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友,不要让这些情绪成为你健康的“绊脚石”![糖尿病知识]

 营养师糖糖 2017-12-21

一生气,血糖就上去。这是很多糖友的切身感受。最新研究发现,不良情绪和精神因素除了影响糖友的血糖,也是糖尿病重要的致病“元凶”。

不良情绪导致糖尿病的原因

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或受惊吓等应激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同时,交感神经还将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间接地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释放,因此会导致糖尿病或是血糖升高的现象。

阻碍糖尿病治疗的四大情绪

恐惧

在确诊糖尿病后,需要进行繁琐的治疗,包括规律用药、注射胰岛素、定期检查等。最重要的是要改变习以为常的生活模式,如:以前的胡吃海喝,或是喜爱油炸、甜食之类的单一饮食方式;不爱运动,熬夜,晚睡晚起。突然要这一系列的变化容易产生恐惧的心理。

紧张

糖友在接受糖尿病治疗的初期,因担心治疗效果,以及对新的日常生活习惯不适应而常常出现紧张的情绪,这种情绪也常出现在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中(缓解紧张情绪的方法,可以在平台对话框中输入:hj)。

焦虑

对糖尿病缺乏了解,又因为目前还是一个不能完全“治愈”,病程时间较长而导致焦虑。病程长一点的糖友,容易担心血糖升高、害怕出现各种并发症、恐惧胰岛素注射等情况的焦虑。

抑郁

抑郁一般发生在已经患糖尿病较长时间的糖友身上,因恐惧、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长期得不到调整,最终导致抑郁,此种心理与糖尿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以上四种情绪,可以运用现在很热门的“佛系”生活方式来解决。我们先来看下佛系的说法:

佛系,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是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

我们对于看待糖尿病可以学习这种看淡的态度,“看淡”并不是放任它自流,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它,战术重视上它,它不会左右我们的情绪,我们要采取“五驾马车”的战术来管理它!

从“养心”开始调整

1、六字箴言:心态决定状态

保持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是前提,如果觉得言之有理,请继续往下看。

2、适当的“阿Q精神”也能给自己正能量,对有些人它的确是良方。

A、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了全球第八版糖尿病地图。根据IDF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成人患者达4.25亿,比十年前增长了近一倍,平均每11个人中就有1位患有糖尿病。预计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达6.29亿。由此看来,其实我并没有那么不幸;

B、尽管目前全世界都还没找到根治的办法,但我有很多措施可以选择并控制好它,糖友圈很多糖友在通过饮食和运动控糖,目前血糖理想并未用药;

C、当曾经的富贵病不再只偏爱“富贵”,我一定以“断指”的决心来纠正不良生活方式;

D、控制饮食量和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永远是不二的优选措施(有些时候它优于药物);

E、并发症并不是糖尿病的孪生兄弟,只要控制好血糖,可以做到并发症不发生或晚发生;

F、良好的血糖控制,不但不影响“生命长度(寿命),也不影响生命宽度(质量)”;

G、有家人、朋友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我没有理由消沉、颓废和自弃,有苦闷时请来糖友圈诉说,我们一起聆听,这里永远是您的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