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仁义礼智根於心

 Quan悠云 2017-12-20

 申荷永

 

仁义礼智乃儒学之四端,整个儒家思想的根基与核心;每个字每个概念,都有着众多理论的阐述,种种意义的发挥。但是,孟子曾经断言: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於心。(《孟子·告子章句上》),《大学》之精义,,要在一心;《中庸》之关键在于戒慎恐惧,在于率性尽性,皆需用心。于是,仍是一个,传递着儒家的精神,维系着儒学的根基。尤其是,孟子所阐发的仁义礼智之心,不管是从其理论的意义上,还是从其具体的实践中,都具有深远的文化心理学的意义和价值。

(一)尽心知性

孟子继孔子之后推进与发展儒学事业,他也把儒学中固有的心理学思想发挥的更为淋漓尽致。孟子用,来注解儒学之真谛: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随之明确指出: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於心。(《孟子·告子》)如同孟子所言,仁义礼智非由外入,原是存于自己的本心。

由此,也包含了后世所发挥的心统性情的主张,朱熹曾有评论说:孟子曰:仁,人心也。又曰,恻隐之心,性情上都下个心字。仁人心也,是说体;恻隐之心,是说用。必有体而后有用,可见心统性情之义。”“一心之中自有动静,静者性也,动者情也。”“心统性情者也,寂然不动,而仁义礼智之理具焉。(《朱子诸子语类·张子之书》)这已经是在孟子心性学说的基础上,综合与发挥了张载以及程颢程颐的心学思想。

继提出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於心的命题之后,孟子进而发挥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在《孟子·离娄下》中,孟子还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人恒敬之。尽心知性,存心爱人,可为孟子所阐发的一种基本的心理学与伦理学的原则。

孟子之谓尽心知性,正如尽惟精惟一之心,尽儒道一以貫之心。《易经·系辞》中有《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逐通天下之精论。朱熹注为人心之妙用,其动静亦如此。 也实为尽心之反映。《礼记》中有俨若思,俨然若思也正是尽心所思。尽于此心者,也便是尽于本心和自性了。朱熹以尽心知性知天为物格知致,以存心养性事天为诚意正心修身,所表达的正是能尽其心者,是能尽其性矣。这正如《中庸》中的发展与发挥: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尽心之道,还在于求其放心,求其放心,还在于善于养心。在孟子的心性学说之中,实乃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心理学思想。这种心理学思想,可以启迪人格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应用于心理分析和心理教育的实践之中。

(二)求其放心

孟子曾经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反复强调仁义礼智根于心的道理,以及尽心知性的意义和作用。比如,孟子举例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同在《孟子·告子》一篇中,孟子还引用了以下两个生动的故事:

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拱把之桐梓,人茍欲生之,皆知所以養之者。至於身,而不知所以養之者。豈愛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

心不若人而不知恶,是因为远放其心;人有其身而不知养,是忽视身心的存在与需要。程颢程颐曾发挥孟子求放心的主张,认为:放心谓心本善,而流于不善,是放也。(《二程遗书·卷十八》)于是,放心,多为流于不善,为心疾,为弊端;而求放心,也便是为了把善心寻找回来。于是,在这求其放心的理论中,也便包含了一种心理教育与心理分析的基本考虑。李颙在其《二曲集》中,曾列举并分析放心之不同表现。放心不一,如放于名利、放于声色、放于闲谈、放于骄矜……而内多游思,外多惰气,虚明寂定之体,一有昏昧渗漏,便会落入放心之列。而求其放心之要,则在于识得本心,能识本心,自然不放,以便能够达到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境界,能够获得尽心知性而事天,参天地之化育的生活。

学问之道,在求放心;而求其放心,更应该成为心理学之道,成为心理分析和心理教育之道。然而,不无遗憾的事,如今的西方心理学家们,固然不熟悉儒学孟子的主张,然而不无遗憾的是,我们中国的心理学家们,竟也漠然无视这儒学先哲所阐述的心理学真义。我们阐述中国文化心理学之心要,寄希望其能够成为医治心理学偏离其本的一副心药。若是心理学也放心而去,茫然不知所求,不知道其放心之所在,那么其不也一种悲哀,一种莫大的哀哉。

(三)善于养心

众人皆知,孟子有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但诚不知,孟子更善于养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是告子的忠告,也是孟子的主张。孟子所述之浩然之气,远非日前诸君早晚修炼之气功,而是一种本然心性,率性之道;其中包含着深刻的心理学的道理。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之名句,是《孟子·公孙丑》章句中,借用孟子与告子的不动心的主张所提出的。孟子称自己四十不动心,远离于名利地位之盲目追求。公孙丑继而问孟子:您能解释您所说的不动心与告子所说的不动心吗?本来,告子对此曾有解释: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孟子肯定地说: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随后孟子补充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当被问及何谓浩然之气时,孟子曾有回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孟子·公孙丑》)可见,善养浩然之气,即是善于养心也;正所谓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孟子说: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孟子·公孙丑》)

孟子曾经这样说: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于是,孟子接着说:故茍得其养,无物不长;茍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孟子·万章》)

求其放心,旨在养心。这也正是孟子所说尽心知性,知性知天的道理,因为孟子还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由此可见,学者,学此心也:求者,求此心也,养者,养此心也。诚如李颙先生所言,人之所以为人,止是一心;心之所以常存,全赖乎学。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从心而学,始能有所领悟。

在这种充满心理学思想的基调之下,孟子曾有如下的著名评说: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人心亦有害,人心也需要营养、需要护理。孟子的心理学思想,对宋代的理学和心学,都有着至深的影响;而在理学与心学包融儒道释的基础上,则已经形成了一种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基本架构。受儒学之心的传统的启发,尤其是孟子求放心和养心的主张,我们曾经提出心理营养的概念,将其含义发挥在《心理教育》一书,以及随后所从事的心理分析和心理教育的实践中。

清代关中名儒李顒先生,对于儒学的精髓,曾有这样一番评论:孔、颜、思、孟,及宋之濂、洛、关、闽,明之河、会、姚、泾,俱是医人的名医;五经、四书及诸儒语录,俱是医人的良方。乃吾人自少至长,终日读其方,祗藉以为富贵利达之资,实未尝以之按方服剂,自疗其病,岂不辜负明医立方之初心。 读李顒先生之《二曲集》,甚感亲切,因为他是名副其实的心理学家。想我还是在读心理学研究生的时候,重读《论语》,油然而生的念头,便是不读此书枉为学心理学。再读《孟子》时,便已经深信其中所包含的深刻的心理学的意义。

 

朱熹注:《周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第145页。

李颙:《二曲集》,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8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