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发端于孩子的需要

 长青马圆圆191 2017-12-16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产生活动的原始动力,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需要一旦被意识到,就形成一种寻求满足的力量,驱使人朝着一定的对象去活动,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努力洞察孩子的学习“表情”,从中体悟他们的需要,激活生活经验、调动学习情感、优化认知结构,驱动学习过程的不断深入。

“如果你是邵雅雯,你会付多少钱?”:从孩子的生活需要出发

这是一节“求积的近似值”的新授课。

一位老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学生购买水果的录像:香蕉每千克2.7元,邵雅雯购买了3.73千克,应付多少元?

学生列式计算,得到结果是10.071元。

师:邵雅雯同学应付多少元?老师这儿有一些钱,谁上来付一付?

一生上台付钱,付了10.07元。

师:为什么10.071元中的“1”不付出来呢?大家讨论讨论。

学生交流:因为人民币的单位只学过元、角、分,分以下的单位还没学过,所以付不出来。

老师再次提问:如果以角为单位,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呢?

“为什么‘10.071元’中的‘1’不付出来呢?”、“如果以角为单位,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呢?”直白的提问过早地暴露了教师的教学定位,那就是:课本上例题就是这个答案!生活成了引出数学问题的“敲门砖”,浓重的教育痕迹抹去了生活的真实色彩。

无独有偶,笔者也教学了此内容。学生在计算出结果是“10.071元”后,我作了如下尝试。

“如果你是邵雅雯,你会付多少钱?”

真是一石冲开水中天!学生立即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对此问题进行诠释。宣小雨:保留整数,付10元(这是实际生活中讨价还价的结果);姜梦雅:保留一位小数,付10.1元(这是联系生活的结果,因为“分”在生活中已不多见);董诗涛:保留两位小数,付10.07元(这是书本上的标准答案)。

为什么要求积的近似值?正是因为生活的需要!在小数乘法的计算中,积可能是多位数,然而生活中不需要如此精确的多位小数,有时需要整数,有时需要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如果你是邵雅雯,你会付多少钱?”虽只言片语,但却把学生置于生活的主人位置上,使其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对问题的感悟,尽情挥洒富含个性色彩的解释,这样,“求积的近似值”因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变得丰富起来,既饱含着浓浓的生活味,还孕育着深深的人文情。

“孩子,你没有说错,只是没有说完”:从孩子的情感需要出发

这是一节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课。

课上我和同学们正在讨论课本上的一道练习题:“一个车间要装配288台洗衣机,工人每小时装配36台,经过5小时,还剩多少台?”在尝试后的交流中,数学水平一般且不怎么发言的钱云鹏也举手了,我非常欣喜,就让他发言,那知他刚开个头“ ”,就在同学们的哄笑声中“卡壳”了,我心中一激灵;“这不是直觉产生的试探性的想法吗?”于是我止住其他同学的哄笑,动情地说:“孩子,你没有说错,只是没有说完”。随后引导钱云鹏同学顺着他的思路往下想,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春!一种极具创造性的解法诞生了:,在同学们的掌声中我当场给这种解法命名为“钱云鹏解法”,钱云鹏激动地、体面地坐下去了。看得出,无论是钱云鹏,还是其他同学,其大胆试探、积极思维的积极性定会空前高涨。

赞科夫认为:“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靠多次地重复,不如说是靠师生的理解、靠内容的诱导、靠学生情绪状态而达到的。” “孩子,你没有说错,只是没有说完”,虽只言片语,正敞亮了为师者真挚的内心视界:“在老师们的眼里,孩子是没有错的!” 大胆试探、积极求异的孩子,思维常常会表现为非常规性、或然性等特点,因而结果容易引起老师和同学的误解、曲解,也容易使他们迷失方向,丧失信心。因此,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创新潜能应该植根于师爱、生爱所浇灌的土壤里,成长于师生、生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环境里,这种土壤、这种环境都需要为师者有意识地创造。

“说到底,你们发现了什么?”:从孩子的认知需要出发

这是一节“分数与除法”的新授课。

在借助具体情境得出了“1÷3=1/3,3÷4=3/4”这一结论之后——

师:观察上面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被除数成了分数的分子,除数成了分数的分子。

师:其他同学有这样的发现了吗?还想补充吗?

生:除号变成了分数线。

生:我发现除法的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生:分数也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了自己的发现,看得出大家观察得很仔细,但老师关心的不是这一个,而是——”

(生静心等待)

师:说到底,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分数与除法有联系。

生:分数与除法的区别。

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特别欣赏老师这一句“说到底,你们发现了什么”。以往教学中,也常见老师们让学生进行对比,但学生的发言大都呈点状的、零星的、缺乏整合的,每及于此,教师也大多满足于预设答案的得出,见好就收。但此时对比后的结论,就如同秋收时收获粮食一般,颗粒是归仓了,但“玉米、花生、稻谷”往往混在一起,不加归类就直接影响了日后食用的顺畅程度。在我看来,这一问,是策略性的一问,是具有较高包容水平的一问,这一问,问出学生的思维走向(要对刚才零散答语进行回顾、整合,并进而对此进行上位内容的追问);这一问,问出了全课的主旨(原来我们是在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