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卷有益】所谓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

 启明晨星 2017-12-25

■作者 袁益民

1896年的清王朝,已经摇摇欲坠。巴黎万国运动会。开幕仪式上,轮到中国升旗奏国歌时,却只有黄龙旗缓缓升起,没有音乐声,没有国歌。当然也没有掌声,只有不怀好意的喧笑,里面全是野蛮、戾气、无耻的嘲谑——偌大的中国,竟然连国歌都没有。

就在此刻,一位年过七旬的东方老人站了起来。他拄着拐杖,蹒跚着来到黄龙旗下,挺直腰板,神态刚毅,目光如炬,面容愤懑,唱着家乡小调《茉莉花》,满怀深情地。

这个老人就是大清权臣李鸿章。

如何评价他,是历史学家的事情。但这一幕,不应该被忽略。

我用仪式感诠释这一幕。

12月22日是农历冬月初五,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我回到一百多公里外的老家,吃了一顿午饭。

在这个成本论甚嚣尘上的时代,这实在是一件很不经济的事。汽油费、过路费,还有花费的时间,大大超过了一顿饭了。

然而,这并不是一顿饭的事这么简单。

一年中有三大祭祀先人的节日,清明节、七月半和大冬,大冬尤其隆重,民间说“大冬大似年”。

所以,我回老家最主要的是磕头、烧纸、祭拜。

仪式可以让一切的成本忽略不计。

磕头的时候,头脑里想到的就是先人的面容,他们没有离去,只是在另外一个空间里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着。

于是有了一种重逢的踏实感。

化钱的时候,真的是思绪万千。我为这个家庭做了什么?我对得起列祖列宗吗?今后的路怎么走?这些平时不怎么思考的问题,总是在那个时刻不失时机地冒出来。

祭拜的时候,我差不多是屏住呼吸:善待家人,为他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奉献——每次总会这样告诫自己。

这个过程,专注、虔诚、恭敬、一丝不苟。再一次和先人相逢,还要等到下一个节日。所以我特别珍惜这个“每一次”。

回来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会认真地生活,认真地工作,认真地经营每一寸光阴。尤其是最后一点——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一点点地朝着先人的世界走去,或迟或早而已。无论是年轻得拥有大把的时间,还是人到中年开始局促不安,甚或是暮年已至,数着时分过日子。时间都是极为宝贵的稀缺的不可再生的。

那样的仪式,让我生出太多的感慨和感想。

十多年前,参加一位领导兼同事的五十岁生日。

宴会最后,上寿面了。他年逾古稀的老父亲按照老家的风俗,将碗里的一根很长很长的面条扯到已届天命之年的儿子碗里。

充满了仪式感。

在这位老父亲面前,儿子虽然已经人到五十,但依然是他的宝贝儿子。他依然像对待小时候的儿子一样,希望儿子积极向上、健康生活、继续成长……舔犊之情深似东海啊。

这一根面条寄托着老父亲对儿子的家庭、健康、事业、能力诸多方面的温情期盼和祝福。

那一幕让我眼里溢满了热泪。至今没有忘记。

可能,有人会认为,仪式可能是一种非常虚妄、非常无用、非常空洞的东西。我无力反驳这种观念。

但至少说,仪式绝对不是表演。

生活中的仪式很多。上梁进宅、开笔启蒙、结婚生子、送灶祭祖、买车张店、开机杀青、出征凯旋、寿终正寝、出门远行……在我的老家,端阳中秋、立夏清明、冬至七夕都还保留着古老的仪式。甚至七月初七的斋孤节,还依然延续着。

法国有一个著名的童话叫《小王子》,里面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既然不同了,你就得重视,就得走心,就得义无反顾的执行。

我特别欣赏医院里的妇产科医生们,她们做得非常到位。孩子降生了,先要看一下时间,告诉孩子的家人是什么时辰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然后称体重,恭喜你们家得了几斤几两的胖小子或小千金。再是将新生儿的脚印烙下来。

这些,都是极其庄重极其美好的仪式。

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了,直奔主题的事做得太多了。仪式可以让我们暂时停下来思考我们所面对的事件、情形和站在你面前的人。

婚礼是我们最常见到的仪式。我特别欣赏且特别乐意参加这样的仪式。两个人互相托付生命和前程,总不能不声不响或浮皮潦草啊。必须庄严、热烈、严肃、有爱,必须有隆重的交接,必须有华贵的操作,必须有发自内心的宣誓,必须有肝胆相照的倾诉。

这是婚礼的要义所在。

我小学读的一所五七学校,小学毕业后直接在那个学校上了初中,没有小学毕业典礼。初中毕业时,大家中考后就回家了,学校也没有开个什么会。高中毕业时,大家忙于预考,预考过后班上剩下十多个同学有资格参加正式的考试,只记得老师在班上发了毕业证书就算毕业了。不能怪当时的老师和校长,那个年代在我们那个落后的农村里根本没有毕业典礼这个概念。

大学毕业时,中文系在小礼堂开了个会,算是毕业典礼。那个时候最隆重的仪式就是捧着毕业纪念册,到处找老师签名留言,找同学要照片贴在毕业册上的“贴照片处”。然后有个毕业聚餐,大家肆无忌惮地喝,能喝的不能喝的都穷喝海喝。不喝得严重失态胡搅蛮缠似乎就很无趣。然后就是到汽车站火车站互相送别。因为大家要去的地方不同,车票上出发的时间不一致,所以总是后走的同学送送先行的同学。在火车站汽车站相拥痛哭,撕心裂肺,仿佛这辈子就不会再见到了——事实上也确实有的同学一别之后,就再也没有见面。

这是一场特别隆重的仪式。

现在大学里的毕业典礼不知道怎么举行。我参加过孩子大学毕业的典礼,要求家长参加的。就这一点,我对这个学校心存一份好感。

学校的毕业典礼举行了差不多一个礼拜。学校没有笼统地开个会就算交代了,而是每个专业分别举行毕业典礼。

典礼上没有主席台,只有几张沙发。典礼开始了,校长们穿着皇家博士服(不知道是不是这样说)从会场后面庄重地走向前台。步伐整齐,面容整敬,风度整肃,走到舞台中央站立等候。典礼开始了,所有学生一个一个上台去,接受三位校长的祝福和授予的毕业证书,校长郑重地将毕业生学位帽的流苏从右边拨到左边。当天有四百多名学生参加了这一典礼。从头到尾如同经过计算机设计了一样,非常有序也非常严谨,即使是到了仪式的最后,也没有半点马虎的样子,三位校长一直站在那里,重复着同样的动作。

我想,学生们经过那样的场面,心灵一定会受到强烈的震撼,也一定会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和成长感。他们会突然明白自己肩上担负的各种责任。

不要说孩子,就是我站在台下,也产生了一种特别的庄重感。

仪式感里最大的内涵是品味。生活的品味,学习的品味,工作的品味,创造的品味,交往的品味,收获的品味——看不见摸不着却丰沛温润熨贴沉潜的品味。

写字作画者铺纸研墨看似一种准备工作,更是一种郑重的致敬;练功者站定宁神,比比划划,也被看作是一种准备,更是对心性的收敛;“沐浴焚香,抚琴赏菊”,抚琴之前的这些细节,并不是摆势,是以由内到外的净化向音乐致以纯良的尊重;喝茶之前,洗好茶具,摆好茶盘,煮、洗、冲、滤、闻、倒,看似繁琐,却是对来自大自然的精灵的敬意和挚诚……仪式打通了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极其微妙的通道,有一种非凡的自我暗示,从而让你更加专注更加认真,更加深切地体验一切活动中的趣味与美好,实在与神圣。仪式感充满了敬畏、尊重、审视、期待。

下面的话可能有点犯嫌,得罪面也很广。

我们有各式各样的表彰会。会上,往往是让极少数的获奖单位和个人上台,说是代为领奖,捧着一大摞证书下来分发。我一直不太理解这样的做法。能获得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称号的其实是很小的一部分,这些人是很傲骄很光荣很不平凡的。单位也好,部门也好,个人也好,为了评先擢优,主事者往往要充分发动,反复拿捏,深度考量,斤斤算计,大局小局权衡个翻江倒海。其中还免不了嚼火生烟,剑拔驽张,揭短攻讦。整个过程差不多是轰轰烈烈的,大张旗鼓的,甚至是硝烟弥漫的,烈焰烹油的,生旦净末丑,角色全都有。激烈、喧腾、缤纷。我觉得,光凭这个过程,就应该有一个与之相配的仪式。表彰起来就应该认乎其真,盛装正景。就应该让获奖者一一上台亮个相。然而,就这么简单地“批发”一下,让之前的那些有滋有味、重于泰山的大事件,忽然就一下子寡淡下来,落寞下来,轻飘下来,那些被煸动起来的情绪一下子回到了冰点。本来很鲜亮很璀璨的光鲜感荣誉感大大打了折扣。

大家说呢?

一个人出远门,亲朋好友总要送上一程,然后是目送,直到望不到远行者的背影。从根本上讲,送与不送有什么区别吗?会影响他到达目的地吗?那就不送好了。不行!其中的意义你看不到,却存在于送行者和远行者的心里。即使穷如杨白劳,过年了还要为女儿“扯上二尺红头绳”呢。

仪式感其实真的没有什么价值。没有隆重的仪式,你的人生之路照样要走下去,年轻的妈妈照样要把孩子生下来,先进单位或个人照样还是先进,完成学业的孩子照样拿到毕业文凭……仪式没有任何功能,但是具有不一般的体验价值。

编辑 劲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