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我的百年南北朝》65.刘休范刻意学桓玄

 金色年华554 2017-12-21

江湖的另一端,曾在鄱阳湖上喝酒纵歌的年轻小哥刘休范初长成。

刘休范是孝武帝之侄,但他貌似资质愚钝,从小就在长辈兄弟的讥笑中长大,尤其在刘彧大杀手足兄弟的时候,刘休范更是如痴如呆,刘彧曾当着百官的面给了他一个评价说,我这个脑残弟弟不过是生在帝王之家,所以身来富贵,除此之外,他根本没有资格和你们这群人站在一起。刘休范呵呵一笑,这种气质让他在刘彧乱世躲过了灾祸。

不过,刘休范的装疯卖傻是要有索取回报的,像明朝的朱棣,装傻久了,迟早要清醒的,只是看时候到了没有。

刘彧一死,刘休范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他也极度盼望自己这个硕果仅存的皇叔能得到像刘义恭一样太宰的待遇。只是可惜,没有。

刘休范瞪大眼睛看着朝廷这些人,两个妇人管个懦弱皇帝、刘姓宗族几乎没有任何实力,而几个留守顾命大臣貌合神离,这些人也能占据高位,他们又有何德何能不考虑我的请求?

好,既然你们给不了我刘休范想要的,那我只好抓紧天赐良机,鹰击长空,用武力逼一逼看看,说不定还可以做一回天下主宰,于是他还真正地做起了准备工作。

造反要准备的套路和以前占据要津的军阀略同,一、改变以前猥琐的形象,脱胎换骨,行人寻阳,折节相向,倾身接引,厚相资给;二、招引勇士、缮治器械;三、朝廷的过路物资,强行检查,无故滞留(明晃晃的打劫);三、在朝廷安排门生故吏。

刘昱皇帝的前一年,萧道成在京城加强实力控制,刘休范在京畿之外不停地夯实实力,元徽二年五月,硬碰硬的时间到了。

凡是发动战争一个是要有个导火索,文明一点的还要加上一个新闻发布会,这两件事,刘休范办得中规中矩。

导火索:朝廷派刘昱弟弟刘燮为郢州刺史,令太后亲戚王奂为长史,给兵马粮草,到夏口驻扎,这既能钳制刘休范,又可以堵住长江上游的沈攸之趁火打劫。为确保兵马不被刘休范拦截,萧道成等还要求刘燮他们,绕远路过去,不要怕麻烦。

刘休范也正是想拦路打劫来的,他派兵伏击在江边要塞上多时,没有看到兵马从以往的官道上过去,心里一慌,完了,朝廷估计知道我要造反,所以故意避开水路,这小王爷到了上游,到时候和朝廷真的玩起东西夹击就不好玩了,于是刘休范打定主意,造反。

为渲染情绪,刘休范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要当时文豪吴迈远(一个自命不凡的文人,曾说曹植算个什么东西?)写了一封信给辅政的袁粲、刘秉、褚渊,大意说,本王和兄弟刘休仁、刘休若多么恩爱,但是王道隆、阮佃夫可恶,倒行逆施,搞得疆土分裂,兄弟惨死,致使现今京城宗室凋零,愁云惨淡,所以我这个孤儿为了为这些兄弟报仇,进而壮大国家实力,只好利用自己微薄的力量,进军京师,请你们一定要支持我。文章本来是写得文采斐然,感天动地,似乎也找不出不让他进京的理由。而在萧道成控制下的小皇帝这边也有小文豪丘巨源,他针对刘休范所谓的清君侧写了一篇应对檄文,在文争上面不落下风,大意为,天下承平,圣上英明,辅政大臣也都无不尽力,现在世界正在挥去阴霾,一步步走向大国复兴,您亲王处在要地,南有蛮兵,北有强敌,不可轻动,管好手中事情为要,等等。

当然,文章不过是意思意思而已,所以吴文豪的文章才送出去一天,刘休范就率领典签许公舆清点了二万兵卒,铁甲两百骑,用商用的船改造的艨艟,载军直奔建康。

此时大地回暖,长江潮流冲劲十足,载着叛军的船只,飞一般地向建康打过去了,历史上记载是大雷戍主(安徽境内雷池)杜道欣到京城告变才一天,刘休范军队就已经临近离建康不远的渡口新林。

此时的朝廷的三位大臣拿着刘休范诱降的信件手足无措,有人甚至颤抖着都想发挥投降的本色算了,他计算着,要是打起仗来家产、家族怎么办?关键时候,萧道成、阮佃夫、王道隆站在了一条线上,他们都认为,应该立即开启紧急预案,保护京城,一方面刘休范名义上摆明了是来找阮佃夫、王道隆的茬的,另一方面萧道成萧道成盼望这场战争已经很久了,正舔着刀锋,跃跃欲试呢。

正准备起乱子的时候,褚渊、张永、刘勔、刘秉、戴明宝、阮佃夫、王道隆、杨运长、孙千龄等几个大臣来不及通知皇帝,半夜在中书省召开会议,民主集中制一把,商讨对策。

褚渊抛出是战是和话题,平日里叽叽喳喳的一干人等全部没有话说,说来也惭愧,两边打过仗的主帅也就只有张永、刘勔、萧道成,就连刘休范没有在实战中当过统帅,大部分贵族要么在算计退路沉默,要么想想或投降算了。

最终,萧道成霸气出场,他说,关键时候,想保住性命听我说一句,以前长江上游攻击下游失败的主要是因为军队太多,不好行军,这次刘休范这么快就到了城下,肯定是吸取了以前叛军的教训,轻车前进,趁我不备打闪电战,他们千里而来,肯定疲惫,我们只要以逸待劳,打退这几天的紧张进攻,那形势就不会这么糟糕,我们必能反败为胜。

为继续缓解气氛,他接着说,诸位请放心,我作为护卫京城的统帅,现在率领几军前去阻挡,萧某承诺,绝对不会让这一小股兵力达到城里,各位等着捷报就好了。

接下来,萧道成对着中堂的地图说,我会将兵屯在新亭、白下,坚守宫掖、东府、石头(这三处都是建康屯兵要害)以待。我亲自率兵马到最近的新亭挡住他们前锋的进攻,老首长张永守上咽喉白下,刘勔同志到南门城楼上为诸军节度,王道隆,他这一番是打着灭你的旗号来的,你一定要保证诸位贵人好好在中堂休息,千万不要自乱阵脚。而后,萧道成再次坚定语气说,这场仗赢定了,等我归来。

为了调动全京城的兵力,他还提前写下了这一份战争安排书,并要每个人签字,而在当场,叛徒孙千龄不肯签字,他说,最好你能把战线拉远一些,不然十分危险,还有可能触怒叛军,所以他迟疑不肯签。

萧道成这个时候不怒而自威,你懂打仗还是我懂打仗?新亭是兵家重点,以前我对你等可以委曲求全,现在是为国死力的时候,你还这么不爽快,他们都签字了,你不签字就起开(内心肺腑之言,压抑了很久啊),不然我自己叫人端了你老窝。

说完,萧道成顺便抬起眼睛给了刘勔一眼,说,领军是战场老将,应该是知道将军的使命的,连他都同意我的意见,那我们就不要再改了。刘勔这位久疏战阵的老将略过一阵恐慌。

萧道成临走之前,再次拉起了王道隆、阮佃夫的手,平和地告诉他们,一定要稳住这里的阵脚,前线杀人的事情我萧某人来做,你们一定要确保不要祸起后方。

好不容易决定抵抗叛军,但实际的问题是,萧道成自身军将有限,他所拥有只有军主周盘龙、张敬儿、崔文仲、曹虎等,这些人身份卑微,其他将领黄回属于戴明宝集团,陈显达、王敬则、高道庆、任农夫是没有归属的,要带动这些人着实不容易。

萧道成正在这个方面有些把不转的时候,褚渊、袁粲两个名士在关键时候占了出来表态,褚渊、袁粲都是刚死了家长,虽然两位在悲痛之中连两腿都有点站不稳,但为了鼓励士兵,两人还是正经地地牵来了马匹,在阵前哭泣,说,你们作为战士,却精神萎靡,那既然我和褚渊都是托孤之臣,责任难以推辞,那我们去第一线冲锋去,想跟我们来的,一起吧。说完,还装着要上马打仗,朝臣立马拉他们下马,以陈显达为代表的主要将领们在感动中踊跃前去帮助萧道成守城,听候调遣,萧道成也感动得几乎要哭。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加萧道成使持节、都督征讨诸军,前往新亭打第一波战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