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弓乙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

 健行zhz 2017-12-17

作者:郭强中

中医学与儒、释、道渊源很深,且均属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发源的起始点上有相通之处,将其融会贯通有利于我们对中医学加深认识。

中国的汉字非常独特,“佛”字本身就是弓乙图的化身,特别是右边的“弗”字,简直就是弓乙图的再现。将“人”字边与代表人体阴阳二气运行规律的“弗”字相组合,就成为一个“佛”。“佛”字暗示的是人要想超凡脱俗,就必须让自身的阴阳二气协调运行,特别是能够排除各种外界的干扰,包括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的干扰,当人长期处于无欲无求、恬淡虚无的境界时,就能体会到阴阳二气畅通无阻给身体带来的微妙改变。如何让身体成为“金刚”,成为不坏之身?无非就是始终让阴阳二气随着自然的改变而改变,顺应天时、地时与人时。众生芸芸,绝大多数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欲求,阴阳二气的运行时常会被阻断,所以总是难以脱离“苦海”。当我们放下心里的挂念,不要有那么多的欲望,恬淡一点,平常心一点,凡事不那么纠结,自然心胸就变得豁达,阴阳二气的运行自然也就变得畅快,身体就会健康,什么这个癌、那个瘤自然就会远离你。健康和长寿莫要去“外求”,去什么长寿村喝水或居住,又或者天天吃什么保健品补这个、补那个,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关键还是要我们自己懂得放下心灵的欲求,放下嘴巴、眼睛、耳朵、鼻子以及身体的嗜欲,健康和长寿才会来到我们身边。当然,你我都是普通人,是人就会有欲望,只不过每个人的欲望多少和强烈程度不同而已,一点欲望都没有的那肯定不是人,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修心,不修心就难以摆脱欲望的束缚。

让人恬淡虚静,也不是说就凡事都不需要努力,积极进取也是很重要的,这是阳气主动而阴气主从带给我们的启示。无论是《周易》还是《连山易》《归藏易》,都要求阳气带领阴气一同前进。这也是儒家思想最基本的要素,即人是要积极进取的,是要努力的。所以,入世生活也是很重要的,不然就脱离了社会。只不过我们应该在做事、做人和生活的心态上保持平和,努力了就好,不成功也不要郁闷,没得利也不要悲伤,人生在世不是阴就是阳。老子说福祸相依,莫道现下不幸福,焉知未来不走运?领悟了《弓乙图》的精神内涵,其实对于我们为人处世也是有很大帮助的,至少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有保护作用。无论是儒家思想、佛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都没有超出《弓乙图》的范畴,反而是《弓乙图》在不同侧面的展示。综合运用各家思想,将其融会贯通,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

说到道家,太极图、八卦图、金刚四法印等图案都是来源于《弓乙图》,老子的《道德经》通篇都在讲如何守阴以抱阳。其实十二脏腑和十二正经均有各自的阴阳,所以我们在画连山图的每一脏经或腑经线条以及双乙图中的脏腑连线时都采用两头略带弯曲的“乙”字形画法,此即暗示每一脏、每一腑、每一经,乃至每一个脏-脏、腑-腑、脏-腑通道都存在着阴阳二气的调和与消长,或者说都存在着“太极”。《伤寒论》所展示的理论思想、治病技巧无非也都是从这些脏腑经络的阴阳失衡中切入进去的。《黄帝内经》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强调了阴阳无处不在,在人体中的阴阳,你若真要追究,就会像微积分一样无穷无尽。打个比方,心为脏、为阴,小肠为腑、为阳;心脏主管血与脉,脉在外属阳,血在脉中属阴;血中之浊液属阴,血中之清液属阳……还可以再往下细分,如此可以无穷无尽。不管人体结构有多复杂,无非都是以阴阳作为构成的基本元素,所以说它是世间万物的“纲纪”。若要治疗人体的病,那就应该像张仲景那样,无论诊断、治法、处方用药都始终坚持以阴阳为纲,重点调理患处的阴阳,这才是“治病求本”思想的体现。《弓乙图》中分别位于胃经和脾经上的红色和蓝色两个圆点实际上就代表了人体这个大太极中的阳鱼眼和阴鱼眼,既包含升降出入,也暗藏四通八达,既能沟通六合,也能贯穿多维。人体大太极中的阴气与阳气在一个近似球体的空间中不断地互相追逐,截取这个球体的任意一个对半分的切面都能看到太极图,由于太极图本身是动态的,所以我们就能看到阴鱼和阳鱼在二维平面中不停地转圈。由于阴气与阳气在这个球体中都是呈斜“8”字轨迹运动,所以若将球体按照上下半球划分,就会发现上半球切面和下半球切面中太极图的旋转方向刚好是完全相反的。由于人是处在地球的阴阳控制之下,地球的南北极是固定的,北半球始终在上属阳,而南半球始终在下属阴,对应到北半球的人身上就是上半身太极图逆时针旋转,下半身太极图顺时针旋转,若人移动到南半球则上下半身的太极图旋转方向会发生调换。对于南北半球太极左右旋的问题,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水形成的漩涡:北半球阳气在上,阳气带动属阴的水液流动,太极按照红色双乙线组成的“卍”方向旋转,所以水漩涡是逆时针;南半球阳气在下,太极按照蓝色双乙线组成的”方向旋转,所以水漩涡是顺时针。

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都有科学合理的一面,我们不能盲目排斥,但也不能全盘吸收,要理性地学习,这样它们才能成为我们修身养性、保障健康的有益补充,也能成为辅助学习中医学的工具。一天到晚幻想自己的身体有朝一日能够像孙悟空那样腾云驾雾是不切实际的,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人是从自然界中产生出来的,不仅受五行的限制,也受阴阳的束缚,地球上的阴阳五行你都逃脱不了,又如何能让你的肉身“天外飞仙”?我们的身体是各种阴阳和合而成的,是无数的“偶然”造就的,这是机缘。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缘,保重好自己的身体,尽可能地让体内的阴阳二气畅通无阻,这比空想要现实得多,也实惠得多。人死之后阴阳离散,身体重新进入五行循环,不知道要几百几千年之后才能重组你那无数的“偶然”,从这个意义上讲,生命又是可以轮回的。人的生命来自于阴阳五行的组合,死后也复归于阴阳五行,若你不用肉眼所见的身体来定义人,那么人就只剩下各种配属五行特性的阴阳二气的运行。从这个角度讲人就是虚空的,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的身体内部时刻都在发生着阴阳的变化与更替,从人自身来看似乎这个过程比较漫长,往往要经过六七十年的变迁,但若从承载人的地球来看则这个过程又非常短暂,而如果从包容地球的宇宙来看就更加渺小和短暂了。

根据阴阳《弓乙图》中阴阳二气在十二正经和十二脏腑中的运行规律,结合阴阳二气的盈虚、损益、升降、行滞、出入、收放等各种不同的变化,可以衍化出各种不同的学科和门类,比如体育中的武术、围棋、舞蹈,美术中的国画、素描、书法,音乐中的歌唱、作曲、各类乐器,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数理学科,甚至于语言、哲学、历史、政治等人文学科,都可以被包含在内。之所以《弓乙图》的含义可以如此广阔,是因为其体现了宇宙运行的基本规律:既包含了时间、空间、位置的转换,又涵盖了运动的方向、轨迹和周期;既包含了正反的对立、互根和消长,又涵盖了生死、盛衰、偏正等循环。《弓乙图》因此而成为各门学科交汇的中心点,因为在各门学科的根儿上,说的其实都是同一样东西,那就是宇宙运行的规律,只不过各自诉说的侧重点不同而已。若要探究这些侧重点划分的依据,那就是五行与阴阳配属之后再进行各自的五行与阴阳的配属,无限地向下划分,就可以演变成各种不同的学科,这也是为什么一门学科学到了一定深度就可以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原因。


《弓乙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

图片引用出处:http://pic.sogou.com/d?query=����&mood=0&picformat=0&mode=1&di=2&p=50040513&dp=1&w=05009900&dr=1&_asf=pic.sogou.com&_ast=1434803798&did=66#did6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