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95后青年艺术家的书画艺术之旅

 风影墨客 2017-12-19

一个95后青年艺术家的书画艺术之旅

艺术之路:

我来自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我是一名95后,我是一名大学生,我也是一名手艺人,一名艺术探索者。

从小我就生长在一个经商的家庭,根本没有艺术基因遗传给我,而我,却爱上了画画。唯一能提到的就是我的太婆。太婆信佛,一手剪纸技艺很是了得,从小我就看她做佛台上的手工,内容丰富,五颜六色,我很是喜欢,这可能也就慢慢滋养了我的艺术细胞。

在我小学的时候就开始接触了国画,现在想想已有九个年头了。当时经人介绍认识了我们当地的书画家邹伟先生,这也是我艺术的启蒙老师。邹伟先生他为人师表,不遗余力,毫不保留地传授我传统技法。到了高中,就开始自己瞎琢磨国画,偶尔有了作品就发给邹伟先生,先生也是满是欢喜地点评。高中期间,我也开始学习了素描和色彩,开始对西方艺术有了学习和认知,这也对我在后来的国画学习上起到了帮助作用。 说来也巧,一一年的时候在贴吧上认识了北京著名书画家马杰先生,之后我们经常交流,相谈甚欢。一四年,我去了北京与马杰先生见面,在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让我对先生的为人和学识有了很深的敬佩,也让我有了想拜其为师的决定。在我的努力下,一五年五月,马杰先生终于把我收为了徒弟,我非常感恩,这也是对我莫大的鼓励。

--陆金尧

一个95后青年艺术家的书画艺术之旅

一个95后青年艺术家的书画艺术之旅

一个95后青年艺术家的书画艺术之旅

一个95后青年艺术家的书画艺术之旅

谈传统与创新:

总有人会考虑是选择传统还是创新路线,在我看来这两者并不矛盾,传统和创新必须同时进行。

我曾看过很多现代画展,内容无所不有,艺术形式更是千奇百怪,各个都是独树一帜,都能开山立派。这其中玩的厉害一点的也就如愿以偿出了名,成为了所谓的“艺术家”。这些人中,有的目的很直接,就是为了出名而求新求异,也有的初心本是干净,可是耐不住寂寞,也就开始走上了不归路。我也动摇过,看着这些卖弄风骚的艺术,我也开始求新求异,于是乎有了早期的滴荷系列。不禁惭愧。直到好友少石跟我说了一句话“现代国画其实不缺个性,缺的是共性”,让我有了反思。

中国画最需要的就是时间的积累和沉淀,不是一味地创新,创新,再创新。我认为它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到传统中去,再从传统中出来到创新中去,再到传统中去的这样一个循环,其中缺一不可。这也是中国画传承的意义,也是相比西画的一大区别所在。

中国画需要时代精神,需要创新改革,但是肯定是在传承的基础上,没有这个基础,再新再异,也是无魂的,也是不耐看的。

耐住寂寞,学会沉积,坚守初心,方成大道。

“师古人”或是“师造化”,这都是提升自己的捷径。而我更赞同“师造化”。中国画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互对话。灵感来源于生活,而自然是一切灵感的源头。我很喜欢出去写生,每年无论多忙也都会出去写生一段时间,每当创作枯竭时,也会回到自然中去补充营养。平时出门,也都会留心身边的事物,身上也必定带着速写本和笔,有时间就记录下来,没时间就拍照,因为那些都有可能成为我创作的灵感。

--陆金尧

一个95后青年艺术家的书画艺术之旅

作品欣赏:

一个95后青年艺术家的书画艺术之旅

一个95后青年艺术家的书画艺术之旅

一个95后青年艺术家的书画艺术之旅

一个95后青年艺术家的书画艺术之旅

一个95后青年艺术家的书画艺术之旅

一个95后青年艺术家的书画艺术之旅

一个95后青年艺术家的书画艺术之旅

一个95后青年艺术家的书画艺术之旅

一个95后青年艺术家的书画艺术之旅

一个95后青年艺术家的书画艺术之旅

一个95后青年艺术家的书画艺术之旅

一个95后青年艺术家的书画艺术之旅

一个95后青年艺术家的书画艺术之旅

一个95后青年艺术家的书画艺术之旅

一个95后青年艺术家的书画艺术之旅

一个95后青年艺术家的书画艺术之旅

一个95后青年艺术家的书画艺术之旅

以上书画作品来自于艺术家陆金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