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人读书」古代名人读书法

 读书与积累写作 2017-12-20

「名人读书」古代名人读书法□汪翔

读书不得法,就如雾里看花,不知所云,或者如缘木求鱼,南辕北辙。古代名人读书方法值得借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结合,才能相得益彰,这是孔子的经验之谈。清哲学家焦循晚年总结读书经验时说:“学贵善思,吾生平最得力于‘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八字。”焦循的读书公式是:读书——寻疑——深思——再读——再思——求解。

诸葛亮读书与当时大多数人不一样,不是拘泥于一章一句,而是观其大略,可谓最得会心。《魏略》载:“诸葛亮在荆州,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观其大略即提纲挈领地领会精神实质和要点,不纠缠在细枝末节和文辞风格,跳出书本,带着思考把握书中的精义。后来分析天下大势也跟他看书的态度相类,仅概其大略,这与陈平分割天下如宰肉一样的气势恢宏。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读书追求会意,不死抠个别字句,不被书中某些琐碎的、枝节的材料所左右,而是有目的、有辨别、有分析地读书。

韩愈读书注重“提要钩玄”,其《进学解》中有两句话概括了他的读书法:“记事者为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所谓提要钩玄,就是抓要点,明主旨,以便直探本源,提取精粹的内容。对书中的浓郁之处和精华部分,必须反复涵咏,不断温习,才能把文章的妙义要道化为己有。

苏轼读书提倡一意求之,他在《又答王庠书》说:“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勿生余念。”这种读书法最大特点是“求一”,即阅读经典著作,每读一遍不可毫无指向的、模糊的随意读,应有特定目的,每读一遍只围绕一个中心,侧重一项内容,抓住一条线索,解决一个问题。这样的读书做学问,好像打仗一样,把敌人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为了避免精力分散,在阅读中凡与“求一”、“主攻”对象无关的,一概不加涉及。

三国时期魏国著名儒宗董遇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空余时间,夜晚是一天中的多余时间,下雨的日子随时有余。”谢绛一次对欧阳修说:和宋公垂同住在史院的时候,他每次如厕一定带上书,读书之声,清脆响亮,远近都能听见,好学竟到了如此地步。”欧阳修说:我平生所做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好好构思罢了。”三余”和“三上”都是珍惜光阴、见缝插针、忙里偷闲的读书方法,从而达到一种日积月累的效果。

南宋理学家朱熹读书有“三到法”:口到、眼到、心到,其中心到最为关键。他说: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又提出读书必须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纵观朱熹的读书主张,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专心致志,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南宋陈善读书提倡“入书出书”,他在《扪虱新话》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唯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意思是说,读书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始读书时要求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出。如果读书不能读进去,那就不可能理解“古人用心处”,不能体会书中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明的文学技巧;倘若读书不能跳出来,那就要“死在言下”了,思想被书本束缚住,成了书奴、书呆子。只有懂得入又懂得出,这才是读书的好方法。陈善根据自己的读书经验总结出来的出入读书法,实际上是告诉人们要活读书,而不能死读书。既要读书认真钻研,消化吸收书中营养,又要将书本知识为我所用。

明代张溥提倡“七焚”读书法。他的读书法分为三步:第一步,每读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将它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读。第二步,抄完后高声朗读一遍。第三步,朗读后将抄写的文章立即投进火炉里烧掉。烧完之后,再重新抄写,再朗读,再烧掉。这样反复地进行七八次,一篇文章要读十几遍,直至彻底理解、背熟为止。张溥借此苦读成名,给自己书斋取名为“七焚斋”,也叫“七录斋”。

读书是一件苦差事,如果做到用心,并掌握一定的方法,也能成为一件快乐的事。古人的读书方法,尽管历经岁月的变幻,但他们那种认真刻苦、勇于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对于今天的人们,仍然有着启迪与教育意义。

来源: 南阳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