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洞宾秘注《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愚人道缘 2017-12-19

含德之厚章第五十五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蛊不蛰,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此章是返本而归太清底意思。德者,气之和。厚者,常常精一。含蓄和气而不间断,谓之含德之厚,如赤子亳无知识。蛰,是行毒也。毒虫不蛰,无心之谓也,如赤子无容心,外不能入害。猛兽不据:无意之谓也,如赤子无思意,外不能搅乱。攫鸟不搏:无情之谓也,如赤子不种情于万物,内绝心意情,外欲不入,和气以合道,则骨弱筋柔而握固,虽有其身,而不知我之形;虽有其气,而不知我之形;虽有其气,而不知我之道。赤子无知识,则忘人忘我,而不知我之为我,常归于空。修道者,故以赤子譬之。他既不知人我,又安知牝牡之合而朘。

作。朘者,赤子之真阴也。一点真阳隐于内;赤子气和而生一,故见牝牡出,他也不知用意用情,听其自然而乐天真,气固则精洁,精洁则一气生,谓之未知牝牡之合而血夋作,精之至也。赤子无心而气不耗,终日号呼而嗌。嗌者,咽也。虽然号呼而真气不散,言其无欲无忿,故不嗄。精粹纯一,和之至也:言其气归于空,空无所空,气存于有,有无所有,听其然,常和以合道,知知之所以然而曰真常。知真常而返于虚,慧生而曰明。和之至。有益于先天,先天抱一而曰祥。损而曰不祥。气益则生,气损则耗。心益不祥生,心损祥见,不过损心而益气。心使于气者凡,气使于心者圣;心使气则强,气使心则弱。强者万物壮而老,弱者万物化而生。能弱即道也,能强是谓不道。弱者,同天地之气,天地坏而我存,是谓道也,安得早己。强者,自耗真阳,日渐消化,是谓不道;不道者,安得不早已乎!总不过和其气,去其心,志其形,存其道,听其天然,随其流通,周偏天下,而复归空.归空不空,是谓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存真常之道,清之静之、返于太清、而道常存、岂已矣乎.

 

本文由无忧谷分享,群文件中还有我们分享的许多修炼典籍,需要的话,可以加入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