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理学┃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物质转运的方式

 渐近故乡时 2017-12-19


       超滤液的生成只是尿生成的第一步。超滤液进入肾小管后便改称为小管液(tubular fluid),小管液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全程并经一系列处理后形成终尿(final urine)。与终尿相比,小管液的质和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常人两肾生成的超滤液可达180L/d,而终尿量仅约1.5L/d,表明其中约99%的水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此外,小管液中的葡萄糖和氨基酸全部被重吸收,Na+、Ca2+和尿素等可不同程度地被重吸收,而肌酐、H+和K+等则可被分泌到小管液中而排出体外。可见,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小管液中的各种物质进行了选择性重吸收(selective reabsorption)和主动分泌或排泄(exception)。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是指小管液中的成分被上皮细胞转运返回血液的过程。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即上皮细胞将一些物质经顶端膜分泌到小管液的过程。排泄是指机体将代谢产物、进入机体的异物以及过剩的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肾的排泄包括经肾小球滤过但未被重吸收的物质和由肾小管分泌的物质从尿中的排出。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方式也分为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被动转运包括扩散、渗透和易化扩散。此外,当水分子在渗透压作用下被重吸收时,有些溶质可随水分子的重吸收而被一起转运,这种转运方式称为溶剂拖曳(solvent drag)。主动转运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前者包括质子泵、钠泵和钙泵转运等,继发性主动转运包括Na+-葡萄糖同向转运、Na+-氨基酸同向转运、K+-Na+-2Cl-同向转运、Na+-H+交换、Na+-K+交换等。此外,肾小管上皮细胞还可通过入胞的方式重吸收少量小管液中的小分子蛋白质。

       各种转运体在肾小管上皮顶端膜中和基底侧膜中的分布是不同的,因而上皮细胞的管腔面和基底侧膜对各种物质的转运情况也是不同的。与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肠腔内的各种物质一样,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也通过跨细胞途径和细胞旁途径重吸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