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我申报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十三五”课业改革实验项目。课题名称:《信息环境下培养小学生英语自主听说能力实践研究》 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并对他们进行大量、反复的言语训练,即通过大量的听说训练达到能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会话。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适合小学生自主听说学习英语的网络资源,让学生一改被动、机械的学习为自主、轻松、愉快的学习英语。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探索网络环境下,培养小学英自主听说策略,为如何培养小学生英语自学听说能力提供一些实证性资料。 在实验过程中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习新课标,明确“听”的教学要求。2.钻研新教材,把握“听”的教学内容。3.为学生创设听英语的环境,培养学生听英语的习惯4.通过听力测试题的训练,使学生实现由知识到技能的转化. 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英语的能力 我利用“英语趣配音”全新方式,摆脱枯燥的传统学习方式,走进轻松又好玩的配音学习,感受原汁原味的语言情景,通过配音练习来学习英语、提高听力,口语表达。通过合理组织课堂教学环节,切实抓好学生的听说训练。最后结合课后作业,有机地进行听说训练 。 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收获。通过与研究前状况的比较,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了,体现在他们主动学习,有较强的自信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喜欢说英语、唱英文歌、看英语儿童节目、用英语进行小制作等。 .学生通过开展英语趣配音等活动,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比以前浓厚了,还出现了一些进步比较大的同学,有不懂的东西就问老师。这种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是前所未有的。 学生在班级的展示和分享,是学生们开始有目的有意识的使用英语口语,这样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内容能够勇于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实验研究,我自身获得很大收获,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撰写了论文,在国家获奖,在报刊发表,积累了很多教学中的第一手资料,为我们的科研和教学提供宝贵的经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