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百五十六岁李青云《长生语录》(一)

 愚人道缘 2017-12-23

 

青云老人语录

 

李青云

 


青云老人曰:“世间人何庸庸扰扰,不知自悟?徒然羡神仙,慕长生,而终究忽焉冥焉,随蟪蛄朝菌而泯灭,亦可叹也!夫神仙之道,亦非不可求也。初步工夫,自然从清心寡欲处下手。世人但言道之难求,而自己不肯清心寡欲,其求道愈切,去道愈远,终至于自病其心而不可救。此真庸人也!”

 

青云老人曰:“诸生亦知道之在乎?吾人之方寸灵台,道之所寄也。作一分善,道坚一层;作一分恶,道即远离。不可或强。斯道也,何道也?斯吾所谓长生之大道也。诸生当善体而悟之。”

 

“太上之言曰:‘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又曰:‘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诸生如能善悟此道,则物我尽忘,神清心静。一切内邪尽皆祛,一切外魔不能侵。不以荣辱劳其心,不以生死戚其神。延龄保命之方,即在于此。”

 

青云老人曰:“古人云:‘惟仁者得上寿。’夫仁之道大矣。故孔子罕言之。仁者,元也。于时为春。《易》曰:‘乾元亨利贞。’未有仁之先也,乾道浑四德,从乾中露出元来,是即谓之仁也。老子抱元。抱者,仁也。”

 

青云老人曰:“千秋万古,惟道执中,惟道有常。过中则偏,反常则怪。明心静志,道之常也、中也;采补导引,道之偏也、怪也。大罗天中,决无此等神仙;长生道中,决无此等法则。诸生勿误入此旁门,迷了本性,堕入畜生道中受苦。”

 

“《大通经》曰:‘静谓之性,心在其中矣;动为之心,性在其中矣。心生性灭,心灭性现,如空无象,湛然圆满。’又曰:‘大道无相,故内不摄于有;性无为,故外不生其心。如如自然、广无边际。’又曰:‘对境忘境,不生于六贼之魔;居尘出尘,不终于万缘之化。能如此则静之极,而可以观空矣。’”

 

青云老人曰:“欲从心起,息随心定。心息相依,息调心定。能如此,则调息之功深矣。此《阴符经》所谓:‘心生于物,而死于物,机在目’也。又曰:‘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知乎此,则亡死亡生,亡恩亡害,合于释氏所谓‘不生不灭,无垢无净’之旨矣。”

 

“老子之言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此乃对恒人言之。故犹言辱与殆也。夫人之心,知足则常系,知止则无争。长乐无争,保命之元。恒人能此,亦足永寿。”

 

青云老人曰:“昔者吾师尝语我曰:‘草木根生,去土则死;鱼鳖沉生,去水则死;人以形生,去气则死。子知其奥妙之所在乎?’予曰:‘此圣贤仙佛,知气之所在以为宝。此儒家之所以有和气致祥之言。而释道两家,皆以养为唯一下手功夫也。’吾师笑颔之。”

 

“‘大道不远在身中,万物空时性不空。性若不空和气住,气归元海寿无穷。’‘欲得身中神不出,莫向灵台留一物。物在心中神不清,耗散真精损筋骨。’‘元神一出便收来,神返身中气自回。如此朝朝并暮暮,自然赤子产真胎。’此虚静天师诗三首也。读之可知心性之旨矣。故又曰:‘不怕念起,惟恐觉迟。念起是病,不续是药。’不续者,念起即息,不复另有他念续起也。”

 

青云老人曰:“人方心动之时,六窗烟昏,七窍风号;寸田荆榛,灵府猿猱;龙悲欲海,虎堕世罗;生死岸阔,人我山高;功德塞林,化作蓬蒿;清静眷属,变为干戈;忧悲于患难之途,老死于名利之窟。皆心动所使也。若其静虑之时,心天云朗,性海波澄[1];丹田花灿,华池水生;物我俱忘,宠辱不惊;松风月与为兄弟,猿溪鹤结为友朋;逍遥于幽寥之内,倘佯乎虚明之滨。此一静之所致也。观乎动静之机,可悟长生之道。”

 

“夫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生死系之。故养生者,以养气为第一要务。”

 

“千生万劫,只在此生。一生百年,只在此日。此日一信,历万劫而不磨;此日一疑,度百年而若梦。人身难得,自性难明。珍重当下机缘,莫教当面错过。此言千古之道,只在吾人一心。一生之心,只在一朝悟道。若使错过,一生受迷。”

 

 “道家以‘清净希夷’四字,为立教之主。所谓清者,心不染尘也;所为净者,心不妄动也;所谓希者,心不外视也;所谓夷者,心不外听也。此虽道家语,然亦长生之妙谛也。”

 

“百三十九岁未遇吾师以前,我亦轻身健步。人每有疑为神仙或剑客者,嘻!世俗之可哂也。予年四十而不动心,故心常泰然。心泰而神宁,神宁而一切疾病远,身常康乐。五十入山采药而遇野叟,健步如飞,纵之不能及。他日又遇之,询其术,则出野果相授曰:‘常服此耳。’其果非他,盖杞子也。自是每日服三钱,久而身轻步健,行百里不倦,亦能速于恒人矣。此药之功也,神仙剑客云乎哉?”

 

“起居饮食,固大须留意者:冬则朝勿饥,夏则夜勿饱。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心内澄则真人守其位,气内定则邪秽去其身。如是为常,功胜参苓。昔者纯阳真人有言曰:‘一日清闲一日仙,六神和合自安然。丹田有宝休寻道,对镜无心莫问禅。’白阳山人有言曰:‘无事此静坐,一日如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此皆定心见性语,吾人当铭诸座右,奉为圭臬者也。”

 

“导筋骨则形全,剪情欲则神全,靖言语则福全。保此三全,即是圣贤。此《洞灵经》中语也。所谓导筋骨者,即锻炼筋骨,使身形健全也;所谓剪情欲者,即节制七情六欲,而保全其神气也;所谓靖言语者,省却无谓之言语,而免招物尤,所以全其福也。诸生宜知之。”

 

“人身中之五脏,按乎五行,生克相关,最宜宝也。宠辱不惊,肝木自宁;动静以敬,心火自定;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恬静无欲,肾水自足。知乎此,则所以保脏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