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煌医话丨经方中的“辣咖啡和兴奋剂”——麻黄细辛附子汤

 仙鹤草中医学堂 2017-12-23

  【组成用法】

  麻黄10~15g、细辛5~10g、炮附子10~30g。水煎分三次热服。取微汗为止。

  【经验参考】

  《伤寒论》关于麻黄细辛附子汤(编者按:后世也有称为麻黄附子细辛汤者。)的条文有“发热”和“脉沉”的指示。伤寒家们称本方证为“太少两感证”。本方证虽有“发热”但病人往往几乎或完全没有热感,反倒觉得非常寒冷。如巢静山治疗一久热不退的患者。发热四十余天不退,前医选用发表、和解、益气、滋阴等法,服药30余剂不效。询其现状,体温总在38~39℃之间,自觉并不发热,但头昏、周身困乏。平素嗜酒,病中每饮酒后则周身舒畅。察其舌质淡红,脉反沉细。思此乃少阴发热证。处方:麻黄5g、附子6g、细辛5g。两剂后,四十余日之发热证,竟霍然而愈(《杏林医选》)。虽发热却无热感,提示不是阳证的发热。“脉沉',只言脉位,没有谈到脉搏的力度如何,以及脉搏的幅度怎样。本方证的脉象是沉,但沉而不弱,有一定力度。而且是幅度偏细,发热时则沉数。藤平健认为,即使在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的脉也不一定都是沉,而是可见浮、浮数稍紧等(《中医临床家·胡希恕》)。病人极度的寒冷感也是本方证的特征之一,而且是全身性寒冷。以头部更为显著,常常包以头巾或戴厚重的棉帽。从少阴病提纲证来看,本方证精神萎靡即是“但欲寐”的表现。总之,本方证是在寒冷和疲劳的刺激下,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体力储备不足,恢复机能降低,新陈代谢低下的病理状态。

  麻黄细辛附子汤在咽喉疼痛疾病中有较好的治疗成绩。《张氏医通》载暴哑声不出,咽痛异常,卒然而起,或欲咳而不能咳,或无痰,或清痰上溢。脉多弦紧或数疾无伦。此大寒犯肾也。麻黄附子细辛汤温之,并以蜜制附子噙之。慎不可用寒凉之剂。藤平健也认为本方对咽痛性感冒疗效尤佳,60%的患者早期服用可控制病情发展为支气管炎(汉方研究,1982.6:210)。《中医名方异用指南》载有一老妪,素体肥胖,始发咽痛,昼轻暮重,声音嘶哑,口不渴饮,吞咽不得,咽似物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微恶风寒,曾用半夏厚朴汤、银翘散、六神丸不效。查咽不红,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戴氏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2剂后咽痛反剧,恶寒更甚,守方加大细辛至9克,服1剂咽痛大减,3剂尽咽痛消,咽中似物阻痹易除。此案的启示有三点:一是咽异感症不一定都用半夏厚朴汤;二是方证相应也不能忽视剂量因素;三是本方证咽喉没有充血表现。唐步棋认为本方(即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慢性咽炎、喉炎有很好疗效。因少阴经脉循于咽喉,挟舌本,故咽喉疼痛痹阻,属少阴病者甚多,辨证无误,皆药到病除(《郑钦安医书阐释》)。

  本方证要和麻黄附子甘草汤证作鉴别,莫枚士说,此麻黄附子甘草汤去甘草加细辛也。为温散寒湿之方,但较重于彼,以其卫气为湿所困,不得发越。故加细辛以透之,细辛善透阻遏之气,故仲景于陈寒二饮皆用之。气之阻通者,则恶甘味之壅补,故去甘草。二方本自一法,但一则仅为寒湿在表,故无发热症。而不妨用甘草;一则重为寒湿所郁,故有发热症,而必用细辛之辛以透之(《经方例释》)。莫氏的解释涉及寒湿,涉及寒证无可厚非,把湿拉进来有些不妥。龙野维的解释似乎更接近实际。他说,如将麻黄甘草附子汤与麻黄细辛附子汤相比较,只不过是以甘草换细辛而已。但我们有必要从甘草与细辛的药能上的差别,及根据这一差别使整个处方发生怎样的不同而加以比较。甘草的药能从有缓和气道的作用来看,可治疗咽痛等;而作为补剂来看,能缓和麻黄附子的急剧作用,可用于全身的症状较为缓和者。事实上,麻黄甘草附子汤之证是一种寒证,此汤宜用于恶寒、头痛且伴有咽痛者,并宜用于较麻黄细辛附子汤之证其全身症状轻微者。与此相对,细辛主治表寒,同时可温肺寒;且细辛有与麻黄相似的利水作用。但麻黄可通里水于表,而细辛辛温,有驱除停水的作用。这一点二者不同。因此,麻黄细辛附子汤用于强度的表寒时或有肺寒时而麻黄甘草附子汤则是用于表寒轻微,寒未达肺而止于咽时的处方。在临床上这样考虑,也是适当的(《中医临证处方人门》)。另外,在与其他方证鉴别方面,大塚敬节说在桂枝汤证、葛根汤证、麻黄汤证等之鼻腔感热,分泌物多黏稠;而在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之病,却感冷而在不知不觉间流出鼻汁,脉多细沉或沉迟,舌湿濡,一切均热状少而寒状多(《中国内科医鉴》)。

  【注论精选】

  钱潢:麻黄发太阳之寒,以解其在表之寒邪;以附子温少阴之里,以补其命门之真阳;又以细辛之气温味辛,专走少阴者,以助其辛温发散,三者合用,补散兼施,虽发微汗,无损于阳气矣,故为温经散寒之神剂云。(《伤寒朔源集》)

  尤在泾:少阴始得本无热,而外连太阳则反发热,阳病脉当浮而仍紧,少阴则脉不浮而沉,故与附子、细辛专温少阴之经,麻黄兼发太阳之表,乃少阴温经散寒,表里兼治之法也。(《伤寒贯珠集》)

  陆渊雷:此正气虚弱之人,因抵抗外感而见少阴证也。抵抗外感而发热,与太阳伤寒同理。但以正气虚弱,故脉不能浮而沉,不言恶寒者。省文也。太阳上篇云,无汗恶寒者发于阴,是纯少阴证不发热。今兼太阳而发热,故日“反”。太阳发热当开,麻黄主之;少阴恶寒,脉沉,当温,附子主之;细辛则兼温散之效。麻黄、细辛相伍,又治喘咳痰饮,故本方又治寒咳头顶痛,及咽痛音哑。(《伤寒论今释》)

关于医景堂学苑

医景堂学苑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啦!医景堂寓意像仲景一样的大医研究疑难病的殿堂,医景堂学苑就是秉承这样的宗旨,将古代及当代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及学术经验展现在平台上,供将来想成为中医名家的大夫们和中医爱好者学习借鉴,提升中医思维观念,提高中医诊疗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