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菠萝油子

 budaozheli 2017-12-19
许院长和徐总等老前辈沉浸在对菠萝油子的回忆中……
什么才能代表老青岛?除了让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外。
什么才是青岛老城区面对山地、坡地的竖向上处理形式?普通大众的生活智慧。
于是,我上路了。去寻找“菠萝油子”……
寻找菠萝油子                                               无棣二路上
寻找菠萝油子                                         高架桥下的路口
“波螺油子”是一条反映老青岛城市风貌的石头路。顺山就势而建,因弯道多,坡陡,螺旋而上,形状像海边岩石上的小海螺(青岛人叫波螺)的肉,而在倾倒方言中“肉”与“油”不分,久而久之便得名“波螺油子”。
寻找菠萝油子                                              换一视角
寻找菠萝油子
寻找菠萝油子                                             新铺设的
寻找菠萝油子                             买菜回来的老人行走在新铺设的菠萝油子上面
寻找菠萝油子                                            最经典的这一段
寻找菠萝油子
寻找菠萝油子                       苏州路上已被沥青路面取代,可以想象当初这个转弯是多么的优美
寻找菠萝油子                                      高架桥从上走的现状
寻找菠萝油子                                          老照片(来在网络)
    “波螺油子”是一条反映老青岛城市风貌的石头路。顺山就势而建,因弯道多,坡陡,螺旋而上,形状像海边岩石上的小海螺(青岛人叫波螺)的肉,而在倾倒方言中“肉”与“油”不分,久而久之便得名“波螺油子”。 
    青岛开埠时的“波螺油子”属于墨仁化乡管辖,以胶州路、热河路坡为分界,西侧是大鲍岛村,北侧是小鲍岛村。那时的“波螺油子”只是一条羊肠小道,下沟上崖,贯穿东西,弯弯曲曲的通向伏龙山顶。现在的苏州路就是当时的沟底。   随着苏州路一带逐渐成为富人区,许多资本家在那里建起别墅,为方便出行,大约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波螺油子”铺上了经加工的方形花岗石,重新为它命名。将东起莱芜一路,莱芜二路路口,曲折下行至无棣二路苏州路路口,再盘旋而上至热河路江苏路胶州路交汇处,正式统称为胶东路,也就是“波螺油子”的大名。 
    “波螺油子”是青岛最曲折的一条路,它自西向东有九处拐弯,但最为精彩的是——地势落差最大的苏州路至热河路地段,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波螺油子”。这段路面宽度在4—5米之间,长度在500米左右其中一处拐弯处接近360度,再加上近十米落差,便形成了上坡的人看着下坡的人在脚下行走的奇特景象。 
    相信每个走过“波螺油子”的人除了为它的曲折咏叹之外,更因为她至少八十多岁的高龄感慨不已,而这不得不归功于它坚实的路面。没拆前的路面是由一块块15厘米见方的花岗岩砌成,石块的根部深埋于地下,十分坚固。另外,方形花岗岩比方砖短一点,可以经受重压,这也是这条路经历百年还完好保存下来的原因。据说,石块上面原有一些雕刻的花纹,年代久了,走的人多了,就只隐约见到一些班驳的纹路,由人畅想了…… 

寻找菠萝油子                                             菠萝油子版方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