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恬淡的境界

 昵称35080964 2017-12-16

 现在的人们,自称有一个“恬淡的心境”的,似乎不在少数。谁要是告诉你,他的心情很浮躁,很骚乱,那他肯定也不是一个说谎的人。事实上,尽管我们大家都向往有一个恬淡的心境,但要真正付之于行动,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我在这里所谈的“恬淡的心境”,主要是指人和人自身的和谐、以及人对世俗的超越以达到心境的平和这两层意思。我们在功利性极强的物欲世界,能否找到和谐平和的心境呢?
卢梭说过这样的话:
“我们从哪里得到乐趣呢?不是从任何身外之物,而仅仅是从我们自己,仅仅是从我们自身的存在获得的……排除了任何其他感受的自身存在的感觉,它本身就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满足与安宁的感觉,只要有了这种感觉,任何人如果还能摆脱不断来分我们心、扰乱我们温馨之感的尘世的肉欲,那就更能感到生活的可贵与甜蜜了。”
我一直以为,我们的心,实际上是最最容易引起紊乱的。我不能肯定,在日常生活中,有多少人的身体没有和心发过脾气,至少在我,要想取得心境的平和,不知要花费我多少的努力。我可以因为一件小事,使得自身的心灵和各个部件不相协调,就像卢梭说的:“最难控制的莫过于内心。”我多么企盼西方谚语中说的“安稳的心,在雷声中也能熟睡”这样一种境界,可惜,我老是不能做到。
我有一位朋友,是大家公认的好脾气的人,脸上总是带着微笑,举止温文尔雅。可有一天,他对我说:“为什么我总是觉得心里烦得要命呢?”朋友实际上也是讲究恬适的人,业余时间,他会寻找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愉悦自己。然而,就像舌头和牙齿要打架,人的内心难道会长久地不起波澜?
“除非心灵澄净,什么险都不要去冒,
什么冲突也不在我们胸中乱捣……”
                           ——鲁克烈斯
这样的情形真的会出现吗?
有时,空闲下来,我也会揣摸人的心灵,我想,人有七情六欲,若想叫一个人丧失内心的冲突,是一种乌托邦的梦想;但人真的就不能控制自己的心灵了吗?又不完全是。
“白天对什么事都无动于衷易,可是夜里就不同了”(海明威)。白天外表上可以装装门面,若到夜晚,面对漆黑的夜色,自我就真正显凸出来了;独对自我,能真有不烦杂的恬淡的心境吗?我想,我那位朋友也许一到晚上,就觉得“心里烦得要命”,但我欣赏他,因为平常他之所以给人有“恬淡”“恬适”“宁静”的感觉,一定是他运用了调节术——调节心灵的平衡机制的方法。
所以,我以为,所谓“恬淡”是一种人和人心(自身)和谐的最高表现,而这样一种“心境”的获得,又要靠我们平时的善于调节、调整和平衡。
我知道,“使我们的苦乐尖锐化的,是我们心灵的锋刃”(蒙田),我也知道,“平心静气的人找到了美果”(赫伯特),但我们怎样真正做到“平心静气”而采撷美果,就看我们的日常作为了。

我以为,人和自己过不去而扰乱心灵的平静,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里,我想说说发怒。
我承认,我不是一个暴躁的人,但说我不发脾气却是不现实的。现实社会,我们常常碰到不顺心的事,尤其是凡人,俗人,没有其他办法获得愉快,所以只能通过发脾气来消解自己的不满,比如对别人,对自己。发脾气固然能部分宣泄怨气和怒气,但对自己的身体肯定不会有利,“怒伤肝,怨伤脾”,“怒气会吹熄生命之灯”(英格索尔),所以,通过发怒来消解不满肯定不是一个好办法。
我不能教给人们什么有效的制怒的方法,埃费西安斯说:“在日落之前,就把你的怒气平息下来吧。”《圣经》里也说:“不可含怒到日落。”我不知道为什么非得在天黑以前息怒,也许,黑夜是恶的象征,若夜和怒联系起来,可能会令人想起魔鬼,或使人失去理智。但要息怒以求内心的平静,我却以为“理智”是一种好方法。“情绪是由思想造成的”(伯恩斯),“人在将要动怒时,冷静地想想可能招来的后果”(培根),爱默生对“凡有良好教育的人有一禁戒:“勿发脾气”,也是从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一般都较有理智这一角度思考的。
薄伽丘也说:“愤怒,就是我们在感觉到不如意的时候,还来不及想一想,就突然爆发的情绪,它排斥了一切理性,蒙蔽了我们理性的慧眼,叫我们的灵魂在昏天黑地中喷射着猛烈的火焰。”所以,尽管有人说“生气时在心中数十,非常生气就数到一百”(杰弗逊),但我觉得,理性的控制,也许最重要,它会使我们走出愤怒,然后,回复到一种宁静的状态。

“恬淡的心境”的获得的第二层意思,是人对世俗的超越。现在的社会,诱惑很多,而诱惑又是防碍内心恬静的主要的敌人。我并不是主张人的无欲,但是,假如物欲控制了你的身心,而你恰恰又不甘为物欲笼罩,这样,矛盾的产生就使你心态复杂,失去平衡。
林语堂说过,照他的人生观察,人生的大骗子有三个,即名、利、权。而恰恰是这名、利、权三大敌人,造成了现代社会人心浮动,浮躁。
淡泊名利,这似乎是我们常挂在嘴里的套语,可真正做起来呢?
“人有一颗心,也有一个肉体。它们叫着、嚷着,都要求满足”,罗曼·罗兰异乎寻常地形象化地描述,使我们看到了灵肉的格斗。
我们大家都是普通人,谁不愿意生活得好一些呢?我们固然可以重精神,但假如没有物质生活的保障,精神再丰富,也抵不了一餐饭。我们也想有名,有名有什么不好。当然,钱嘛,希望源源不断滚入我们的腰包。除了名利,我们特别想的是权。有了权,才是真正有了一切。
腐败的社会腐蚀了我们的思想和人生。哲人们发出了他们的愤怒和告诫,请看:
“有些人以为只要有了钱,日子就可以过得无忧无虑,逍遥自在了;所以为了钱,他们不但苦苦向天主祷告,而且费尽心力,不避危险地去追求人世的财富。”(薄伽丘)
“啊,这个叫人堕落腐化的金钱,它会使一个人的灵魂毫无情感,同时,还会把别人灵魂中的和善、温柔和爱情都赶跑!只有金钱才是最大的罪人,一切人类的残酷和肮脏的行为,都是金钱导演出来的。”(左拉)
“名气似乎跟太阳一样,远远看去,火一样热,发出耀眼的光芒,当你靠近它的时候,却和阿尔卑斯山的高山牧场顶端一样寒气逼人。”(巴尔扎克)
“一个人太出名,那可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伏尔泰)
我不清楚我们的时代会有多少人超越俗世,淡泊名利,但我想说,唯有在这俗世中,唯有在这物欲横流的俗世中,超然物外,澹然宁静;唯有在这喧嚣繁乱的现世中,建造“恬淡的心境”,并在这心境中,冷眼看世界,我们的世界才有救,我们世界才会变得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