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怎样才算是善待自己的“生命”?

 王薪鉴 2017-12-25

庄子寄语:你如果了解生命是怎么一回事,就不会去追求那些于生命无益的事情;你如果了解命运是怎么一回事,就不会去强求那些明知道无可奈何的事情。

《庄子》:怎样才算是善待自己的“生命”?

我们都知道,人要保全生命,先要保存形体;人要保存形体,就要备齐物资。但是备齐了物资,保存了形体,生命就能得以保全吗?那些物资丰富、形体健全而又失去生命的人简直是太多了。这就是命运啊!命中注定你生,那么你的生命来得让你无法拒绝;命中注定你死,那么你的生命结束得让你猝不及防。所以不如忘却了生死这回事吧!不让生死成为自己的负累,这样才算是真正得了“生”的精义。

老人们常说:用瓦片作为赌注去赌,赌的人就心地坦然而技巧高超;用金钱作为赌注去赌,赌的人就心存疑惧而技巧难以发挥了;用黄金作为赌注去赌,赌的人就头脑发昏而内心迷乱了。各种赌注的赌博技巧本是一样的,只是因为内心的顾惜不同,发挥的也完全不一样。所以如果时时忧惧生死,那么生命的进程就好像是在挟重注而赌博一样,十成技巧也发挥不足一成,十分舒适也仅得不到一分,又是过得何苦来哉?

你没有听说过东野稷的故事吗?东野稷因为善于驾车而得见鲁庄公,他驾车时进退能够在一条直线上,左右转弯形成规整的弧形。庄公认为就是编织花纹图案也未必赶得上,于是要他当众表演,转上一百圈后再回来。

颜阖听说了这件事,就入内会见庄公,说:“东野稷的马一定会失败的。”庄公默不作声。不多久,东野稷果然失败而回。庄公问:“你为什么事先就知道定会失败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以前,他是在自得其乐地驾车,所以心灵深处专一凝聚而无拘无束。现在,他是在一百圈的拘束之下,在众臣的注视之下驾车,其内心有了负担,精神也已经分散,而不能再保持内守专一。因此,他连自己的马力气已经用尽都没有注意到,还在勉力让它转圈奔走,所以说必定会失败的。”

因为外物的入侵而让精神有了牵扯,因为世事的拘束而让心神有了牵绊,也就再难做到内心凝聚守一。所以说,大凡对外物看得过重的人,其内心世界一定笨拙,因为负累过重,分散过多,也就不再灵活。

《庄子》:怎样才算是善待自己的“生命”?

如果感受到鞋子的束缚,那说明它是不合脚的,人穿着会很难受。所以如果你感受到了外来的拘束,外物的负担,那么还不如忘掉它们吧!遗忘了世事,才算是得到真正的舒适。

忘掉了脚,那是鞋子真的很舒适;忘掉了腰,便是带子真的很舒适;忘掉了是非,那是内心真的很安适;不改变内心的持守,不顺从外物的影响,那是处理世事真的很安适。本性常适而从未有过不适,这就是忘掉了安适的安适。

醉酒的人坠落车下,虽然满身是伤却没有死去。他的骨骼关节跟旁人一样,而受到的伤害却跟别人不同,因为他的神思没有被外物所分散,没有被死、生、惊、惧所入侵,所以内心能够得以凝聚守一。乘坐在车子上也没有感觉,即使坠落在地上也不知道,因此遭遇外物的伤害反而没有那么严重。

普通人在醉酒中得以遗忘外物,暂时获得保全完整的心态尚且能够如此,更何况是从自然之道中得以遗忘世事,而获得保全完整的心态的圣人呢?圣人藏身于自然,所以没有什么能够伤害他。

孔子在吕梁游玩的时候,看到瀑布高悬二三十丈,冲刷而起的激流和水花远达四十里,鼋、鼍、鱼、鳖都不敢在这一带游水。只见一个壮年男子游在水中,还以为这人是想寻死,连忙派弟子顺着水流去拯救他。

忽见那壮年男子游出数百步远而后露出水面,还披着头发边唱边游在堤岸下。孔子紧跟在他身后而问他,说:“我还以为你是鬼,仔细观察你却是个人。请问,游水也有什么特别的门道吗?”

那人回答:“没有,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我起初是故常,长大是习性,有所成就在于自然。我跟水里的漩涡一块儿下到水底,又跟向上的涌流一道游出水面,顺着水势而不作任何违拗。这就是我游水的方法。”

孔子说:“什么叫做‘起初是故常,长大是习性,有所成就在于自然’呢?”

那人又回答:“我出生于山地就安于山地的生活,这就叫做故常;长大了又生活在水边就安于水边的生活,这就叫做习性;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而这样生活着,这就叫做自然。”

《庄子》:怎样才算是善待自己的“生命”?

所以游泳的人忘乎山水而得任自然,驾船的人如同行路而得任自然。水性高超的人行船,就像用瓦片赌博一样,他们眼里的深渊就像是陆地上的小丘,看待船翻犹如车子倒退一样。船的覆没和车的倒退以及各种景象展现在他们眼前却都不能扰乱他们的内心,他们又哪里不能从容自得呢!

精神内守专一的人,外物不能触犯他们的心境,世事不能扰乱他们的精神,又怎么会有失败呢?他们对敌时就像木鸡一样从容,遇事时就像老翁捕蝉一样顺手拈来。

木鸡,既不自恃意气,也不外露怒气,别的鸡即使打鸣挑战,它也不会有什么变化,看上去就像木头雕刻的鸡一样。它的精神内守,内心专一而内在完备,别的鸡没有敢于应战的,看到它掉头就逃跑了。

老翁,立定身子,犹如临近地面的断木;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品类很多,也丝毫不能对他造成影响。他只关注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十捕十中,从无失手。

所以真正的做事,反而是遗弃其事:首先忘记这事给自己带来的影响,遗弃掉庆贺、赏赐、获取爵位和俸禄的想法;其次忘记这事对自己造成的拘束,遗弃掉非议、夸誉、技巧或笨拙的杂念;最终,连自己的存在都忘掉,遗弃掉肢体和聪明,心神专一而外物无从得入。此时从事,则犹如神助。梓庆就用这种方法削刻木头做鐻,鐻做成以后,看见的人无不惊叹好像是鬼神的工夫。

如果不能遗弃世事,反而被世事牵着走,明知道无益于生命,还要不得已去做,就会劳形,终生为外物碌碌而不能得中正。不得中正,也就不得与道偕行,距离自然就已经很远了。但世上很多人就是愿意这么做,有个笑话说的就是他们,对待自己还不如对待一头猪好呢!

主持宗庙祭祀的官吏穿好礼服戴上礼帽来到猪圈边,对着栅栏里的猪说:“你为什么要讨厌死呢?我将喂养你三个月,用十天为你上戒,用三天为你作斋,铺垫上白茅,然后把你的肩胛和臀部放在雕有花纹的祭器上,你活着享受供奉,死后还能享受这样高规格的待遇,还有什么不愿意的呢?”

问出这个问题,这官员自己都笑了,想着如果自己是猪,那肯定是不愿意把身体放在祭器上,还不如吃糠咽糟而继续关在猪圈里。但是他为自己作打算,却希望活在世上有高规格的待遇,死后则能盛装在绘有文采的柩车上和棺椁中。为猪作打算,就会舍弃白茅、雕俎之类高贵的东西而求取生命;为自己作打算,却想要求取这些无益于生命的东西,人和猪的差别在哪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