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洞宾秘注《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愚人道缘 2017-12-19

民不畏死章第七十四

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矣。

 

此章清静心地,割断爱根,虚无下手,实处着脚,以空还空,实有所得,得后返空,寂然至道。民不畏死:民者,气也。清静惜气,内秉中和,外无耗散,坦然自固,与天同久,湛然常存,何死之有,谓之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因人从顺道,不返于逆,日耗真元,故常耗而不固。年年不惜,日日不保,以至于老,枯朽之,槁槁乎,岂不死乎?自取之,奈何反以死惧。若使民常畏死,弧寡而不和,阴阳而不合,万物而不生,为之奇者,不能偶矣。奇者,阳也;偶者,阴也。阴阳合而成道。吾者,我也。吾得孰而杀之:吾得至道,孰而杀害之。至道有形无质,有影无迹,我得其妙,谁能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有司者,我之心也。我死其心,使其无主,勿起思妄,勿起杀害,勿起执着,常常平等而不动,孰敢使有司而杀者,必无是理也,总不过清静自得。毋使我之心乱我之至道,谓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是乱其本心,无所不为,自耗真元,自取其死而杀之,谓之杀。

夫作代有司杀者;是我随心转动,不能自主,我害我也,谓之代有司杀者;我害道也,谓之代有司杀者,故杀。大匠者,巧工也。巧工之人,玲珑其心,虚灵其神,通贯其意,无所不作,了彻于胸。若使愚蠢之辈,代而作之,必害其事,故杀之。苟能免其害者,希有不伤其手矣。譬如人之为道、巧精,巧气,而又巧其神,虚无自然之理,空洞自玄之妙,湛寂常之道,天然自得,与天地同体,与日月合期,阴阳自然好合,五行自然流贯,内秉至道,外合真全。假使有作之辈,昼夜运行,后天抽添谷气,犹如愚蠢之辈,代大匠而斫之,未有不害其生也。如有作者,不明至道,随心搬弄,未有不死者也。只要惜精惜气惜神,尽性以俟命,命归而返合于性,打成一片之为道也。果如是,民不畏死,何惧之有,故以大匠譬之。代之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本文由无忧谷分享,群文件中还有我们分享的许多修炼典籍,需要的话,可以加入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