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至圣先师早已指明,哪一类人才是危害道德进步的贼?

 彭允好 2020-09-22

作为中华道德文化的启蒙先师,孔子是一个爱憎分明、真性情的圣人。孔子对赞扬的,对讨厌的从不讳言。孔子最讨厌的却并非与其对战辩论,强盗的祖师爷盗跖,而是所有人都交口称赞的,外貌忠厚和善“道德模范”---乡愿

孔子《论语·阳货》中说:“乡愿,德之贼也。”孔子认为:这种“乡愿”,言行不符,道貌岸然,实际上是似德非德、实则乱德,乃德之“贼”,世人不可不防

孔子倾向于保持真性情率真刚直的人。《论语·子路》中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意思是,如果找不到符合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勇于进取;狷者保有做人做事底线,对违背原则的事是不肯干的。

虽然狂与狷的行为方式未必会达到孔子所期望修养和境界,但至少能够保持真性情,有原则,有底线,这些优点还是值得推崇的。

俗语也有云:不怕真小人,就怕伪君子。俗语所谓的真小人,其实只是作奸犯科鸡鸣狗盗之徒,破坏的只是人的外在资财,伪君子破坏的却是人的道德观、是非观,破坏的是公序良俗、社会风气,让更多的人误入歧途还不自知。所以这类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才是真正可怕的奸邪小人。孔子对这些伪君子、老好人的反对态度是非常坚决的。

孟子更清楚地说明这种人乃是“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的人。《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愿也。孟子指出,所谓乡愿,即“阉然媚于世也者”,一个“阉”字,一个“媚”字,呈现出了乡愿的本质。

朱熹云:乡愿是个无骨肋的人,东倒西擂,东边去取奉人,西边去周全人,看人眉头眼尾,周遮掩蔽,唯恐伤触了人。

王阳明云:若夫乡愿,不狂不狷,初间亦是要学圣人,只管学成壳套:居之行之,象了圣人忠信廉洁;同流合污、不与世间立异,象了圣人混俗包荒。圣人则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尚有可非可刺。乡愿之善,既足以媚君子,好合同处,又足以媚小人。比之圣人,更觉完全,无破绽。譬如紫色之夺朱,郑声之乱雅,更觉光彩艳丽。苟非心灵开霁、天聪明之尽者,无以发其神奸之所由伏也。夫圣人所以为圣,精神命脉全体内用,不求知于人,故常常自见己过,不自满假,日进于无疆。乡愿惟以媚世为心,全体精神尽从外面照管,故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学术邪正路头,分决在此。

“乡愿”的主要特征,就在虚伪、媚世,这些“德之贼”,不是不知是非善恶,而是心知肚明,却故意扰乱视听,或为赢得称颂,或为牟取利益,或为刻意包装,他们的人生哲学、处世智慧不是为社会,为大众谋福利,而是处处为满足自身的私心私利而做的精心设计

这类人往往城府很深,虽然从表面上看,这些方式看似符合包容、仁慈、宽恕的儒家修养,其实,这人却直接间接抹煞了是非,混淆了善恶,不主持公道正义,不抵制坏人坏事,全然成为危害道德最可怕的心腹之患。

当今社会,这种四方讨好八面玲珑的老好人比比皆是,在各个领域充当扮演着道德模范的角色。他们从不得罪人,即便是明显地违背道德人性常理常识的,他们也不会出面指责,他们一味地迎合、媚俗,没有是非观念,也没有道德准则,这样的人最容易沽名钓誉,惑乱他人对道德的理解,他们自以为是言论自由、民主精英,却其实是在误人子弟,混淆视听,使更多的人偏离崇德尚义的正确方向。这些所谓众望所归、德高望重的人,其实恰恰是没有什么道德修养的人,这些人恰恰就是伪君子。

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正如《易经·文言传》所说的: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敬以直内是内部修养,义以方外是外部表现。“敬”里包含着“直”,“义”中包含着“正”。敬是心中专一,并无杂念,做人做事专心致志,不苟且,不谄媚。义是方正磊落,是非分明,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所以才会“德不孤,必有邻”。

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君子正是以正心正念,正直正气,以正以义以德来处世为人,来接人待物,处事交友,君子看重的是性情相投、品德高尚,重情重义。绝不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绝不是非不分,善恶不明,绝不两面三刀,八面玲珑。这才是道德进步的前行方向。

作者:关公文化彭允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