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云海山水画、时空水墨画的开创证明中国画具有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

 我是圭水 2017-12-25



钟章法

钟章法,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云法造境·时空水墨画”创始人、云海画派开创者、云海画院(国家民政部批准并主管)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1948年出生,几十年来一直从事中国画的创作与研究。为了艺术上的创新,从1991年开始立足黄山之巅的西海、北海达九年之久,对传统山水画中被淡化、忽视的大自然云彩深入观察体悟,把云彩作为创作的主要元素和艺术创新突破口,开创“云法造境”新课题、新样式,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云海山水画和时空水墨画两大系列作品。多篇论文在《美术》《美术观察》《国画家》《中国文化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等报刊发表,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思想体系。

2001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办的“黄海之歌——钟章法水墨云海画展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举行;2010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办的“云法造境——钟章法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美术界专家学者对其以“云法造境”创作方式创作的两大系列作品给予高度肯定。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等处收藏。出版有《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钟章法》(大红袍)、《钟章法云法造境作品选:山水画·时空水墨画两大系列》《中国画名家技法丛书:云海山水技法全解》等。


以云海山水画、时空水墨画的开创

证明中国画具有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

文|钟章法


发明创造是中华民族伟大的传统,是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必然动力,也是事物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力求推动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一直是富有使命感的中国画家努力奋斗的主要目标。看一个时代的绘画有没有创新发展,就要看在传统的旧有形式基础上,题材内容、表现空间有无拓展;艺术形式、笔墨语言有无提炼出新的表现方法;人文精神境界、作品的内涵意境有无拓展提升。


我是一个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中国画创新的画家,对于中国画创作有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角度和思维,有风吹不倒、雷打不动的创新信念,更有与别人不同的创作方式和不一样的创作道路。我始终认为,中国画经历千百年的发展,经过一代代画家的不断努力创造,虽已达到精深的高度,但总存在创新发展的空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以自己创立的“云法造境”创作方式,通过将近30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创作出了“云海山水画”和“时空水墨画”两大各不相同、各具特色的系列作品,以创作实践来证明中国画确实存在突破、创新和发展的空间。


我早年致力于传统山水画的创作,为了艺术创新,从1991年至2000年,在黄山之巅的西海、北海度过了九个春秋,通过对大自然云彩的深入观察体悟,创立了“云法造境”创作新方式。“云法造境”简单地讲,就是通过对大自然、人生和传统文化的深入体悟,从前人创作中忽视淡化或缺乏深入探索研究的问题上寻找突破口,创立一种与传统山水画创作方式不同的创作道路,把传统山水画中以留出空白或淡化处理的云彩作为创作的主要元素,将云彩的运动变幻神韵作为画面的主旋律,创作出具有新的题材内容、表现形式和笔墨语言的艺术作品,拓展一片新的艺术表现空间和人文境界。通过“云法造境”创作出了“云海山水画”和“时空水墨画”两种各具艺术特质的系列作品,先后两次以“云法造境”专题个展形式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得到在京的40多位专家学者的高度肯定。


我认为,艺术创新的难度和根本着力点在于表现技法与人文精神的创造与开拓,而检验的标准也在于能不能真正创作出与传统绘画不同、有独特风格面貌和人文意境的作品。下面分别就两大系列作品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思考做简要诠释。


一、云海山水画的艺术特质


云海山水画是在传统山水画形式基础上,通过独特的创作而分离出来的一种绘画形式。云海山水画与传统山水画的区别在于,传统山水画着重表现的是大自然的崇山峻岭、江河湖泊、屋宇庙廊、树木人物等景物,对大自然云彩,多以留出空白让人去想象,或作为山水的辅助客体来建构画面。而云海山水画却相反,它以云彩的运动变化形态和吞吐天地间变幻莫测的神韵,作为构成画面的主体和主旋律,将山脉、江河、树木、屋宇、人物等,作为陪衬或辅助的客体,并使两者有机协调融合于画面整体之中。云海山水画不仅着重表现大自然神奇造化中丰富多彩的云彩运动神韵,而且以云彩为中介,上连天下连地,展现了大自然宏观整体美感,达到了“云与山共舞、山与海同韵”的艺术效果。云海山水画不光是在表现形式上与传统山水画拉开了距离,而且在题材内容的开拓、笔墨语言的提炼、人文意境的营造上,也有自己的创作特色和创作路径,并从思想观念到创作实践,形成了一种与传统山水画有所区别的艺术思想体系。


(一)提炼表现云彩的笔墨语言,提升骨法用笔笔墨精神


中国画有着千百年的发展历史,好画的、能画的,前人早已画出了高度,留下的表现空间的难度是十分大的。有画画经验的人都知道,“实”的东西好表现,“虚”的物象难把握。用什么办法去表现“虚”,是创作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难题。云彩是大自然中看得见、摸不着,忽隐忽现、变化无常的一种柔和的气体,按照中国画骨法用笔的要求,用笔墨在宣纸上固定云彩的形态,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因为云彩的虚和柔与骨法用笔的实和刚是存在矛盾的。能否解决这个难题,是长期以来祖先留给我们的技法上需要突破的空间之一。特别是在传统山水画中,云彩是作为辅助、衬托的元素来处理的,它在画面中所占的空间比较小,并依附于山石、树木之中。而“云法造境”把云彩作为主体,其在画面中占的空间大,如果大部分画面都是柔绵的云雾,缺少刚性的支撑,无法实现虚实、刚柔的交融协调,那么画面效果就会不理想,也不符合中国画骨法用笔的要求,更会显得非常的俗气。


通过多年的思考与创作实践,我认为在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首先要进入这样一种艺术思维,即中国画创作并非是对自然物象做客观刻板的描绘,而是借自然物象来传达抒发艺术家的思想情感。这就要求实现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象的融合统一。因此,假如照云画云,画出来的东西肯定不免流于俗气,而且也不符合骨法用笔的写意精神。同时,艺术创作也不在于追求画得像照片一样逼真,而是要通过形象思维,对物象加以概括、提炼、提升等艺术加工,从而创造出独具意蕴的艺术形象。因此画云就应该打破通常的惯例,把虚无的云彩与有质感的大海、起伏的山脉等联系起来,这样画出来的形象,不仅仍有云的感觉,还能达到“似像非像”“有形中无形,无形中有形”的艺术效果。进一步讲,画云,不如说是“造云”,是在造心中的云、意象中的云。在此基础上,把大自然中的云,往理想中的云过渡,将画云的方法,上升到一个“法”的地位,也就是道法自然、师法自然,画法从于心,无法中有法,乃为我法。


通过多年画云的探索提炼,我自始至终以骨法用笔贯穿创作,力求处处见笔,一笔一个面,创造出了一路自己独有的表现方法。概括起来就是:先刚后柔,以刚带柔,刚柔相济;先浓后淡,先重后轻,浓淡互融;先线后面,以线拓面,线面交融。也可以归纳为:大胆落笔,逐渐生发,细心收拾;先干后湿,虚实相间;以云带水,以云带山,似山似海似云浑然一体。在此基础上,再分出瀑布云、波涛云等具体不同的表现技法。这种在创作中把自然物象加以艺术提炼而形成的画云技法,解决了云彩在山水画中难以理想表现的难题,而且增强了骨法用笔在云彩表现中的笔墨精神,为中国画笔墨语言、表现方法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二)赋予云彩生命精神,开拓云海山水画人文境界


大自然的云彩本身是没有感情的,如何将它转化为一种有生命力、有情感的活体,这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难题。中国画的创作成功与否,主要看作品有无精神内涵,有无艺术的灵魂。我认为一个艺术家如果对宇宙万物毫无感应,缺乏触景生情的心灵,是称不上真正的艺术家的。人受到外界事物的触动,必然会产生不同情感的波动。像大自然中的日出日落、昼夜往复,风雨雷电、阴晴雨雪,春夏秋冬、寒暑交替,山脉起伏、江河奔流,云舒云卷、云曲云伸、瞬息变幻等,都和人生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及事物的兴衰变迁等有着相通之处,都会触动心灵,引发思考。艺术创作可以通过托物比兴、咏物言志来彰显主体的情感与哲思。传统艺术哲学认为,宇宙大自然是人的放大,万物就是心的外化。正如清代廖燕所言:“万物在天地中,天地在我意中。”艺术中所表现的“天意”“物意”,都通于“人生之意”。艺术家从宇宙万物中体悟到对象的本质特征,把它同人生对应起来,从而达到“天人合一”。所以人心中所要抒发的情感,都可以在宇宙大自然中找到相通相融的对象,通过恰当的艺术表现,可使万物化为画面形象,并赋予其精神内涵。所以创作云海山水画,就要通过内心世界与云彩的交流融通,赋予云彩以生命和精神,形成富有寓意象征的画面意象,张扬大自然与人生合而为一的精神意蕴,创造开拓人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的人文境界。


二、时空水墨画的艺术特质


时空水墨画与传统山水画不同,与云海山水画也不同。它是将古代哲人用文字表达的中国人特有的时空观和“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宏观整体审美观,通过中国画的笔墨语言、艺术方法表现出来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既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又融入现代思维和时代精神;既弘扬中国画“天人合一”的艺术精神,表现中国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宇宙意识和生命情调,又以独特的精神内涵和笔墨语言,拓展中国画艺术的表现空间和精神境界。


(一)锻造新的表现技法,提升时空水墨画笔墨精神


创作时空水墨画,首先要提升自我的思想境界,要有宏观大千世界的胸怀,置身于大千世界、宇宙时空中,去思考、去想象要表达、表现的精神和内容。而新的题材内容、新的思想境界,需要有新的表现形式和笔墨语言。当现成的笔墨技法无法满足表现需要时,就必须创造新的表现技法。传统山水画实际上还是比较写实的,画山就是山,画云就是云,画海就是海,笔墨描绘的还是一种具体可视的形象。而时空水墨画要描绘的不是一山一石一水一景,它要表现的是宏观感受中似山似海似云的大自然纹理,是宇宙时空演化中恢宏壮阔的美和对“道”的体悟与哲思。用什么样的笔墨语言、艺术形式来表现,这是一个非常困难而又非解决不可的难题。


我认为:从宏观上看,太空、云海、大地、海洋、山川,它们的起伏、节奏和运动的规律等是比较接近或可以说是相通的。山有海、云的精神,海、云也有山的神韵;云天与大地、星空与地球、宇宙与人心皆为异质同构。在画面中出现的山、海、云、天、星空应该相互依存、和谐共振,体现出天地人合一的神韵。在多年的创作实践中,我立足宏观感受,抓住体现整体的同构特征,从中提炼出能够表现客观整体、统管全局的“线”,创造出了一种似山似海似云三位一体的笔墨技法。可以说,这种表现技法的产生,吸取了传统绘画的精髓,得益于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体悟,它为表现一种时空无尽、苍苍茫茫、似像非像的宏观艺术效果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画现有技法家族增加了新成员,而且提升了中国画笔墨的写意精神。


(二)融通宇宙时空哲思,创造时空水墨画人文新境界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以儒道释三家思想作为精神内核,其根本的文化观点归结为“天人合一”。在艺术表现中主张效法天地之道,汲取生动的形象传达宇宙万物的生命精神,以仁心感动天地,建立物我一体的审美境界。因此,创作者自身的思想精神,必须倾心宇宙时空,与之同波同流,并用自己的身心领悟宇宙的神奇奥秘。只有能与宇宙天地共通共融,才能和天地精神一体相通,才能以自己的身心合于宇宙之心,以自己的心情传达天地之情。对于时空水墨画创作来说,“天人合一”的艺术思维可以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进入到无限的、无始无终的空间和时间,即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领悟和表现。所以充分理解“天人合一”思想精髓,提升自我的宇宙情怀,把握宇宙时空韵律节奏,是时空水墨画创作的根本途径。


大凡真正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家,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和艺术,都有与别人不同的思想观念、审美角度和精神境界。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艺术可以超越有限的生命去追求另外一个无限开阔的精神世界。只有那种多情善感的、精神高度集中专一的人,只有经历过人生道路艰辛的人,才会触动心灵深处,才会去反省人生,激发自身去与宇宙大自然沟通,才会有所感有所发。而且艺术家也只有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才能进入到无限宽广的精神空间,才能真正踏入艺术的空间、创造的空间。因此,这种精神境界就绝非是小情小调、无病呻吟,或是了无创见、人云亦云,它需要艺术家拓展情感和思维的高度、广度和深度,从总体上悟解人生、大自然、宇宙时空的生生之道。所以创作时空水墨画,需要将自己的真性情、思想灵魂置身于无限的宇宙时空,将自己小我的生命意识自觉地上升为大宇宙意识,将自己的精神生命,体合于宇宙大生命的旋律,才能进入天地茫茫的大宇宙境界。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在主体与客体、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宏观与微观、物理时空与心理时空之间,寻找到同构对应关系。即在广袤无垠的时空中,找寻异质同构的关系,从而实现从物理时空到心理时空、审美时空的过渡,以主观想象、形象思维为依托,为艺术表现提供一种视觉因素。时空水墨画超越现实时空的物理规律,以主观想象的时空观念为视觉形象的寄托,把太空、云彩、大地、山川、大海等连成一个整体,创造出如梦如幻、似像非像的时空意象,在有限的画面中展示出无尽的时空变幻和恢宏壮阔的美。画面中似乎没有具体可指的形象,但又好像无处不在,非常亲近。欣赏者感受到的是一种远古、一种神秘、一种浩瀚无垠、一种返璞归真的审美享受,仿佛置身于无极太空俯瞰地球的浩瀚山川。是山?是海?是云?这一切只能用“时空”二字来概括。  


时空水墨画将中国画由传统的对可游、可居,小桥、流水静态美的追求,扩大至体验宇宙时空崇高、雄浑、博大、神秘的宏观美、节奏美、运动美、内在美,把中国画的意境提升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境界。正如薛永年先生所说:“云海山水画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面貌,时空水墨画更由画地面的云海实景,上升到对宇宙时空生成变幻的想象,画广袤无垠的时空,画四维空间里的生命律动。他通过云法造境、时空水墨,来表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给云以丰富的内涵。不只是开拓了题材,而且是一个视野的开拓,是一种精神的探索。他的水墨时空,把握了云的运动规律,表现的不是我们看到的实际景色,而是一种洪荒初辟、乾旋坤转、日月光辉、云海奇观,还有惊雷闪电等奇特神秘的时空境像,是在宇宙生成变化中的那个既像山又像海的那种云的涌动,体现了大自然的宏观美感。这就把传统的画山、画水、画树的意境,提升到更宏大的境界,包括我们似乎未知和需要继续探索的领域。”时空水墨画与山水画相比,它的意境更深沉博大,更能给人一种想象联想的空间。它的难度在于提炼创造出一种似山似海似云三位一体的技法,能表现宇宙天地浩瀚无垠的、整体感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艺术效果。它的高度在于不局限于人间一时的疾苦,也不泄一己之私情,而是以己之心合于宇宙之心,以己之情传达天地之情,达到与宇宙天地同波同流的高境界。


时空水墨画以创新的思维,透过宏观自然、全方位观照的审美视角,借助“云法造境”创作方式,开辟了一个穷极天地、囊括古今、浑融万物、时空合一的审美空间,再现了宇宙人生的大演化、大律动、大节奏,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活力和时代精神气魄。时空水墨画扩大提升了传统中国画的表现空间和精神境界,为中国画的表现开创了新的空间,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新的思路。为时空水墨画另立名称,其目的在于为中国画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一个明确的、具有现实价值的思路和方法,也用自己的实践去证明中国画往更高、更深发展的另一种可行路径,为中国画的创新发展增添新的篇章。这也是我作为一名当代中国画画家,想用毕生精力为中国画的发展做出的一份努力。


三、中国画不是没有创新发展的空间,而是需要画家一生全身心的投入


以上两大各具风格面貌的系列作品的创作充分证明,中国画不是没有创新发展的空间。中国画的传统形式并不是不可以突破和超越,而是能够创作出与前人不同、有独特面貌、有新的笔墨语言、新的精神内涵和意境的作品的,像时空水墨画这种前人没有画出来的艺术形式也能创造出来。而且这两大系列的创作都是来自大自然、社会、人生,始终坚持在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也正是由于创造出了传统中国画形式中所没有的东西,才能称之为创新,才可说有所发展。


我认为,真正的中国画创新,不是有些人认为的那种简单涂抹上几笔,所谓的逸笔草草,或是仅当作一种兴趣、消遣轻松的娱乐。艺术是一项伟大而艰难的工作,真正有创新、有个人面貌、能独树一帜的创作,都是在中国画历经千百年发展所留下的难题中展开突破,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同时,艺术创新还是一项需要画家一生全身心投入,但成功可能性仍极小的工作。特别是在当今艺术作品商品化,艺术创作异化为挣钱的工具、沦为求取金山银山或地位的途径,尤其是艺术评判标准混乱,抄袭与创新价值模糊,甚至中国画需不需要创新、需不需要发展也少人关注的现实环境下,是心甘情愿抛开私心杂念,为艺术去奋斗一生,还是重现实、重理性、走捷径,以个人利益为中心,这是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每一个画家不得不去思考和抉择的问题。


从古今中外的艺术创作看,真正有创造、有创新、有高度、有深度的艺术作品,必定是以人们不熟悉的形式出现,往往都难于被人们所读懂、所看好,也都与商业行为的金钱、高价位无缘,也无关,更不是可以用价位来衡量的。另一方面,一些真正有创造、有高度的文学艺术作品,因为作者在当时缺乏社会地位,缺乏知名度,难以被人们所关注,往往被时代社会所埋没,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一个立足创新、有使命感的艺术家,首先必须甘与孤独寂寞为伴,情愿一生几十年都在不停的思索与劳作中度过。因为急功近利走捷径,体会不到艺术的高度与深度,打不开艺术的密码,进入不了艺术创造“天人合一”的自由天地,精神境界难以提升,就创作不出真正有思想、有独特意境、有深度高度的艺术作品。这在古今中外艺术家中早有先例。因为事物发展总是相辅相成,具有普遍规律的。没有人去吃苦、去奋斗,任何艺术都是不可能有所发展的。


中国画要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开拓思路,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不光可以有传统形式的传承者,也应该有创造创新的开拓者,更需要有人去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开拓前人没有开拓的领域。只有这样,中国画才有路可走,才会有所发展,才能使当代的创造成为新的传统。这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路是人走出来的。


艺术,其本质是独特的创造,因而创新者必然特立独行。害怕孤立于潮流之外,不是艺术家的真正本色。艺术家之所以称为艺术家,就在于每个人必须找到自己的世界,并以自己的全身心投入,用自己的艺术手段把它表现出来。中国画要创新要发展,需要更多富有使命感、不计个人得失、全身心为艺术奋斗一生的艺术家!


钟章法云海山水画系列


沧海云天


秘境天开


天路


云涌涛鸣山无声


玉屏云涌


谁信天地间  竟有山头海


钟章法时空水墨画系列


日月同辉


山海魂


天地通流


极目苍穹


大宇秘境


大美不言



来源:中国书画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