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看懂中国铜加工行业

 阳光男孩007007 2017-12-18


一、中国铜加工行业概况

 铜加工行业属于铜产业链的中间环节,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铜加工 产品依其含铜量可分为纯铜和铜合金产品。纯铜具有高导电及导热性能、良好的 可加工性、令人满意的强度和良好的抗腐蚀性、耐磨性;铜合金是以铜为主要合 金元素,加入其他辅助元素熔合而成,使铜的功能和加工性能得以进一步提升, 满足不同行业、不同用途和不同性能的产品要求。铜及铜合金的优良属性使铜加 工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通讯、电力、电气、电子、五金、机械制造、 家电、汽车等众多领域。


 据安泰科统计,目前铜合金加工材在中国铜加工材的生 产总量中约占20%,而且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和各行业的发展,铜加工行业的发 展趋势已由传统的铜加工业务向新型铜合金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方向转变。  中国民众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和制造业的强劲增长带动了铜加工行业需求的快速扩张,铜加工产品表观消费量从2001 年度的247.50 万吨迅速增加到2008 年度的790.33 万吨,年均增长率达18.70%。2008 年第四季度,铜加工行业受金 融危机的影响增速同比有所下滑,但2008 年度和2009 年度表观消费量和产量仍 达到了历史最高位。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铜加工产品消费第一大国,经济社会 的持续发展将会进一步带动铜加工材的市场需求,2009 年度消费量达到850.10 万吨。铜加工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促进了中国铜加工行业的快速发展,铜加工产品产量从2001 年度的185.80 万吨增加到2008 年度的748.60 万吨,年均增长率达22.81%。2009 年度,世界铜加工产品产量为1,652.00 万吨,中国所占比重超过了49%,其他主要生产国依次是美国、日本、德国和意大利。


作为全球最大的铜加工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仍在快速占有世界更大的市场份额。  中国铜加工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这三大制造业集聚区,尤其是浙江、江苏和广东。2008 年度,三省的表观消费量和产量均占全国比重的2/3,其中产量最大的浙江省约占全国总量的1/4。


经过 20 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 中国铜加工行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1、行业结构有待改善,产品未能满足高新技术领域的市场需求 

中国铜加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使得行业内部缺乏有效的调控和自律,导致我国行业普通产品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的局面。以铜棒材行业为例,2009 年度中国铜棒材表观消费量为76.60 万吨,其中精密铜合金棒和环保铜合金棒、高强高导铜合金棒等高性能铜棒的表观消费量合计38.37 万吨,而精密铜合金棒和高性能铜合金棒产量合计为31.40 万吨,供求缺口6.97 万吨需要依靠进口,占当年同类产品消费量的18.17%。进口产品的高端属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加工精度高,二是材料由于专利技术等限制国内目前无法生产。因此,中国铜加工行业的产业政策鼓励新产品和新材料的开发,从根本上解决材料与工艺问题,改善行业产品结构,满足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电子信息工业等高新技术领域对高精尖深加工产品的需要。

 

2、行业整体的研发实力有待加强  

中国合金材料企业与国际一流企业同台竞争,研发实力的差距是根本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材料研发和生产工艺两个方面。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是为了满足下游行业对材料性能的新要求,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则一方面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合金产品的工艺精度,为下游客户的生产降低加工成本。中国合金材料行业技术创新活跃,新技术在合金材料的产业化生产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近年高性能、高耐磨等合金材料生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相比而言,虽然国内铜加工行业在高强高导铜合金、环保铜合金、高效散热管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并且已成为铜合金棒出口的主要优势品种,但在功能铜合金、铜基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的前沿研究领域与国际主流生产商的差距依然明显。随着中国工业结构的升级和行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设立研发中心、增加研发投入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但是企业研发经验的积累和行业整体研发实力的提升是个长期的过程,中国铜加工行业只有不断加强研发实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维持可持续增长。 


3、行业集中度有待提高,尚未形成世界级的铜加工龙头企业  

据铜信宝统计,中国有近10000 家铜加工,但至今还没有一家能在综合实力上与世界同行业先进企业相抗衡,在生产规模、管理水平和资金实力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距。国际先进铜加工企业的年产量全部在20 万吨以上,KME(欧洲金属公司)的铜加工产品2008 年度产量受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但仍达到了57.10 万吨,而目前国内产量最大的铜加工上市公司,海亮股份2009 年度铜管棒材销量为14.79万吨,营业收入为60.52 亿元;其次为精诚铜业,2009 年度实现产量7.81 万吨,营业收入21.56 亿元,其他上市公司则规模更小。近年来铜价高位运行,加大了行业内企业的流动资金压力和运营成本,铜价的大幅波动也对企业的管理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存货管理方面,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亏损。若未来铜价持续保持高位,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被迫减产、停产甚至被淘汰。因此,行业的自然演变和行业环境的变迁给管理严谨、创新能力强、产品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企业带来了行业整合的机会。 


4、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渐丧失,新的竞争优势尚待确立  

与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相比,我国铜加工产品具有低成本优势,这主要得益于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和投资成本。但是,我国铜加工企业的这些竞争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一方面,劳动力成本和能源成本逐步提高;另一方面,由于铜加工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改造、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大压缩了劳动力成本和能源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所以,中国铜加工行业的低成本优势将会逐渐丧失。面对国际同行业企业的竞争,我国铜加工企业还未确立研发、生产规模、产品结构等方面的优势,在此期间,普通及低端铜加工产品领域将会面临激烈的竞争。具有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能将研发成果有效产业化的企业将借助全球视野逐渐形成规模,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并在专业化和品牌化经营的过程中被市场认可,从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5、上游冶炼企业大规模进入铜加工行业  

我国铜资源较为匮乏,加上铜价维持高位且波动较大,使得国内具有资源优势的铜采选和冶炼企业已经或准备进入铜加工行业。上游冶炼企业具有资源、规模、资金优势,在大规模的普通铜加工产品市场具有成本优势。采选、冶炼企业和铜加工企业在生产管理和经 营模式上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国际上采选和冶炼企业涉足铜加工行业的案例以失败居多。目前铜加工行业高端领域正在向新型合金材料的研发和生产趋势发展,我国国有大型冶炼企业进入铜加工行业的经济、社会效益尚未体现。  


二、铜合金棒行业概况  

1、铜合金棒的主要应用领域  

铜棒按材质可分为纯铜棒和铜合金棒,而铜合金棒又分为黄铜棒、白铜棒和 青铜棒。黄铜是以锌为主要辅助元素的铜合金,白铜是以镍为主要辅助元素的铜 合金,青铜是以锌、镍以外的元素为辅助元素的铜合金。从铜棒的生产工艺及技 术角度可将铜合金棒分为普通铜合金棒、精密铜合金棒和高性能铜合金棒。精密铜合金棒主要是指在单根棒材甚至一批棒材之间,化学成份、金相组织和机械性 能均匀、尺寸精度高、棒形优良、适宜在高速数控车床进行深加工的合金棒;高 性能铜合金棒则是指具有高强度、高导电率、高耐磨、环保、节能等特殊性能的 合金棒。铜合金棒材作为基础工业材料,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2008 年度国内铜棒材消费中,约43%用于水暖卫浴、锁具等五金行业,用于家电行业的消费量约占20%、交通运输行业约占16%、电子通讯及IT 行业约占16%。


2、中国铜合金棒市场概况  

根据安泰科统计,2009 年度中国铜棒材产量中,纯铜棒约占12%,铜合金棒约占88%。国内铜合金棒以普通黄铜棒为主,其余为精密铜合金棒和环保铜合 金棒、高强高导铜合金棒等高性能铜合金棒。2005-2008 年期间,精密铜合金棒和高性能铜合金棒产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84%和12.27%,远高于同期整体

铜棒材和铜合金棒的产量增速,其产量占铜合金棒的比重合计从2005 年的31.64%提高到2008 年的45.17%,而同期普通黄铜棒的产量比重则从68.36%下降54.83%,2009 年度,精密铜合金棒和高性能铜合金棒的产量进一步突破历史高位,从2008 年度的27.10 万吨增加至2009年的31.40 万吨,行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明显。2005-2008 年期间,国内铜棒材和铜合金棒的消费量稳中有降,但精密铜合金棒和高性能铜合金棒的消费量仍保持较快增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02%和4.50%,占铜合金棒表观消费量的比重也从2005 年度的40.22%上升到2008 年度50.66%,而同期普通黄铜棒的消费比重则从59.78%下降至49.34%。2008 年度和2009 年度,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铜棒材消费量整体趋稳,但精密铜合金棒和高性能铜合金棒的消费量仍保持快速增长,从2008 年度的34.60 万吨增加至2009 年度的38.37 万吨,显示出行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由于国内多数铜加工企业市场定位低,2005 年以来当铜价持续走高时,下游产业在成本压力下在部分低端产品领域选择了锌、铝等替代材料,使得铜棒材行业整体消费量稳中有降。另外,社会环保意识增强,环保标准执行日益严格,多数国内企业准备不充分,有效供给不足,也是导致国内铜棒表观消费量下滑的原因。但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精密铜合金棒和高性能铜合金棒等高端市场的产品需求仍保持持续增长。中国铜棒市场多年来存在供不应求的局面,即产量小于表观消费量,供求缺口需要进口来弥补。2005-2008 年期间,中国每年净进口铜棒材约10 万吨,进口铜棒占国内表观消费量的比重约为15%,其中进口的主要品种为精密铜棒和高性能铜棒,合计占铜棒净进口的比重从2005 年度的87.16%上升到2008 年度的  90.36%,2009 年度虽然净进口量减少,但比重进一步上升至91.71%,显示国内高端铜棒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仍有待提高。  从贸易方式来说,国内铜棒进口主要是以加工贸易为主。2008 年度,以进 料加工和来料加工贸易进口的铜棒占进口总量的86%,其次是保税区转口贸易和 一般贸易;从进口地区来看,铜棒进口量最大的省份为广东、江苏、福建,三省 合计铜棒进口量占总量的82.20%,其中,仅广东省进口量就占到63%;从进口 国家和地区来看,从韩国、台湾、日本进口的铜棒达7.60 万吨,占进口总量的 84%。铜棒净进口量从总体看呈逐年下降趋势,一方面是国内铜加工企业产品质量提高之后替代了部分进口产品;另一方面是部分国际厂商在中国境内组建了独资或合资企业生产铜合金产品。以中国持续净出口的铜管为例,也经历了最初的净进口,然后随着国内技术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具备了国际市场竞争力并实现了净出口。目前我国铜棒产品仍处于净进口的状态,说明铜棒产品的品质和市场前景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安泰科预计,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房地产、交通运输、电子通讯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将使铜棒行业未来保持平稳增长。  


二、行业利润水平  

影响行业利润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新材料和工艺技术的研发以及加工费水平, 传统铜加工企业的利润水平受市场竞争的影响整体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但拥有 雄厚研发实力和先进技术装备,能够生产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或实现规模化经营的 企业,利润水平较高,盈利也更为稳定。因此,行业企业的利润水平存在较大差 别,特别是近年铜价高位运行且波动较大,如果企业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 少铜价大幅波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成果。  


三、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在铜产业链中,铜矿开采处于上游,铜冶炼为中上游,铜棒、铜板、铜管、 铜线等铜加工材料行业居中游,电力及电工电器、家电、电子信息产品、交通运 输等行业处于产业链的下游。铜合金棒线材料加工行业是此产业链中的重要一 环,在铜产业价值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 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  

铜加工行业的上游为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其所产的电解铜、电解镍、电解锌、电解锡等为行业企业的主要原材料。上游铜冶炼行业的生产经营直接决定了市场上该等金属的供应量,从而与市场需求和投资需求共同决定铜的市场价格。铜加 工行业主要靠赚取加工费和部分产品的附加值为利润来源,铜价的上涨对行业利润影响不大,但会对铜加工企业的成本构成以及流动资金需求产生一定影响。由于铜价持续高企,铜原料的成本在铜加工产品成本中所占比例极高,平均超过 80%,因此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与铜加工行业联系密切。国内铜的来源除铜冶炼行业外,再生铜资源也是一个重要原料来源。再生铜的来源和品质会直接影响铜棒线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成本,比如为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稳定性,公司主要产品均以电解铜、电解锌、电解镍和紫铜为原料。 


2、 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对本行业发展前景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中国铜精矿保障能力较低,铜冶炼行业需要依靠大量进口各种铜资源来弥补 国内的需求缺口,因此,中国铜价受国际铜价的影响较大。对铜加工企业而言,铜价稳定地保持在低位是一个理想状态,企业不仅规避了铜价大幅波动给经营带 来的风险,而且占用的流动资金也会大幅下降。


根据《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规定,中国自 2009 年1 月1 日起取消再生资源产品的增值税优惠政策,执行对满足一定条件的废旧物资回收企业按其销售再生资源实现的增值税的一定比例(2009 年为70%,2010 年为50%)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的政策。该政策的实施将会规范再生铜行业的经营管理,从而有助于国内铜资源的更有效利用。 


3、 与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铜合金棒线产品用途非常广泛,涉及的下游行业众多,如 IT 行业、电子通 讯行业、航空航天行业、五金行业、空调制冷配件行业等,其对行业的产量表现 为对铜合金棒线产品的直接需求,因此与铜合金棒行业关联性密切。

 

4、主要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对本行业及其发展前景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1)下游行业对铜合金棒线材的整体需求呈稳定增长的态势  

铜合金棒线的下游产业包括IT、电子通讯、航空航天、军工、五金、家电 等众多行业,这些行业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 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目前,中国已是世界上计算机、手机等高科技产品产量 最大的国家,2009 年度生产计算机1.94 亿台,手机产量接近6.20 亿部,均占全世界产量的一半以上,并且仍保持稳定的增长 


    (2)下游行业的发展对铜合金棒线提出了新的要求

工业自动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  生产的标准化、自动化和高效率是工业内在的发展趋势,随着下游行业高速机床、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大量运用,生产所需的铜合金棒线必须达到更高的精度才能适应自动化生产的要求,因此,精密铜棒的需求量将会保持稳定增长。 ②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环保意识日益增强。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饮用 水水质准则(第3 版)》建议各国将饮用水中的铅含量最高值限定为0.01mg/L, 并更换含铅的供水设备。欧盟ROHS、WEEE 指令规定,自2006 年7 月1 日始,含铅电子产品不得在欧盟区域生产和销售,生产和进口属非法。日本、德国、美 国等国家也对饮用水、电子产品等中的铅含量制定了强制性的规定。我国在饮用水、电子信息产品方面也已制定了法规,如《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06 版)》将生活饮用水中的铅含量最高值从原先的0.05mg/L 降低至0.01mg/L;《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规定其目录中的电子信息产品不得含有铅、汞等有毒有害物质,要求制造商采取措施予以改进和改善。我国是世界第二大出口国,国内外无铅化的发展趋势将直接带动环保铜合金产品的市场需求,从而给国内领先的无铅黄铜合金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③高新技术行业的发展  国内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高科技行业,以及高速轨道交通等新 兴行业的发展,对铜合金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有色金属产业调整与振兴 规划》、科技部《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等产业政策均对基础材料、新材料等领域的研究进行指导,鼓励轻质高强金属、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及制备 技术的开发工作,不断满足下游行业“高、精、尖、新”的产品需求。  五、铜加工业发展新趋势  1、铜加工材质与量增长并重  在全球铜工业发展中,中国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精铜生产、加工和消费大国,尽管整体实力不强,但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未来几年国际铜加工业的发展趋势是企业数量和规模不会有太大变化,产能和产量也不会有太大增长,而产品品种会不断增加,产品质量会更加精益求精、更加节能环保,低碳减排、绿色革命、环保经济将深刻影响本行业。 2、多种产品与细分市场并行  铜加工业将进一步增加科技投入,大力开展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档次将继续稳步提高,努力向多品种、高精尖方向发展,产品标准水平继续处于国际先进行列,铜材产品应用于电力、家用电器、汽车、建筑、电子仪器仪表、国防、交通运输、海洋工程等多个市场和多个行业,占据铜材高端市场,满足国民经济现代化和高新科技发展的要求,也增强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四、大型铜企业产业纵向一体化趋势明显  

掌握资源、掌握未来。国内大型铜联合企业利用其资源优势,有选择的发展高精铜材加工项目,增加产品附加值和竞争优势,产业格局将发生变化;而大型铜加工集团可以向上、下延长产业链,尤其是将使产业链条向上游扩展,加大对矿产开采业的投资力度,建避免产品单一带来的经营风险,提高企业产业协同性,提升整体竞争水平。 



【欢迎分别回复 铜矿、电解铜、铜材、铜杆、铜线、铜丝、铜箔、铜板、铜棒、铜管、铜带、铜排、铜母线、铜消费、铜加工、废铜、融资铜、铜期货、铜现货、铜套利、铜套保关键词查看更多干货】


【铜 | 第1季】目录

1、铜产业链从业者必须了解的知识

2、世界铜王王文银发家传奇

3、中国铜资源的发展战略研究

4、两次铜市大战启示录:“软逼仓”与“期现反套”

欢迎体验——铜及其金融衍生品领域最权威的知识库,每天都在增加中……

回复每个大类对应 关键词 获取

铜产业链:铜矿采选、铜冶炼、铜加工、铜消费、铜贸易、铜拆解、废铜回收

铜产品:铜矿、铜精粉、冰铜、粗铜、阳极铜、电解铜、阴极铜、精炼铜、铜锭、铜材、铜杆、铜线、铜丝、铜箔、铜板、铜棒、铜管、铜带、铜排、铜母线、废铜、再生铜、漆包线、电磁线、电缆、引线框架、覆铜板、铜包钢、铜包铝、铜制品、铜基合金、铜合金、铜导体、铜绞线、铜编织线...

铜产业带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山东....

铜业巨头:智利国家铜业、麦克莫兰自由港、必和必拓、斯特拉塔、墨西哥集团、安托法加斯塔、力拓、波兰铜业、英美资源、嘉能可、泰克资源、淡水河谷、巴克里黄金、俄罗斯铜公司、托克、摩科瑞、住友、伊藤忠、丸红、三井物产、三菱、嘉吉、路易达孚、来宝...

宏观:金融危机、宏观经济、矿产资源、OPEC、美元、外汇...

铜业人物:王文银、何金碧、冯海良、陈景河、刘学景...

金融业务: 期货、期权、掉期、套保、套利、贸易融资、融资方式、仓储、物流、铜贸、供应链金融 ....


会员社群:线上交流、线下互动、智慧分享、资源对接等多种玩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