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郇:益生菌:渐进式更新与共同缔造

 houfour 2017-12-24



有机会来到史家胡同这么很有文化的地方,能够站在这里讲社区营造我总觉得诚惶诚恐。参加了今天上午的史家胡同博物馆调研,不得不感慨有这么多名人曾经居住过这里,这个社会资本太丰富了。其实我们在做社区的过程中,一直想去构建培育社会资本。


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渐进式更新改造与共同缔造工作坊,我们称之为“益生菌”。其实这个项目最早是基于王蒙徽部长的施政理念而提出,王部长在厦门的时候提出来一件事,“旧城更新我们不能大拆大建,是不是能找一些好的点,能让他自己生长起来,而不是把一些地方变成一个毒瘤,一下把周围搞破坏掉了。


1 前言:当前旧城改造遇到的问题

当前旧城改造过程当中,充斥着大量以拆建为主体的处理手段。我们认为在旧改过程中,大拆大建是文化的一种缺失,也是对整个交通环境的彻底破坏。旧城改造“见缝插针”,无法形成高质量公共空间,难以合理布局公共设施,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高层建筑“遍地开花”,旧城改造高层高密度的失误加剧了广州原已十分拥挤的局面;历史环境“大拆大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防线退到“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古城的历史文化物质基础、岭南城市特色丧失殆尽。

广州旧城改造的反面案例:荔湾广场,整个老城区拆掉新建了八栋高层,引起很多社会问题,直到5年前才真正解决用水和用电的问题。


 旧城区土地和房产权属复杂

为什么现在老城改造遇到这么多问题,首先是产权多样化,旧城区土地和房产权属复杂,新中国经历多次经济、社会制度变迁,旧城区土地与房产产权主体多元,产权关系复杂,比如说有私宅、经租房、单位房、代管房、直管共房、华侨房、公司混合房、私私共有房等等。产权主体多元、产权空间破碎导致较高的交易成本。当面临拆迁改造,政府、开发商与居民之间就房地产产权的确权与交换的过程就变得特别复杂而漫长,令投资主体望而却步。


“城中村”土地集体所有、集体决策的特点,让改造更加复杂

再者就是“城中村”土地集体所有、集体决策的特点,让改造更加复杂。我们讲乡愁,不单单指乡村,旧城区、旧村承载着历史和文化,是一幅填满“乡愁”的画。旧城区与旧村均保留着大量构成地方感、场所感的老旧街区、历史建筑、文化场所与古朴树木,承载着历史与文化。全球化浪潮下,旧城区与旧村是他乡移民共同拥有的身份认同;旧城区与旧村是地方化的空间载体,是地方化的空间过程。


旧城区改造过程中,政府管理边界难以确定

在旧城改造中一直很难界定政府和市场作用的边界。旧城区改造多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实行的城市公共政策,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民生问题与空间问题的复合。政府力量介入的广度和深度难以把握。政府放着不管,居民利益肯定受损,而且整个改造遗留下的各种问题是长期的,相关基础设施根本落实不了。我们在改造过程中发现,很多旧城大规模拆建改造,刚开始开发商都答应建基础设施了,可最后要不就是低品质,要不就是没有建。而政府往往又没有多余的财力,哪怕财力就算很富足了,他们也不愿意投在这,因为不产生土地财政收益,并且很难依此得到社区主体的关注。权力和市场对居民来说是一种信息不对称的过程,实际上是很难一起复合推进。

鉴于此,我们要采取益生菌的方法去做,找到社区里面有价值、有意义的空间,通过政府扶持使其生长起来,然后带动整个周边房屋市场和社会的跟进,最终促进整个片区活化。

我们虽然不能够把这些空间完全变成新的东西,但是能不能把它变得有活力呢?我们就用了一个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的理念来做这件事情。


2 规划的变革:美好环境共同缔造

2.1 面对转型的规划变革:美好环境共同缔造

吴良镛老先生在1988年的著作《广义建筑学》中提出,“规划以关怀人为出发点,解决人与环境的问题。”后来在世博会上正式提出倡议,“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的出发点”,城市和乡村的变化,促发美好环境共同缔造的提出,是一个以空间和环境为平台,基于人的社会变化、社会需求,通过对美好人居环境的寻求,提升未来的愿景和改变现状的决心。共同缔造的核心就是寻求一种共同的价值。

“美好环境共同缔造”的理论基础是“人居环境科学”,人居环境科学强调人、自然、社会三者的相互关系,三者互动形成五大系统,“美好环境共同缔造”是对人居环境科学“以人为本”理念的践行,是人居环境科学的实验。


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

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实际上还是一种社会治理的过程,在于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治理体系。党的组织要进社区,发挥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党群组织进社区,成为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骨干力量。让政府的服务走进社区,构建“完整社区”,塑造社会治理基本单元。


什么是横向到边?主要指把个人纳入到以党组织为领导的各类组织中来,进行社会治理事务的共同协商和统筹管理。以党组织、工青妇团等群团组织、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社区组织等为基础,结合传统基层组织与新型社会组织力量,明确各类组织定位。以党组织领导为核心,各类组织在其指导下,依据各自所长承担相应社会治理事务,实现社会治理的“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一起建立起来做到协商共治,就是以协商民主的方式方法、制度机制,推进居民的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真正发挥居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2.2 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

 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是谋求共同利益的重要保障:为公众提供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予以不同背景的人在共同平台上平等对话的机会;形成相互监督与约束的力量,更好地保障决议成果代表广泛的公众利益。


公众参与是建设美好环境的重要手段:可真实反映公众诉求,满足多样化需求;使空间环境成为重构与维系社会关系的载体,及表达与传递社会文化的符号;更能促发公众维护空间秩序的主动性。


公众参与是激发社会活力的重要力量:潜移默化中提升个人的能力;公众观念不断接近的过程,促发个体由分散走向团结;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公众力量,赋予城市社会发展“弹性”。


比较关键的是,要始终让居民觉得这是他自己的事情,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东西,我们有时候很怕政府冲在前面,这和我们让群众自己说出来,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经他们的嘴说出来以后就是他们想出来的东西,他们自己就愿意去做,我们就能够实现共建,建好的东西他们就愿意管。最终我们把这个真正的公共空间,空间的公共性发挥出来,形成共享。


'五共'的核心是公众参与,寻求共同的利益。在项目的过程中老师这个身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便利,政府觉得我可信赖,群众也觉得不会骗他。群众通过我们来建立诉求的渠道,我们诉求向政府提出,尽可能的把事情落实下来,增加可信度,这样他们的参与感就涌现出来了,潜移默化地把个人的能力、公众的理念激发出来形成一个很有弹性的社区,增加了社会活力。


我们把这一过程中的整个空间视为治理的空间。治理的空间实际上把治理纳入到特定的社会空间,然后创造多样、稳定、有序的空间环境。我之前讲过有序的空间环境是有序社会的一种体现,我们希望在这里面能够有多种力量,通过互动,通过制度,通过一些非强制性的契约和事务来形成。这种多元化相互融合的空间形态都是一种治理的空间。


 治理的空间

美好环境共同缔造实质是创造治理的空间,是将治理过程嵌入特定社会空间,创造多样、稳定而有序的空间环境的过程。


社会各方力量以空间为载体通过各类互动过程形成社会关系与特定制度,并以空间的物质形式来显示其目标实现的效果。空间结构与形态以物质的形式记录和呈现了治理关系的实现及其变化历史。


治理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依照法律及各种非国家强制的契约,在公共领域协商各项社会事务,并形成相应社会关系的过程。治理的空间是指在制度支持下,政府、公众、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以协商共治达成共识,并将共识落实到具体格局与形态。


 共同缔造是对政府、市场、社会、空间发展多种关系的协调方式


· 共同缔造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分散市场主体会以个体利益最大化为导向形成空间无序发展,影响城乡发展整体效益。通过包括使用主体、产权主体、开发者主体的有序参与,通过相关的激励制度、运营管理机制等的创新,引导市场行为向有利于“五位一体”多方兼顾的方向发展。


·共同缔造协调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的意愿通过有序的、有组织的途径传达给政府,政府可依据有效传达的居民意愿,落实居民对于城乡社区发展的需求,从而逐渐构建起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


·共同缔造协调社会与空间的关系

通过群众的参与,空间的发展更能反映群众的需求,由此避免空间建设“见物不见人”的现象。人的生活、活动、社会交往能够回归到城乡空间建设中来,通过以人为本的空间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3 渐进式城市更新:鹭江剧场文化公园共同缔造工作坊

3.1 城市更新工作坊的定义

工作坊是指由政府部门、基层或居民自治组织牵头,邀请于城乡规划、社会治理等诸多方面富有经验的专业人士组成团队,针对特定地方城市更新所存在的问题与需求,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发动与组织当地群众参与地方更新改造,引导地方政府、群众与专业人士共同探讨改造方案、建设美好环境、推动地方发展的规划工作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把规划融入进去,把群众动员起来,把市场和社会,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协调起来,强调多元主体的参与,包括政府、规划师、居民、开发商、学者等。工作坊强调以规划师为媒介,搭建规划师、政府与公众的三方互动平台,打破传统规划单一的自上而下过程,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互动与结合;核心过程与成果应紧密围绕规划展开。


 问题导向,群众主体,空间载体和社区行动

抓住问题才能动员群众,动员群众我们才有抓手,回到空间,规划师通常是以空间为载体来做这个事,形成社会社区的行动。

3.2 简介

规划范围位于厦门思明区鹭江街道,包括开元路以南、横竹路以东、大同路以北等所围合区域,面积约3.1公顷。社区人口老龄化严重,建筑老旧,以砖木结构为主,违建严重。片区存在的文化要素包括曾经的厦门剧场,集演出、电影放映、老人活动室为一体的综合性剧院,以演出地方戏为主,有歌仔戏、高甲戏等;有多家传统古早味道的老字号,如好清香、芋包王等;拥有骑楼、电话公司等几家特色风貌建筑。


3.3 城市更新的启动:鹭江剧场→停车场→公园广场

事情发生源于剧院广场被拆后一度成为停车场,有一次王部长做民众街访,居民反映老城缺乏活动空间,需要一个广场。街道开始征集意见开展规划,我们参与了设计的全过程。广场设置四大功能:传统技艺体验区、茶室交流区、广场活动区、电影展馆与家综服务区。按照剧院散场人流组织公园入口方案,保留古井,增设传统工艺体验坊、家综服务中心、电影展馆等,保存传统记忆,传承文化。

效果图



实施成效图


3.4 益生菌的生长

竣工之后每次去这个地方都觉得这个广场空间特别宜人,而旁边房子亟待修复。我们想是不是能够用益生菌的方法去做,找几栋能够拿出来的房子(里面产权太复杂,所有的楼跟楼联在一起)进行改造,做为试点带动周边发展。当时我们跟华侨大学、厦门大学一起合作,和鹭江社区共同搭台,希望本地居民参与到里面来。这其中有很多商家代表,还有鼓浪屿民宿委员会、农贸市场协会和义工组织成员。


我们想如何激发大家参与这个事情呢?街道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推出了一个以奖代补的政策。


就这样,优先选取产权明确、邻近广场的周边建筑,容易形成示范效应;通过经济测算平衡收支,政府在合理范围内补助租金,并通过以奖代补奖励优秀个案。


经过大致的经济测算,我们选取了青年公寓、民居、民宿、咖啡店等具有代表性的功能业态来做,希望通过这个广场不断往周边扩散,能够更新至整个地区,把文化重新做起来。


愿 景


 开展不同行业专家座谈活动

工作坊对改造的建筑进行经济测算,评估民宿、咖啡等不同行业租金承受能力,予以市场引导和补助;邀请旧货店老板杨涵景、乔治别墅民宿老板、台湾商人代表、思明区旅游局局长、台湾鼓浪屿民宿协会会长董启农等10多位民宿、咖啡、旅游管理部门的专家实地调研与座谈,挖掘市场潜力,培育市场氛围。


 举办丰富活动促进旧城活力再生

我们举办了厦门旧物早市活动、儿童读本交流活动、传统戏剧曲艺表演等各式各样的活动,这里也成为华大建筑学院的实践基地,还有学堂活动、鱼市活动等等。随着这些活动的举办,广场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后来街道出资进一步美化,空间不像原来那么呆板了,封闭的围墙被打开,提升了广场环境质量。


3.5 成效一:建筑改善,环境提升

广场旧书馆


广场环境改善


广场空间现在做了很多装饰,成为拍婚纱和年轻人在这里留影的地方,我们尽量让年轻人能回到老旧社区。

街道按照以奖代补的政策给了芋包王等商家一点补贴,把这块活招牌留了下来。




3.5 成效二:和睦邻里关系


3.5 成效三:激发社会治理创新,推行“巷长”制

我们还推荐实行“巷长制度”,成立居民自治小组,设立组长和巷长,由居住在片区的新老厦门人担任,共同化解街巷矛盾、促进邻里交流,使环境提升与邻里和睦并举。


在整个过程中其实大家可以看到,没有一个地方是在原来规划地区做成的,无论是咖啡馆、民宿还是图书馆。在这个项目里没有一个是公房,都是私人拿出来做由政府补贴做公共设施等。实质上在广州我们也发现公房是最难做的,里面的层级关系太复杂。我们自己也体会到,规划师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就是通过引导大家共同参与,将市场和政府激活起来,厘清政府的功能边界,最后把事情做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