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胆结石

 学中医书馆 2017-12-20
(二十)胆结石
例一陈姓,男,旅苏,吴兴乡友,年约三十余,身体强壮。发病时突然寒战、发高热,剧痛、呕吐。初吐黄绿水,后无物可吐,痛时患者呈惊怖颜貌,甚至以指头探压舌根,促其呕吐,痛苦万状,脉弦滑数,黄症色鲜明,面目如装金,舌苔黄腻,便秘。断为阳明实症,用大柴胡汤,大黄加至12克,元明粉12克,开水泡浸顿服。另以熊胆1.2克分二次吞服,时值夏令,嘱多吃西瓜,小便增多,大便已通,黄疸稍减,一日服药后泻下稀粪,系下干搪磁痰盂内,忽听到一阵撒石子声,便后捡得结石20余颗,大者如黄豆,小者如绿豆,短圆形、菱形不等,外面黄色,剖视内面墨揭或兼灰白色。此后逐次以原方加减,服药两个月,比
例一直保持联系,三、四年来曾复发。(叶橘泉述,徐培记录:我对胆结石辨证治疗的体会,《江苏中医》3:38,1961)
例一徐某,女,43岁。初诊于1973年5月。患者有胆道残余结石,先后手术3次,第1次于1952年作胆囊切除术,1964年复发;1967年底作第二次手术(总胆管取石),1968年复发;延至1973年4月又作手术(手术时查到右侧肝管尚有结石,T管引流有不少泥沙样结石)。以前发作时,常出现黄疸,发热,右上腹、剑突下作痛。目前体质虚弱,神疲肢软,脘腹时有闷胀感,大便日行二、三次,带溏泄。苔薄腻,脉濡缓。证属病久体虚,脾气健运失司,肝胆不和,失于疏泄。治拟健脾益气,疏肝利胆为法。党参12克白术9克云等9克积壳9克木香9克元胡粉4.5克(分冲)制军9克虎杖15克生山楂12克金钱草30克1975年4月:经服前方出入治疗达2年,未见发作过。与两年前相比,症状改善如下:1.体重增加,气色好转,食欲增加,每日进食1斤以上,大便每月1次、成形。2.右上腹闷胀不舒感消失。3.以前遇冷或疲劳时容易发病,现在即使受凉或工作疲劳亦未发病,而且去冬未穿棉袄,说明体质增强。再守原意出入。*375——党参12克白术9克淮山药9克枳壳9克陈皮”9克元明粉4.5克(分冲)虎杖12克生山楂12克制军9克延胡索12克
(顾伯华《外科经验选》
【评按】
例一为阳实证,患者年轻体壮,故叶氏用大柴胡汤加味方,和少阳、下热结。方内大黄加至12克以泻瘀热,另加元明粉以软坚导滞;加小量熊胆吞服以加强消黄作用。须予注意的是,此案根据季令特点加用食疗、西瓜恣食,有清热利尿之辅疗作用。这种结合时令的药疔、食疗治法,反映了叶氏在治疗方面的心思活泼之处。
例二既有胆石,复有胆囊炎,临床除脘腹闷胀外,症现神疲肢软,大便带溏,日行二、三次。辨证为病久体虚,脾失健运,肝胆不和、失于疏泄。证属虚实夹杂,正虚邪实。治以健脾益气、疏肝利胆法。顾氏在较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其用药的特点是:①用党参、山药、苓、术益气健脾;②柴胡、枳壳、郁金、川楝子、陈皮、木香、香附以疏肝理气;③元明粉、虎杖、生山楂、草蕉、金钱草以利胆消克;④白芍、女贞子、旱莲草、玉竹以柔肝养阴;⑤红藤、公英、蛇舌草、鹿含草以清里热、消炎。全案审证既细,方治的配合和治法的疏利、补益合用,均颇有精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