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子忽的悲剧: 那些选择错误的政治联姻, 不会有太好的明天!

 海叔说春秋 2022-07-06 发布于四川

郑庄公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公子忽,一个是公子突。公子忽是嫡长子,而且能征善战,多年以来就被郑庄公视为郑国霸业的继承者。这位郑国公子的本事,跟其父亲相比,要差得远。

这也是郑庄公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在其死后数年之间,公子忽与公子突之间的权力争夺,直接导致郑国衰败。当然,公子忽当年实际上是有机会延续郑国霸业的,可是因为一个错误的决定,让这些可能都没有出现。

《左传》载:“桓公六年,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郑庄公称霸诸侯,与周天子分庭抗礼,中原诸侯们对郑国刮目相看,郑国人的政治地位受诸侯所瞩目,即便当时如大国齐国,国君齐僖公也是齐国历史上的有为君主,在其任内,结盟郑国,联姻鲁国,止息宋郑战乱,齐僖公显然不是庸碌之主。

当时的格局是郑国独强,齐国地处中原核心区域之北,多年之间尚且受到戎狄部落的侵伐,《史记》载:"二十五年,北戎伐齐。郑使太子忽来救齐。"这就是齐僖公认同郑国力量,希望依靠两国之间的联姻,巩固相互关系,以形成战略同盟。这本来是个好事情,可是公子忽却说“郑小齐大,非我敌”,拒绝了齐僖公的好意。


在当时的政治局势上,郑国的战略规划是要向东和向南突破,西方为周天子,东方为宋国和齐国,而若能结交齐国,显然就能彻底消除郑国对外作战的隐患,即便如公子忽也知道郑小齐大,齐国是个大国,如果针对郑国作战,这个新兴的诸侯国家,将会面临巨大的灾难。郑国的权臣祭仲显然对这种局势认识非常清晰,史书载:“必取之。君多内宠,子无大援,将不立。三公子皆君也。弗从。”

什么意思呢?就是祭仲已经预见到郑庄公死后的郑国朝局,并以郑庄公对几个儿子都比较纵容和宠爱,其中公子忽没有结交强援,而公子突则与宋国眉来眼去,显然极为不利于公子忽。

祭仲是非常赞同公子忽联姻齐国的,希望借此赢得齐国的支持,公子忽作为嫡长子而成为郑国君主的可能就会更加稳固,而且更可以此形成齐郑之间的互为补给,郑国开疆拓土的步伐也将更为迅猛,只是公子忽显然是个颇有骨气的汉子,直接就拒绝了齐国国君。


当时的郑国百姓甚至也对公子忽娶妻齐国充满期盼,民间对此广为流传,在《诗经》中还专门记载了齐国女子的漂亮,“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固执的公子忽显然对此无动于衷,依然为郑国四处征战,以战功赢得郑庄公之认同,赢得郑国朝臣之认同。对内公子忽毋庸置疑是最佳的人选,在外公子忽却失去了良机,不久之后,齐国公主文姜就嫁到了鲁国,齐鲁成功实现政治联姻,而且据说齐僖公亲自将这个宝贵女儿送到了鲁国,实在是打了公子忽的脸。

这个时代是属于郑国的,在征战诸侯的战场上,郑国屡屡取得胜利,即便与周天子正面对抗,郑庄公依然能够全面取胜。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刺激着公子忽这位嫡长子的荷尔蒙,他的自尊心也促成了其有着所谓君子之风的性格。

但这可能并不太适用于纷争不断的春秋时代。当然,在拒绝文姜之前,公子忽其实已经娶有妻室,当年周天子为了与郑庄公和解,主动提出交换人质,而公子忽就成为周王城中的人质,在这段时间里,小国陈国为结交郑国,便将陈国女子嫁给了公子忽。要说陈国跟齐国相比,即便是与宋国相比,力量悬殊也是非常明显的。

这是公子忽和公子突权力争夺战的开端,也是公子忽最终失败的起源。公子忽的政治眼光间接引发了郑国的公子争位和国家衰败,假想当年公子忽与文姜联姻,以郑国之强力,公子忽之气魄,也必能征服文姜,也就不会让这个女子嫁到鲁国,又引发鲁国的内乱。当然,这将又是另外一段故事了,我们以后将徐徐道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