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路:当年的修旧服务一条街

 骏马nanjing 2017-12-22

 
 

人们居家生活,免不了要弹棉花做胎、缝衣补袜、换领接袖、箍桶修盆、铲刀磨剪、修伞钉掌,甚至修理家电、半导体收音机、电筒、台灯、拉链、打火机、自来水笔……笔者又想起60多年前为方便群众生活、让老南京满意,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兴起至八十年代完善的山西路修旧服务一条街。

  山西路地处繁华市区和鼓楼区的中心部位。严格来说,从江苏路北口到中山北路自南向北的山西路修旧服务一条街,实际上只有偏东部的半条街,而对面偏西部半条街上开设大小店铺,也是围绕市民生活所需提供的食品、副食品、各种衣物、生活用品等,使选购服务与修旧服务形成两个行业的配套设置,特别是修旧补缺行业,不仅涉及老南京生活品种较为齐全,而且还集中了市、区一大批民间手艺高超的能工巧匠,确实给市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笔者回忆多年来为生活修旧补缺来山西路上门“求医”的情景,至今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每当冬春季来临,都要将家里睡板了的几床旧棉胎扛到弹花坊里去重新做胎,这样睡在泡和得像新棉花胎的被子里才暖和又舒服。将已穿破旧了的衬衣、棉毛衫裤、棉鞋棉袜等,送到山西路编织店进行重新接换衣领或袖筒,织补毛线衣和棉袜,给棉鞋加包头钉掌子,给雨雪天漏水的胶鞋上胶打补丁,检修老油布伞或纸骨竹篾伞。大年三十过年前,背不少已涨过水的糯米前去碾米冲粉子,特别是用地臼踏榨的米粉最细最黏,有的自己回家过过细筛,粗粉做油煎粘烧饼吃,细粉留着搓元宵十三上灯用。为了吃火锅,那祖传留下的铜锅和锡锅,出现洞眼或裂缝,就送去火补拾漏;铝制烧水壶、钢精锅破裂就及时换底,接着再用,就连得心应手用惯了的铁锅出现破裂或有洞眼也舍不得摔掉,顺便带到山西路,一道用烧化的铁水进行火补。至于平时磨剪子、铲菜刀,山西路那家铁匠铺子是最有名的,好几位师傅都是传人,手艺特好。等到开春脱单后,人们除多配上几个假领子当衬衫护脏外,还将多时没用的大澡盆送去紧箍塞缝,也包括常用的马桶、脚盆。

  不过挤在修旧补缺店铺门市中间的还有一家不大不小的理发剃头店,笔者也习惯每三周左右就在这里顺便修面剃一次头。店堂里8张坐躺椅,10位师傅,都是讲一口扬州话。实际上他们当初从老家过江,在南京几大城门口、鼓楼亭子、广州路等处担剃头挑子已经有二三十年时间了。那位白发苍苍年逾七旬的老板,从10岁跟师傅学徒闯南京开始,为给顾客剃完头捶好背,成天手握双拳对着一块城砖在不停地敲,硬是把两边小手指骨敲凹陷后,捶背时才会发出那舒适而又清脆、有节奏的拳击声,他一干就是60年。顾客在这里剃头理发不打瞌睡,因为师傅们都喜欢把当日发生的最新信息讲给你听。每当刮脸躺下时,那刀口轻轻刮脸的弹跳动作,真让你舒服极了,不少顾客往往就这样睡着了,比吃安眠药还灵。等梳理完坐起身,师傅还用双手给你捏颈和左右肩头,不断在背部捶拍,拽两个臂膀上的筋,按着手腕捺响10个手指节骨声。那专门制作的七八种掏耳朵工具和那熟练掏耳朵的手艺,让你感到浑身舒坦,怎不令老南京们个个叫绝!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山西路修旧服务一条街在人们视野里就渐渐消逝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