗯,我没说错。再确认一遍。 事实上,正如社会在进步一样,每个人都在逐渐地变得“更聪明”起来。 这是由于信息渠道不再那么闭塞,人人都可以轻易获得的原因。 促成这一事实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恐惧。 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并不会被完全消失,或者克服。 它会努力促使人们更容易趋利避害,敬畏那些比他们更聪明,更有权威(此处不涉及网络贬义)的人或事物。 这大概就是所谓上进心,责任心的根源之一。 无论你是信奉“没有梦想我活不下去”的坚定信仰者,还是“爱是万物以及一切动力之源”的献身主义者,它都可以适用。 无论你是信仰“你是什么样的人,便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还是“心灵贫穷才是最大的贫穷”的理念,似乎都可以被证实:恐惧就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东西。 恐惧并不仅仅是恐惧,它还囊括担心,忧虑,紧张,害怕,焦虑等等情绪。 我们貌似也可以给它们下一个看似“违反传统”的定义,也未尝不可。 事实上,很多人都这样做过,并不以是否悲观或者乐观来界定: 担心,就是通过持续的关注或者被关注,来获得自身心理上的安全感; 忧虑,就是对于未来或者未知的事物,抱有一种不敢轻易接受的结果或者论述; 紧张,就是对于自身不可控制的东西,无论是自身或者是周边,都在努力控制中,却屡屡受挫的感受; 害怕,这个跟忧虑的差别在于,它不仅仅表示在未来,还表现在对于明显强大于自身的人或事物上面,不敢轻易接受一定的结果或者论述,再或者明显感觉到一种走出自身控制的不安全感; 焦虑,它似乎可以这样被表述:它更像一种情绪的表达方式,代表着你自身情绪变化中的具体个人感受,而非外界。 因此可以说,上面的任何一种情绪变化,无论是担心,忧虑,紧张,害怕,甚至是恐惧,都可以用焦虑来表现出来。 或许也可以这样表述:恐惧是最能激发出人内心最深处信念的东西,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 以上,用一种心理学现象表述,就是“接纳”,接纳自我,接纳一切,包括正面和负面。 在一定认知范围内,自我是一切的源泉,没有自我就没有一切,包括这个现实世界。这是一个心理认知的阶段。 那么下一个心理认知阶段就是:认清自我,认清自我的缺陷,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然后逐渐去弥补。 只有努力消除这种认知误区,才能更有利于自身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 有些同学可能会疑惑:你怎么说话前后矛盾? 事实上,当初我的咨询师跟我这么说的时候,我也是同样一脸懵逼的状态。 但是,这并不是你不努力改变自己的理由。 为什么要去改变的原因就不再赘述,但既然立下了决定,那么就勇敢,持续坚持下去吧。 中间或许会有些许误会,曲折。不要恐惧,这才是生活在这个现实世界当中,另一个最根本的本质。 今天的推送就是这样。晚安,亲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