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最没心没肺的小吃_【今日爆点】

 山东子安图书馆 2017-12-23

炒肝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小吃,说是炒肝,其实跟炒没什么关系,跟肝儿的关系也不大。有满学家认为,这碗汤煮勾芡的小吃之所以叫这么个名字,大概是跟满人进关的时候汉语水平不高有关,也分不清什么是煮什么是炒,就叫成了炒肝,类似于此的还有炒红果,其实都是水煮的。

北京人吃炒肝不叫吃,而叫“喝炒肝”,过去的老北京们都是用五个手指头撑着碗,一边转碗一边顺嘴喝下去的,不用筷子,也不用勺。但过去的习惯在今天不一定就行得通,喝炒肝为的是芡汁总是不澥,每一口的味道都均匀,但今天的绿豆淀粉质量可不够了,过去喝炒肝,喝完了之后,碗壁都是光溜溜的,可如今您要是完全不动筷子不动勺,总得剩下半碗。事易时移,早就不是那景儿了。

虽说绿豆淀粉的质量如今是差点意思,不过现在的炒肝到还是货真价实,而且您别看这么一碗猪下水,其实还是挺讲究的。肠子要用碱和盐反复搓洗,煮过之后,还要再用清水洗,为的是不能带出一点脏器味。据说早年的老北京人冬天、夏天都不吃炒肝,冬天冷,怕的是伙计洗肠子的时候不自信,夏天热,虽说肠子洗干净了,但变质的又快。煮炒肝,大概猪肠与猪肝的比例是3:1,加入蒜泥、黄酱炒成的蒜泥酱,依次再加入酱油、蒜末、盐等东西,等开锅了勾芡,关火之后再撒上生蒜末。

北京小吃总是这样,没点惊喜,总是差点意思,像芸豆卷,最好的能做出指甲盖大小的,像卤煮,居然是宫里传出来的大菜改良的,而炒肝,您别看都是猪下水,但在煮制过程中,要加入一碗价格不菲的口蘑汤。其实炒肝好吃,最提神的地方就指着这碗口蘑汤,猪肝、猪肠,不免就会显得腻,即便有不少蒜,但也总觉得有些粗糙,不够细腻,但一碗口蘑汤一下就把这股劲儿全压下去了。可有人会问,一碗口蘑汤多少钱,一碗炒肝才多少钱?做个街头小吃,放口蘑汤,那不得从姥姥家赔到舅舅家去?其实不然,口蘑汤虽然贵,但小吃店用的口蘑汤用的其实都是碎口蘑渣滓,那成本一下就降下来一大块,等于是废物利用了,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卖炒肝的小吃店都是去饮食服务公司专门进这种料,虽说比不上整口蘑那么香,但是做炒肝,味道是足够了。

从小到大,我最爱吃的小吃,就是炒肝,既解馋,那么一小碗,不像卤煮火烧似的那么足满,再就上点猪肉大葱的包子,实在是美。过去,吃炒肝一般都是早上,基本上算是老北京平民当中最贵的早餐了,不过现在年月变了,为了吃口早点,谁没事还跑那么大老远呢,这就跟“喝炒肝”一样,都成了六朝旧事,我的记忆里,炒肝一直是我最喜爱的下午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