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理学┃胃内消化(二)胃的运动

 渐近故乡时 2017-12-19

生理学 · 消化和吸收

第三节  胃内消化

二、胃的运动

       根据胃壁肌层结构和功能的特点,可将胃分为头区和尾区两部分。头区包括胃底和胃体的上1/3,它的运动较弱,主要功能是储存食物;尾区胃胃体的下2/3和胃窦,它的运动较强,主要功能是磨碎食物,使之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并将食糜逐步排入十二指肠。

(一)胃的运动形式

       1紧张性收缩:胃壁平滑肌经常处于一定程度的缓慢持续收缩状态,称为紧张性收缩(tonic contraction)。紧张性收缩在空腹时即已存在,充盈后逐渐加强。这种运动能使胃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防止胃下垂;也使胃内保持一定压力,以利于胃液渗入食团中;它还是其他运动形式的基础。进食后,头区的紧张性收缩加强,可协助胃内容物向幽门方向移动。

       2收缩:进食时食物刺激口腔、咽、食管等处的感受器,可反射性引起胃底和胃体(以头区为主)舒张,称为容受性舒张(receptive relaxation)。正常人空腹时,胃的容量仅约50ml,进餐后可达1.5L,容受性舒张能使胃容量大大增加,以接纳大量食物入胃,而胃内压却无显著升高。容受性舒张是通过迷走-迷走反射而实现的,但参与该反射的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属于抑制性纤维,其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某种肽类物质。

       3蠕动:胃的蠕动以尾区为主。空腹时基本上不出现蠕动,食物入胃后约5分钟,蠕动便开始。胃的蠕动始于胃中部,并向幽门方向推进(图6-10)。蠕动波约需1分钟到达幽门,频率约每分钟3次,表现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蠕动波开始时较弱,在传播途中逐渐加强,速度也明显加快,一直传到幽门。当幽门括约肌舒张时,在蠕动波产生的压力下,胃窦内少量食糜(1~2ml)被排入十二指肠;当幽门括约肌收缩时,食糜将被反向推回。食糜的这种后退有利于食物和消化液的混合,也对块状食物起碾磨粉碎作用。

       胃蠕动的频率受胃平滑肌慢波节律的控制,胃的慢波起源于胃大弯上部,沿纵行肌向幽门方向传播。胃肌的收缩通常发生在慢波出现后6~9秒内,动作电位出现后1~2秒内。胃的慢波可分为三个时相(图6-11),其形状类似于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但其时程约为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10倍。慢波的1相也称为上升相(去极相),是由电压门控钙通道和电压门控钾通道激活产生的,3相也称平台相,是由内向的钙电流和外向的钾电流达到平衡而产生的,4相也称为下降相(复极相),此期电压门控钙通道失活,Ca2+激活的钾通道开放,由此而产生复极化。在慢波期间当去极化超过机械阈时,胃平滑肌就会出现收缩。去极化的程度越大以及肌细胞去极化(在机械阈以上)的持续时间越长,则胃平滑肌收缩就越强。

       胃蠕动的生理意义在于磨碎进入胃内的食团,使之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糊状食糜;并将食糜逐步推入十二指肠。

(二)胃排空及其控制

       1胃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gastric emptying)。食物入胃后5分钟左右就开始胃排空,排空速度与食物的物理性状及化学组成有关。液体食物较固体食物排空快,小颗粒食物比大块食物快,等渗液体较非等渗液体快,三大营养物质中糖类食物排空最快,蛋白质次之,脂肪最慢。混合食物需要4~6小时完全排空。

       2排空的控制

       (1)胃内因素促进胃排空:食物对胃的扩张刺激可通过迷走-迷走反射和壁内神经丛局部反射引起胃运动的加强,促进胃排空。此外,食物对胃的扩张刺激和食物中某些化学成分可引起胃幽门部G细胞释放促胃液素。促胃液素能促进胃的运动,也能增强幽门括约肌的收缩,其总效应是延缓胃排空。

       (2)十二指肠内因素抑制胃排空:在十二指肠壁上存在着多种感受器,当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后,食糜中的酸、脂肪和高渗性以及对肠壁的机械扩张均可刺激这些感受器,通过肠-胃反射抑制胃的运动,使胃排空减慢。另一方面,食糜中的酸和脂肪还可刺激小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抑胃肽等,抑制胃运动,延缓胃排空。

       胃排空的直接动力是胃和十二指肠内的压力差,而其原动力则为胃平滑肌的收缩。当胃运动加强使胃内压大于十二指肠内压时,便发生一次胃排空;在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后,受十二指肠内因素的抑制,胃运动减弱而使胃排空暂停,随着胃酸被中和,食物的消化产物逐渐被吸收,对胃运动的抑制消除,胃的运动又逐渐增强,胃排空再次发生。如此反复,直至食糜全部由胃排入十二指肠为止。可见,胃排空是间断进行的。胃内因素促进胃排空,而十二指肠内因素抑制胃排空,两个因素互相消长,互相更替,自动控制着胃排空,使胃内容物的排空能较好地适应十二指肠内消化和吸收的速度。

(三)消化间期胃的运动

       胃在空腹状态下除存在紧张性收缩外,也出现以间歇性强力收缩伴有较长时间的静息期为特点的周期性运动,称为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igrating motor complex,MMC)。这种运动开始于胃体上部,并向肠道方向传播。MMC的每一周期约为90~120分钟,分为四个时相(图6-12)。Ⅰ相内只能记录到慢波电位,不出现胃肠收缩,称为静息期,可持续45~60分钟。Ⅱ相内出现不规律的锋电位,并开始出现不规则的胃肠蠕动,持续30~45分钟。Ⅲ相内每个慢波电位上均出现成簇的锋电位,并有规律的高幅胃肠收缩,持续5-10分钟,然后收缩停止,转入Ⅳ相。Ⅳ相实际上是向下一周期Ⅰ相的短暂过渡期,持续约5分钟。Ⅰ相的产生可能与NO释放有关,Ⅲ相的形成则与胃动素的分泌有关。

       消化间期MMC使胃肠保持断续的运动,特别是Ⅲ相的强力收缩可起“清道夫”的作用,能将胃肠内容物,包括上次进食后的食物残渣、脱落的细胞碎片和细菌、空腹时吞下的唾液以及胃黏液等清扫干净。若消化间期的这种移行性复合运动减弱,可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肠道内细菌过度繁殖等病症。

(四)呕吐

       呕吐(vomiting)是将胃内容物,有时有肠内容物从口腔强力驱出的动作。当舌根、咽部、胃肠、胆总管、泌尿生殖器官、视觉和前庭器官(如晕船时)等处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均可引发呕吐。呕吐前常有恶心、流涎、呼吸急促和心跳加快而不规则等表现,呕吐时先深吸气,接着声门和鼻咽通道关闭,胃窦部、膈肌和腹壁肌强烈收缩,胃上部和食管下端舒张,使胃内容物经食管从口腔驱出。剧烈呕吐时,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也强烈收缩,使十二指肠内容物倒流入胃,故呕吐物中有时混有胆汁和小肠液。

       呕吐是一系列复杂的反射活动。传入冲动由迷走神经、交感神经、舌咽神经中的感觉纤维传入中枢,传出冲动沿迷走神经、交感神经、膈神经和脊神经到达胃、小肠、膈肌和腹壁肌等。呕吐中枢位于延髓网状结构的背外侧缘,颅内压升高时,可直接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喷射性呕吐。呕吐可将胃肠内有害物质排出,因而具有保护意义;但持续、剧烈的呕吐则可导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