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搞定四分文章 今天的推送是完完全全的干货啊 蛋白质组学技术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今天,小编就结合一篇文章来说说蛋白质组学文章套路的问题,来来来,不浪费时间了,先上车(老司机带路): 上面就是目前纯蛋白质组学文章发表的框架,下面就结合一篇最新的组学文章详细聊聊: Journal of Proteomics IF=3.9140(2017.09) Thyroid-associated orbitopathy and tears: A proteomics study 第一步:材料收集 表型差异材料:28例TAO病人和25例健康人的眼泪样品(病人和健康人各自混样) 第二步:组学定量分析 实验技术:2次独立的TMT六标实验 实验结果:两次分别定量到646和442个蛋白质组,汇总后一共检测到712个蛋白质组,其中376个蛋白质组两次都检测到。作者列出变化最明显的蛋白信息: 第三步:靶向蛋白验证 蛋白选择与验证方法:作者选择了三个蛋白后期进行靶向验证,Cystatin C(western blot),alpha-1 antichymotrypsin(ELISA)和retinal dehydrogenase 1(ELISA);从蛋白选择也暴露了作者的小心机。 尤其注意,靶向验证阶段作者是一例例的进行检测的!!! 第四步:机制解析 最后,对这三个靶向验证的蛋白功能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分析,对文章的创新点进行一系列的总结。 …… 吧啦吧啦吧啦,你懂得! 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广泛认可使得文章发表越加的有迹可循,上面的分析是不是给大家一个很清晰的套路了呢,嘿嘿。 另外,可能还有老师有个问题,万一我前期做了蛋白组,找到了想靶向验证的蛋白,可是,买不到抗体怎么办!! 等等! 别拦我,我要发大招了 针对没有抗体的蛋白靶向验证我们也有新的解决方案: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 (PRM, 平行反应监测) 先来围观一下2012年发表在蛋白质组学领域的顶级期刊MCP上的这篇文献报道。 该文章对PRM技术进行了详细深入的报告和介绍。PRM结合了四级杆的高选择性及Orbitrap高分辨率的特点,能够对二级质谱进行独立的定性定量研究,方法流程更加简化之外,还具有优秀的抗背景噪音干扰能力。与WB实验相比,PRM还具有优秀的排除非特异结合蛋白干扰的能力。 前情回顾:
▼ ▼ 技术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