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节、复合病机

 dzlbs 2022-04-20




一、少阴伤寒
基础病机:表阴证(偏于表寒为主)。
治法:辛热解表。
方证: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解析:少阴伤寒证乃卫阳不温,寒邪外客所致,出现一组类似太阳伤寒麻黄汤证的症状。

无论太阳伤寒或少阴伤寒,初起都可以“未发热”,但“必恶寒、体痛、呕逆”“发烦”“无汗而喘”“脉浮”“脉紧”。如: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伤寒论》302条)(编者按:宋本《伤寒论》302条作“二三日无证”,据《圣济总录·伤寒门》同条补入“里”字。)

太阳伤寒卫阳充盛,不仅“脉浮”“脉紧”,而且“脉阴阳俱紧”,脉象浮取
曰阳、沉取曰阴,阴阳俱紧乃浮取、沉取皆紧张有力;而少阴伤寒卫阳不足,脉虽浮取“浮”“紧”,但是沉取则无力,而又非典型的沉脉。若为典型沉脉,则为表里合病饮邪为盛的麻黄细辛附子汤证。(《伤寒论》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麻黄细辛附子汤证素有里阳亏而生留饮,故平时即脉沉(《金匮要略·淡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脉沉者,有留饮。”),津液不化又生留饮,再加之感触表邪,则初起就会发热(此理又可见于真武汤留饮发热证,如《伤寒论》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一作僻地者,真武汤主之。”),与少阴伤寒,寒邪郁闭,初起脉浮、恶寒重而“未发热”病理不同。

少阴伤寒麻黄附子甘草汤证,与太阳伤寒麻黄汤证和表寒里饮麻黄细辛附子汤证的鉴别点,除脉象和寒热证候,面色也十分重要。如:

太阳伤寒证常“面色反有热色”(《伤寒论》23条:“太阳病……发热恶寒……
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

表寒里饮证常“面目鲜泽”(《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

少阴伤寒证常面有寒色(沉郁灰暗)(《伤寒论·平脉法》:“少阴脉不至,肾
气微,少精血……阳气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