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开展QSB 快速反应?(QRQC)

 zhiqli 2017-12-20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如何开展QSB+快速反应?(QRQC)

快速反应程序

1.术语:

快速反应:通过每日例会加强沟通和管理,采用目视管理方法展示重要信息,使应对重大的内、外部质量问题的反应标准化。

问题解决:一个系统化的用来识别、分析和消除现状和现行标准或期望之间的差距,并预防根本原因再次发生的过程。

经验总结:利用成功经验,防止错误重复出现。

2.职责:

(1)制造部负责快速反应会议,质量部,技术部,设备部等给予支持。

(2)问题负责人负责采用8D等方法、运用相应工具解决问题。

(3)各负责部门负责其相应经验教训活动,总经办负责文件归档和发布。

3.快速反应会议:

3.1开会时间:每天一次,每次10~15分钟,会上只对质量问题进行沟通。 3.2开会地点:生产现场看板前或生产现场办公室。

3.3参会人员:所有部门(财务部外)的第一责任人,因故不在候补出席。 3.4会议主题:应对每天的具体重大质量问题。

3.5会议准备:每天质量部每天找出过去24小时发生的重大质量问题,开会前详细描述在白板上。具体问题包括:

(1)客户关注的问题;

(2)供应商关注的问题; (3)停线(内部或外部); (4)重复发生的质量问题;(5)除调车废品以外班废品率超过综合废品率目标; (6)验证岗位中发现的问题; (7)分层审核中发现的问题; (8)其它内部质量问题。

3.6会议内容:

(1)会议主席协调各方意见,确定新问题的责任人和关闭日期。

(2)旧问题负责人提交相关报告,报告具体进度,紧抓问题退出标准,由与会人员确认关闭。

(3)会议主席根据当天情况,标明具体问题和日Q图的状态。

3.7会后工作:问题负责人运用8D等方法、相关工具解决问题,总结形成报告。 3.8其他定期工作:快速反应跟踪表应记录所有产生的问题。

每月汇总公布问题发生数趋势图。

4解决问题:

4.1采用8D问题解决流程:

(1)D1选择团队:建立跨部门、跨学科的问题解决团队。团队成员应具备有效解决问题所需的专业技能和权限。

(2)D2定义问题:描述具体问题与相关标准的差距和现状及持续的时限。同时,描述工程师或专家的意见。

(3)D3遏制:制定临时措施以防止问题在客户端发生‘

(4)D4识别根本原因:列出所有导致问题发生的事件,使用系统性的方法来识别和验证其中的根本原因。

(5)D5长期纠正措施:制定并实施长期的纠正措施以彻底解决问题。

(6)D6验证措施是否有效:从4个方面验证:根本原因,临时措施,长期措施,问题的预防。 (7)D7预防问题的重复发生:防止那些导致问题发生的变化出现,即零件,过程和系统的变化。 (8)D8团队庆祝:应认可和表扬团队及团队每位成员的努力和贡献。 4.2分析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

(1)7钻法

1~4钻:通过检查过程、工具、零件是否正确,零件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等,来评定过程的稳定性。 5~6钻:评定设计的合理性;此时解决问题通常需要考虑工艺更改,甚至产品更改。通常对于GM产品而言,要和GM的北美质量工程师或产品工程师联系,而且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的。

7钻:对于极端复杂的问题,必须采用统计工程才能解决。

(2)柏拉图(又称:排列图、ABC图、主次因素排列图)

基于“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柏拉法则,采用ABC3类分析方法,累计在80%左右的问题和因素,即为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3)鱼骨图(又称:因果图,特性要因图)

定义:一种能一目了然的表示结果(特性)与(影响特性的要因)原因之影响情形或两者间关系之图形。

目的:通过图形的绘制来展开影响结果的各种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寻求主要原因。

适应范围:品质纠正、预防和改善过程中均适应。

展开类型:可按五大要素、工序项目、原因罗列进行展开。

(4)直方图(又称:频数分布图)

定义:用横坐标标注质量特性的测量值的分组值,纵坐标标注频数值,各组的频数用直方柱的高度表示,这样就作出了直方图。

目的:显示数据的波动状态;直观地传达有关过程情况的信息;决定在何处集中力量进行改进。

适应范围:一般用于数据整理,调查工序能力,研究质量分布。

(5)运行图(又称:推移图,趋势图,分析用控制图)

定义:一种随着时间的移动,将设定工作推动的项目,结合设定的指标而将实绩在成果绘制在图上,以观察实际的成果与设定指标的差距,以便采取调整措施的一种图表。

目的:改变了一般报表在文字上的体现,并且也弥补了一般报表不容易查觉到随时间的变动所呈现结果的变化起伏状况。

适应范围:日常管理工作;研究质量数据可控制幅度。

(6)离散图(又称:散布图,相关图,相关分析图)

定义:一种通过采集两个变量相关一组原始数据后,在坐标系描出点,并从点的分布趋势中进行线性分析的图表。

目的:通过相关分析能找到两个变量的相互关系,为分析品质问题提供便利,从而查出问题的本质之所在。

适应范围:计量型数据分析 。

5 经验总结

5.1经验教训适用于所有的岗位,公司每个人都应参与经验教训总结的过程。通过下列内容相关的活动展开经验总结(括号内为负责部门): (1)每月的质量Q图(质保部)(2)分层审核(制造部) (3)防错装置验证(技术部) (4)内部质量问题(质保部) (5)验证岗位(质保部)(6)顾客满意度总结与评估(销售部) (7)APQP 程序执行(技术部) (8)持续改进小组活动(质保部)(9)(顾客抱怨, 风险降低)问题解决和报告(质保部、技术部) (10)管理评审(质保部) (11)合理化建议项目(总经办)

5.2以上活动的负责部门应建立一个经验教训档案,每月更新公布经验教训清单。由总经办负责对各部门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