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伤寒论》中深度剖析麻黄细辛附子汤到底该如何应用?

 卓尼中医院华华 2017-10-24

导语:学习《伤寒论》时,原文总是理解的不透彻,背下来原文却不会用,别怕!小糊涂医生有绝招!!!


作者:刘敏

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临床常用经方之一,治疗病种非常广泛,颇受医家重视。临证善用经方常可治疗各科疑难杂病,现结合临床治验病例,将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证治经验总结如下。

解析方证,抓住关键

麻黄附子细辛汤见于《伤寒论》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少阴病阳虚阴盛,其临床表现多为无热恶寒,本不应发热,今始病即见发热,故曰“反发热”。

初得病则发热多见于太阳病,而太阳病其脉当浮,今脉不浮而沉,脉沉主里,属少阴里虚。脉证合参,本证当属少阴阳虚兼太阳表证。既兼表证,则除发热外当还有无汗恶寒、头痛等症,张仲景虽未言之,当为省文笔法。总之,本证属表里同病,亦称为“太少两感”证。

既为表里同病,当视其表里轻重缓急之不同而确定先后表里治则。本条原文谓少阴病,并有脉沉,已属里阳虚之脉,然并无下利清谷、手足厥冷等症,说明里阳虚未甚,其“反发热”,当是表证所致。

本证属于表里同病而里证未甚,治当表里同治,温经解表,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方中麻黄外解表寒,附子温补肾阳,细辛以其气味辛温雄烈而走窜,既能佐附子温经补阳,又能佐麻黄解散表寒,与麻黄、附子相伍,可兼有表里两治之功。三药合用,温少阴之经而发太阳之表,温阳中兼发散,解表中兼补虚,共同发挥扶正祛邪、温经解表的作用。


细辛用量

对于方中细辛的用量,古代医家有“细辛不过钱”之说,此种认识最早见于《本草纲目》,《本草别说》云:“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得配本草》也指出,“细辛其性极辛烈。气血两虚者,但用一二分,亦能见效。多则三四分而止。如用至七八分以及一钱,真气散,虚气上壅,一时闷绝”。

古人所谓细辛不过钱,相当于现代3g左右,但古人用细辛是将其研末入丸散,而现在多用其全草入药服用汤剂,故不必受“不过钱”之束缚。只要辨证准确,细辛可用至8~10g,并无不良反应出现,且临床疗效颇佳。

紧扣病机,扩大应用

张仲景以六经论伤寒,脏腑论杂病,将脉因证治融为一体,理、法、方、药一线贯穿,从而构成一个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诊疗体系,具有实际的临床指导作用。因此,要运用张仲景之方,必要明张仲景书中之理。

张仲景在论中一再强调“辨某病脉证并治”“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里的“证”是由相互联系的症状、体征构成,是疾病某一阶段病理状态的综合反映,所以“证”是运用经方的一个关键问题。

我们认为,“证”其实是表象,它的后面隐藏着病机,所谓“凭证立法”,实际上是据病机立法;“方从法出”,实际上是据病机立法的基础上进行选药制方,这正是张仲景能够做到方证相应的一个重要原因。


张仲景著书时明写方证,暗寓病机,立法制方之理涵蕴其中,只要能抓住这一内在联系,临证时对经方既能运用自如,又可触类旁通。辨证析机,因机立法,因法施方是中医诊疗的一般程序,而抓住病机,就抓住了拓展经方运用的关键。

正如《伤寒分经》所言:“然古今元气不同,南北禀受各异,其间有宜师其意而遵用其法,有宜师其意而不尽泥其方,学者惟能神明于规矩之中,变通于法度之外,斯为善读张仲景书尔”。

盖以症状为表象,病机为实质,抓住病机即为扩大经方运用范围的重要途径。对于麻黄附子细辛汤而言,其本为治疗太少两感证,但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主要作用是温经通阳、散寒通痹,临床应用并不局限于太少两感证,不必拘泥于有无发热恶寒之表证,举凡风寒身痛、暴哑咽痛、冷风头痛、风寒齿痛等诸多病证,使用本方均可收卓效。

合方加减,灵活化裁所谓合方

合而组成的方剂,是方剂加减化裁的一种特殊形式。临床上医家对于合方的运用往往多于理论的阐述,因此,既不能将其解释为常规的药物加减,也不能单纯理解为多个方剂的加合。

合方的临床运用最早见于张仲景《伤寒论》中第23、25、27条,这为我们研究合方理论与临床提供了重要线索。例如,桂枝麻黄各半汤与桂枝二麻黄一汤所用药味完全相同,仅取桂枝汤、麻黄汤比例不同,但证治各异,足见两方合方组合之严谨。

此外,桂枝汤、麻黄汤合方还存在着“先合后煎”与“先煎后合”两种服药方法,内寓剂效关系,并为方剂相合方法指明了两个方向。当今临床上就诊于中医的患者大多病情迁延日久、病机复杂多变,很难用某一个单方的病机概括,也就是说病机以复合模式存在,与之相应,对于方剂的选择也要随之变化。

合方不单纯是两方功效的简单相加,而是可以产生新的疗效,扬长避短,因此合方可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病证。所以,方剂相合应用势在必行。总之,合方解决了单方作用的不足,方与方之间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对复杂证候更有疗效,是对疾病认识提高和治疗措施完善的体现。

张仲景早有明训,《金匮要略》中的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即为典型例证,本方即为麻黄附子细辛汤与桂枝汤的化裁组合。临床将麻黄细辛附子汤合方应用于多种复杂病症中,常收显著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