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氣郁而不舒

 昵称G3qL5 2017-12-19

(肝氣郁而不舒)

验案赏析

例1

徐××,女,32歲。

性格內向,多思善慮,致肝氣為病。刻下胸脅脹满、時發太息、嘔吐酸苦、經期前後不定、少腹作痛。所可怪者,病後則性情改變,性慾淡漠,厭夫獨宿。觀其表情默默、抑鬱不語、苔白、脈沈弦。知其肝氣鬱而不舒也。夫肝腎同源,其氣相通,故肝鬱可導致腎氣亦鬱。腎鬱氣沈,則機能不用,故春情頓泯,意志消沈,此亦無怪其然也。治當開鬱舒肝,以通腎氣之鬱。方用小柴胡湯與四逆散合方加減:

柴胡15g、黄芩8g、半夏14g、党蔘10g、枳實10g、白芍12g、炙甘草10g、生薑10g、大棗7枚、菖蒲10g、鬱金10g。

服藥不满十劑,諸癥俱除。

[按語]以上諸癥,總為病在少陽樞機不轉,升降出入不利,故用小柴胡湯加味以疏達之。俟樞轉氣活,氣機調暢,則氣血津液隨之周流於全身。所以小柴胡湯亦能治陽痿等男科病。

 

例2

陳××,女,32歲。

因母病愁思不解,鬱而生病。其證:心煩、頭暈、失眠、胸脅苦满,午後低燒、欲手足貼近磚墙涼而始爽,飲食無味、口苦、時時太息,經期前後不定、量少、色紫、挾有血塊。曾服芩連四物湯等寒涼之藥無效。其人面容消癯、面頰色赤、舌紅而少苔、脈弦賚賚。此乃肝鬱化火,血虚不柔所致,又屢服苦寒之藥,損傷脾陽,清陽不能升發,而陰火反乘上位。治仿東垣之法:

粉葛根3g、升麻2g、羌活2g、獨活2g、防風3g、白芍12g、生甘草6g、炙甘草6g、紅蔘3g、生薑3g、大棗3枚。

連服兩劑,發熱漸退,心煩少安,餘癥仍然不解。此乃肝鬱血虚,轉方用:

柴胡12g、白芍12g、當歸12g、茯苓9g、白朮9g、炙甘草9g、丹皮6g、黑梔子3g、煨薑2g、薄荷2g、香附5g、鬱金5g、鱉甲9g、牡蠣9g。

服藥後,一夜酣睡,心胸豁然,漸能飲食。但覺神疲乏力,心悸不安,脈來緩而軟,改投歸脾湯間服逍遥丸,調治數日,午後之熱全退,體力漸增。又以蔘苓白朮散三劑善後,病癒。

[按語]氣鬱化火之證,其治當遵“氣鬱達之”,“火鬱發之”之旨,宜用疏達肝膽氣機之品。反投苦寒,則不但閉阻氣機,使火鬱更甚,而且內傷脾胃,遏抑清陽,非見肝治脾之義也。審時度勢,治當升脾胃之清陽,兼瀉心中陰火。選用升陽散火湯,俾脾氣升發,則木鬱自達。然血虚肝鬱,其勢未已,故再以丹梔逍遥散加鱉甲、牡蠣,以養血柔肝而見功。本證從戰畧上講,離不開脾胃虚弱的問题,故又用歸脾湯、蔘苓白朮散而收全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