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精神大行其道的今天,转变观念和自我改革是未来金融行业所面临的全新挑战。 一直以来,银行零售业务一直是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力量。但是现代银行零售业务已然不同于过去,业务领域也变得更加宽泛。在互联网的驱动下,零售金融逐渐呈现出分散化、无序化、多样化等特征。处于互联网时代的客户们既存在于现实世界也存在于虚拟世界,他们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去决定何时何地联系金融机构。于是,金融机构如何数字化、移动化来应对未来客户的虚拟化,从多维度提升客户服务,使客户体会到金融机构无处不在、无微不至、无所不能成为当下需要解决的重点难题。 在这个问题上,我见到最多的说法就是“互联网金融是零售金融的挑战”,但其实二者之间并非对立的关系,它们可以相辅相成,资源共享。 首先,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发展起来,或者说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发展很好的互联网金融现状,实际上也是从传统的银行零售业务发展而来的,由传统存款、贷款转向投资和全方位服务。而现在银行零售也在创新,它既可以有资产业务、也可以有负债业务、中间业务,还可以有网上银行业务。 其次,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它不是互联网和金融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后,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和新业务。可以这样说,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零售金融的一种创新。 最后,随着马云成立淘宝网、打造支付宝、上线余额宝,还有马化腾创建微信、打造微信支付、上线微粒贷,一大批的互金公司孕育而生,它们对银行的传统零售业务冲击巨大。此时零售金融既要面对外部冲击,还要应对行业制约,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这时候,它需要一个伙伴来拉自己一把,互联网金融就是那个温暖的手掌。 打造综合金融,在互联网平台上推进全产业链的整合才是未来金融领域的新趋势。 拿招行的例子来说,2015年,招行零售业务税前利润占比接近51%,同比大幅提升,成为国内首家零售利润跨越“半壁江山”的商业银行。在银行业面临宏观经济下行、批发业务风险高发的背景下,各家银行纷纷跟随发力零售业务,但招行的竞争优势仍在持续扩大。尽管零售业务已具备相当的竞争力,但招行近年来依旧不断自我剖析,逐渐把对标竞争对手从传统商业银行瞄向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并酝酿零售银行体系再造的路径。 “招行零售业务发展到今天,我们要思考下一个课题,就是我们体系化的竞争能力如何在既有的优势上再上一个新台阶。”招行行长田惠宇表示,互联网金融创新将是招行零售业务再造体系化优势的发力点。因此,招行在2015年确立了“内建平台、外接流量、流量经营”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策略,并把互联网金融作为推进“轻型银行”战略转型的重要工具。 抱有同样策略的还有平安银行。相比四大行布局广阔的物理网点,平安银行望尘莫及。但是综合金融是平安银行的最大优势,也是其不可复制的独有优势。国内没有哪家商业银行像平安银行可以倚靠一个大型拥有金融全牌照的综合金控集团。而在综合金融的背后是平安银行欲在互联网平台上推进全产业链的整合。 平安集团在互联网金融的定位都瞄准了医、食、住、行、玩等消费领域,对内整合集团旗下的陆金所、万里通、平安付、平安好车、平安好房等互联网金融新公司资源。“我们要把线下的业务,全部开到线上,未来几年发展战略的实现,很大程度是通过线上金融实现。”平安银行行长邵平称。 所以,互联网金融并非是零售金融的对手,也只有将二者调整配合,让双方逐渐适应角色的转变,未来金融领域才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如果说,传统零售金融是锄头,那么互联网金融就是收割机,同根相生,又何须计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