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尽心知性知天浅读

 六谷斋 2023-03-11 发布于海南

12.尽心知性知天

文:简单

来自专栏《孟子》《荀子》浅读

要做到尽心、知性、知天,就必须存心、养性、事天。存心、养性、事天是为了做到尽心、知性、知天,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孟子认为心、性、天是三位一体的,三者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这是本篇的纲领性命题,也是孟子哲学思想体系的基石。

第一章论述修身养性与安身立命,这一章是总纲。尽了我们善良的本心,就是知道了“仁”的本性,也就知道了天命。保存我们善良的本心,培养我们“仁”的天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办法。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短命也好,长寿也罢,我们都不要三心二意,而要修身养性以等待天命,这就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方法。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不主张消极等待命运的安排,而强调以个体的道德自律(修身)来“立命”,从而极大地突出了个体的人格价值及其所肩负的道德责任和历史使命。

第二章,继续讲人对待天命的方法。孟子认为,人的寿夭顺逆贵贱穷达,没有不是命运决定的。但孟子的立足点是在“顺受其正”上,顺理而行,顺应命运,也就承受正常的命运,天命虽不可违,但仍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去尽人事,去干预,去选择。例如你可以选择不站在危墙之下。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

第三章,继续讨论天命,把人的追求分内外两种,有些东西,你追求它,便会得到它,舍弃它,就会失去它,追求的对象在我们自己身上,如仁义礼智(精神层面);有些东西,虽然你“求之有道”,但得到得不到却由天命来决定,因为追求的对象在我们身外,如功名利禄(物质层面)。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第四章,孟子认为,天地万物的根本原理都存在于我的本心之中,也就是良知。到达尽心、知性、知天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内在的自我反省的功夫,一条是外在的践履仁义的功夫。两者是互为表里、相辅为用的。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第五章,仁义善端皆备于我,人人有之,人人行之而不自知,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第六章,第七章讲羞恶之心,春秋时代,国与国,人与人,说话还算数,就是打仗,也是先排好阵势,然后才开打。战国时代,一切都变了,说话不算数,一切都耍奸诈、讲权谋。所以孟子说,那些专干奸诈之事的人,那是没什么地方用得着羞耻之心的。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第八章,乐道忘势,是弘扬读书人的气节和骨气。大概是针对当时为求闻达而不择手段的士人们说的。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

第九章,士人穷困潦倒时而不失义,春风得意时而不失道。真正的贤士,应该是失意时独善己身,得意时兼善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第十章,朱熹说惟上智之资无物欲之蔽,为能无待于教,而自能感发以有为也。这是士人的标准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第十一章,常人之病,在得志则得意忘形,失意则一蹶不振。假使有这样的人,即使把韩、魏的财富拿来给他,他也并不自满,这样的人,就远远超过一般的人,这就应该是士人的标准。

孟子曰:“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

第8—11章讲士人应当预备的品质。

第十二章,论实施仁政,人之天性,一在“生”,即活下去;二在“佚”,即安逸,活得好。为政之道,即在满足老百姓这两大需求。

孟子曰:“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第十三章,继续讨论实施仁政,盛赞“君子”的功业。他们经过之处,人们就受到感化。他们停留居住之处,其作用更加神奇。他们能与天地同时运转。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第十四章,孟子讲了四个概念:仁言与仁声,善政与善教。他认为,仁德之言固可教化百姓,但若为政者自己有仁德之实,老百姓才会真心向往仁德。良好的政治会使百姓按时交税,故国家可以得民财,但若用良好的教育感化百姓,就会得到老百姓的衷心拥护。因此,儒家认为德治才是根本所在。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第十五章,良知良能论。孟子讲的“良能”“良知”,应指人的本能,他用这样的办法来论证“仁义”与本能一样,都是人类的天良。在性善论一文中,已有批驳,仁义无法成为良知良能。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第十六章,举舜的例子说明。仁义是良知良能。

第十七章,从反面论述,不要泯灭良知良能的方法,就是不要干不应该干的事,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第十八章,孟子说:“人之所以能够拥有德行、智慧、技艺、知识,常常是由于灾患的缘故。只有那些孤立无援的大臣、地位卑贱的庶子,他们操心劳神总是不得安宁,忧虑灾患更深,所以通达事理。”

两层意思,第一,人类知识是应对环境产生的,是解决问题的工具。第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越是艰难困苦,越能成就人。

第十九章,本章讲了四种人:一是侍奉君主而讨君主欢心的人,这样的人实际上只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二是以安定国家为高兴的人,他们是社稷之臣;三是“天民”,他们是只要道可行天下,便去推行的人,他们应该是那些虽不在位,但心存仁道,以“兼善天下”为己任的圣人;四是“大人”,他们是那些已经在位的圣人,他们治理天下,总是通过修身养性开始,通过正己来正人,从而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第二十章,君子的最高境界,是推行仁道,德服天下,这才是至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第二十一章,君子的本性是什么呢?是仁义礼智。这种本性,本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孟子称之为“四端”,对于真正的君子来说,穷达都是身外事,只有仁义礼智根植于心、清和润泽显于外才是本性所在。

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第二十二章,举例文王仁政的美好景象。

第二十三章,继续描绘人民生活富足,天下归仁的美好景象。

第二十四章,鼓励君子努力学道,打好基础,高屋建瓴,循序渐进,必有所成。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第二十五章,同样都是辛苦忙碌,动机不同,出发点不同,便有凡圣之别。所以,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①,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第二十六章,批驳杨墨。杨子的“为我”,墨家的“兼爱”,都是“执一”之道,是“举一而废百”,因其对真正的中庸之道有所损害,故称其为“贼道”。

第二十七章,继续批驳杨墨,本章以饥不择食、渴不择饮因而常常受到损害为比喻,说明人心也会因饥渴而被不正确的学说所损害。选择要慎重。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第二十八章,称赞柳下惠的操守,有“富贵不能淫”之意。

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第二十九章,说明办事治学需有恒心,要有始有终,不可半途而废。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第三十章,孟子认为,尧舜行仁义,是出乎他们仁义的本性;商汤和周武王行仁义,是因为他们自己亲身体验到了仁义;而春秋五霸齐桓晋文之类用仁义,不过是假借仁义之名而行谋取霸权之实罢了

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第三十一章,

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则固可放与?”

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第三十二章,孔子曾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孟子多次肯定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

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

第三十三章,孟子认为儒士之职责,在于使自己的志行高尚,在于推行仁义。

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第三十四章,孟子认定的真义、大义是什么?是亲亲和尊尊。而陈仲子避兄离母,又耻其兄为齐国大臣,所以孟子认为他是没有亲戚、君臣、上下,他的那点廉洁只是小节操,不是大节操。孟子告诉我一个道理,小事情推不出大道理,不要被一些人的小手段蒙蔽,以为他做的大的也可以,不一定!

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第三十五章,孟子认为,孝是最重要的,比法制、公理、天下都重要。舜可以铤而走险救出父亲,不以失去天子之位而遗憾。宣传孝道走到极端,也会产生很多副作用,例如愚孝。

第三十六章,孟子的本意,当然不是要讨论一般的教育问题,而是在思考如何营造一个“仁”的大环境,从而使天下归仁的重大问题。居住环境改变气质,所得奉养改变体质,居住环境真是太重要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如此高,所以孟母三迁。

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

第三十七章,本卷三十六至三十九这四章,似皆作于威王新丧,宣王守孝,孟子新到齐国时,或许本章是孟子对宣王说的话。

孟子说,君主养士只是养活他而不爱他,等于养猪;只爱他而不敬他,等于养牲口。恭敬的心,是要在送礼之前就有的。但如果只是表面恭敬而并无真心实意,那么君子就不会被这种虚假的恭敬所留住,他就会离你而去了。

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

第三十八章,孟子认为,人的身体容貌是天生的,但可通过后天的修养而使之趋于完善,使人的气质更美好。只有圣人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圣人是用仁义礼智来陶冶自己的,久而久之,这种仁义礼智就像他们的天赋,会自然而然流露出来,那他们就更美了。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孟子是崇浩然之气的,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第三十九章,三年之丧的论述,三年之丧的礼制只是让人懂得孝悌,现在已无意义。不多讨论。

第四十章,本章总结君子之教育方式有五:有像及时雨化育万物的,有成全弟子品德的,有培养弟子才能的,有回答弟子疑问的,有以学识风范感化他人使之成为私淑弟子的。孟子的话,便是对诸子百家教育方式的总结。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第四十一章,本章亦论教育。包含相互联系的两层意思:

第一层,真理不能降格以求,不能因为追求真理的困难或目标高远而降低目标或标准。从教育的角度来说也是一样,高明的老师不能因为懒惰愚笨的学生而改变或放弃准则。这就是“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

第二层,“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善于引导的老师总是给学生留有消化理解的余地,重在传授方法,以身作则,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这就是“引而不发,跃如也”。把弓拉满,但却并不把箭放出去,而只是做出要放的样子,启发学生理解,激发他们跃跃欲试的愿望。

第三层,孟子又把这种做法归结到“中道而立”的落脚点上。所谓“中道”,也就是无过无不及,做得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如此一来,孟子便很巧妙地把教育与学习的问题与儒学所标榜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联系在一起了。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第四十二章,与孔子的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相同。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第四十三章,有所挟,则受道之心不专,所以不答也。

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

第四十四章,不该停的停,该厚的薄,都是不及,不该快速的快速就是过,过犹不及。

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

第四十五章,儒家宣传的是有差别的爱,实行仁政也要通过亲亲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仁民,通过仁民,而后达到万物。而不是佛学众生平等,孟子会骂禽兽的。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第四十六章,朱熹说此章言君子之于道,识其全体,则心不狭;知所先后,则事有序。讲述为政者应知当务之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