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笔记12:秦国的三世攻伐

 墨香笙樵 2017-12-18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了,传位给秦惠王。春秋时,诸侯国的国君一般都称为某某公、某某侯或者某某伯,都是按周朝的爵位--公、侯、伯、子、男。称王始于楚国,比如春秋霸主楚庄王,称王即表示不承认周朝天子的地位了。战国时,魏惠王率先称王,之后其他诸侯国也陆续跟进。

秦孝公通过商鞅变法,给秦国打牢富国强兵的基础,而秦惠王则迈出了一统天下最坚实的第一步--吞并巴蜀。

公元前316年,秦王宫正展开一场重要的辩论。当时,秦国的南邻巴国和蜀国互相攻打,两国都来向秦国搬救兵,而韩国又正在侵袭秦国边境。兵力有限,不能兼顾,怎么办?打韩国,还是打蜀国?

张仪认为,应当打韩国,他讲:

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韩国地处中原,紧邻周王室,打韩国就意味着要逐鹿中原,进而称霸,与秦国的战略方向高度一致。

司马错则认为,应当伐蜀,他讲:

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

要想富国,就得拓广国土;要想强兵,就得先富民;要想称王天下,就是博厚德誉。秦国现在不具备争伐中原的实力,攻打韩国风险较大。而伐蜀并不费力,又可以得到大片国土这样的大实惠,中原各国也不会干涉。

于是,秦伐蜀,大胜,随后又拿下了巴国。秦并巴蜀而轻天下。

到前311年秦惠王死时,秦国相继伐韩、伐赵、伐楚,均有斩获。

秦惠王传位给秦武王。秦武王派大将军甘茂联合魏国带兵攻打韩国的宜阳,甘茂跟魏王见面协商后,派人给秦王送信:魏王同意了,但是建议取消攻打宜阳的计划。秦王问原因,甘茂便给秦王讲了两个故事:

一是,鲁国有个跟大儒曾参同名的人杀人了。有人误以为就是大儒曾参,就去告诉曾母:您儿子杀人了,您肯定也得受牵累,赶紧逃吧。曾母一点也不相信,手里织布的活一点都没停顿。然后,陆续有人来通报这个消息,等到第三个人来时,曾母什么也顾不上收拾,翻墙而逃。

二是,魏文侯曾派大将军乐羊带兵攻打中山国,打了三年终于拿下。乐羊搬师回来,颇有得意之色,以为得受大封赏。却没想到,魏文侯扔给他一筐告状信,都是告他的。乐羊恍然大悟,赶紧跪下磕头:此非臣之功,君之力也!

讲完这两个故事,甘茂挑明自己的顾虑。宜阳城太难打了,可能要耗费大量的国力,其间肯定会有很多人劝秦王放弃,或者告甘茂的黑状,如果没有秦王的绝对信任,就很难成功。

于是,秦武王发誓,绝对信任和支持。之后的情况不出甘茂所料,幸好有誓言在,最终成功。甘茂这招先发制人很高明。确实啊,如果很多人都讲你的坏话,你就是再好,也不好了。

秦武王是个大力士,于是手下好几个大力士得了高官,有次比赛举鼎,绝脉而死。之后,他在燕国做人质的异母弟弟被拥立,就是秦昭王。秦国这么强,怎么还把王子送给别国做人质呢?这应当是当时的惯例,类似于通过联姻来结盟,多数为互相交换一个王子王孙,表示诚意。后来秦始皇的爹,就是作为秦昭王的孙子送到赵国做人质的。

秦昭王自公元前307年即位,至公元前251年去世,在位56年,文治武功威震天下,奠定一统六国的雄厚基础。

秦昭王即位初期还比较年轻,母亲宣太后亲掌国家大权。宣太后的异父同母弟弟魏冉帮助秦昭王取得王位,大受信任,执政秦国,后被封穰侯。几年后,穰侯向秦昭王引荐了战神白起。白起带兵30多年,粗略统计,斩首百万左右:

前293年,白起首秀,败魏韩师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级。被封国尉。

前289年,白起与司马错伐魏,取城61座。

前280年,败赵军,斩首二万。

前278年,伐楚,拿下楚国都郢城,被封武安君。

前273年,华阳之战,败魏军,斩首十三万。

前264,伐韩,拔九城,斩首五万。

前260年,伐赵,长平之战,斩首四十五万。

这30多年间,其他几国什么情况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