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珉中--关于古琴的收藏和保养

 宥其 2017-12-17


  文物的品种万千,但就其质地而论,不外乎是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两种,对于这两类物质制成的文物,无论是收藏于地面上的平房、楼房之中,还是置于地下仓库之内,都应该因其质地不同而采取不同的保护方法。有机质地之物,既须防止受潮霉变,亦须避免燥热烘烤,故清宫有缎库、古董房、南库及各专库之设,以不同质地的箱匣收贮之。


  乐器中的古琴不同于玉笛铜箫、金钟玉磬,一经包裹收藏,历经十年八载不会发生变化。琴乃漆木制成,在北方,夏季古琴经受潮湿可令声音变闷,使清越洪亮之音受到影响,甚者出现面漆脱落,虽然可以重新髹漆,但恢复原音、原貌须经时日;冬季古琴经受暖气烘烤,或高楼风干皆会造成琴面破裂,合缝开张,使声音变化,元音俱失。例如,昔日某藏家曾将一张琴名为“广陵涛”的琴送来鉴定,此琴品貌、声音俱系上品,但数年后奉命参加其寓所清理遗物工作,当“广陵涛”琴从封闭的东厢房取出时,已是漆皮脱落,面目全非,竟成为一件废品,此古琴不宜受潮之证一也。又如某琴家所藏唐琴,享名北京琴坛已有百年,原藏平房之中,经琴家的关爱,数十年未曾发生变化,无丝毫损坏,后来随主人迁居藏于高楼之中约四五年,竟琴面合缝干裂、开张,因此证明古琴更不宜受热,故燥热之季节须适当增加湿度,避免干裂。

  其三,古琴这种弦乐器终日弹抚则将磨损漆面产生先先音,而久不按弹声音也会发生变化,50年前有的琴家所藏之唐宋古琴皆北京琴坛名器,曾时常与当时琴人用这些名琴弹奏,虽然声音各异,但音色均极佳妙。后来这些名琴被置之高阁,50年后这批名琴重整弦索,抚之其松灵透润之音俱逝。昔日前琴人曹君得明制伏羲式琴,因其音哑遂以原值出让,被琴会之人所得,按弹十数日,竟发出琤琮嘹亮之音,令人为之注目。可见良才既不宜终日按弹,也不宜久经弃置使声音发生变化,甚至失音。有些古琴经历几百年,虽然保存妥善不受潮热,但因经年已久,木胎伸缩,漆质老化,断纹多出剑锋,而断纹愈古其下漆木的空间亦愈扩展,甚者断纹松动漆皮脱落,故藏琴家对于琴上一些漆皮之伤,皆及时保养修补,以避免扩大。清宫旧藏之琴在逊帝未出宫前无人重视,随意弃置故多损毁,而民间爱琴之士对待所藏之琴时时经心,置于面南北房之内,琴囊箱匣设备齐全,春夏出囊,秋冬入箱,平时多倒挂上墙,及时拂拭,以避免声音发生变化。对这些藏琴之法,国家的文物收藏部门皆宜吸取。爱琴之士珍重古斫的同时,对于“希声”的新制亦须加以珍重。古人珍重时琴,故有古琴流传至今。


  古琴得名或者名家制作、被名琴家所藏用,皆因其具有“希声”。一旦归国家收藏,一件著名乐器成为观赏珍品,声音皆在想像之中,所以古琴界有琴不宜入博物馆之论。倘如国家规定收藏的名琴能允许于春秋佳日由一流古琴名家到院中作公开演奏,防止古琴声音变化,则既弥补了古琴陈列的不足,检验了收藏情况,同时宣扬了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文物政策,这对国家所藏古琴是再相宜不过了。当然,传世不多的唐宋元明历代古琴,今天也属于民族文化遗产,自应在国家保护之列。因此,收在博物馆中什袭珍藏,永不鼓动,也是完全正确,未可厚非的。


  故宫博物院这批藏琴,虽然量不多但质量较高,有唐宋元时期具有典型特点的重器,这是构成故宫古琴的独特之点。今天再集中这样一批唐宋古琴无疑是不容易了。想要把各时代所缺补充齐全,事实是做不到的。希望保管古琴之士及时呵护之,勿与无机质文物同等对待,俾传世有限的名琴永不腐朽。

摘自郑珉中先生主编《故宫古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