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长青马圆圆191 2017-12-25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促、忆、异”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两首诗。
   3.理解诗句内容。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读中品味,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渗透热爱家乡、珍惜亲情的教育。
   4.拓展阅读古诗《舟夜书所见》《渡汉江》等,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教学挂图。
    2.投影仪。
    3.收集这两首诗作者或内容相关的古诗。
   学生准备:
    1.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2.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大胆猜想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先读一读,并观察一下书上的插图。大胆想一想,这两首诗可能是写什么的?两首诗之间可能有什么联系?
    学生看书,思考。
   2.交流,梳理。
    教师要允许学生大胆想象,但必须有自己的依据。
    教师归纳小结:诗句中有“动客情”“倍思亲”等词语,可能是反映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怀。有“儿童”“兄弟”等人物的出现,猜测可能有对他们的思念。另外,从画面中的景与人,也能感受到这种情形。
    【设计意图】以往的古诗教学,教师总喜欢先入为主,自己一厢情愿地创设好情境,方便学生顺利进入情境。我认为教师有些越俎代庖,这恰恰失去了学生能力培养的机会。让学生猜想,而不是瞎想。猜想是需要依据的,学生根据阅读和观察,迅速从文字和图画中捕捉有效的信息,并深入思考,作出判断,这是一个观察、思考的过程。同时,这样做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
  二、围绕主题,回顾学法
   1.师:是的,这两首诗的确是反映了诗人想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内容。想一想以前我们学习过或者课外读过这样的诗歌吗?能试着背诵几首吗?
    学生背诵关于一些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古诗,如《静夜思》等。
   2.师:诗歌是作者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语言简洁凝练,却字字含情。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文字,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所见、所忆、所感。想一想你们以前是怎么样学习这样的古诗的?你们已经掌握了哪些学习古诗的方法?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
   (1)先读准确。根据提供的拼音读准确,读流畅。
   (2)根据提供的注释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有的需要补充和调整等。
   (3)练习背诵。
    【设计意图】请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经验,都有自己学习古诗的方法。教师的任务就是充分估计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引领、提升。这既是省时高效的好方法,也是对学生的赏识与尊重。
  三、自主练习,读准读熟
   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古诗,看看在这两首诗里,诗人各自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怀?
    投影出示:《夜书所见》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按照刚才同学们介绍的方法,自己学习这两首诗。有问题的可以同位合作。
   2.检查读的情况。
   (1)指名读。注意读准生字读音,读好节奏。
   (2)反复练习,做到每个同学都能够读准确。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容易忽视的话题。我们有时候容易把“关注每一个学生”当成口号喊出来,而不能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而这一点要求是最基础的,必须人人达标。因此,时间可以充分一些,学生参与可以更多一些。
  四、尝试理解,感悟诗情
  (一)《夜书所见》。
   1.师:首先我们学习第一首《夜书所见》,题目是什么意思?
    引导:“所见”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学过一首《所见》,意思是所看到的。夜书所见,就是在夜里写下所看到的。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你了解他的情况吗?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
    学生依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交流。
    教师适当补充。
    【设计意图】这既是学生课前学习的一次检阅,也给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同时也是学习这首诗歌所必需的。只有了解了诗人当时的情况,才能为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做好情感的铺垫。
   3.师:通过刚才大家的阅读和思考,结合课本中介绍的关键的词语的意思,这首诗歌的内容是什么呢?诗人到底“见”到什么了呢,先想一想,然后回答。
    学生可独立思考,也可以合作讨论。
    师:诗的前两句的意思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诗句的理解不能简单地一句一句地翻译,诗的四句本身是一个整体。要结合词语的内容适当地调整。语句通顺,表达流畅。
    如:
    师:“萧萧”指的是什么?(风声。)
    师:什么时候的风声?(秋天的风声。)
    师:你怎么知道是秋天的风声呢?(第二句中有“秋风”一词。)
    教师小结: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一阵阵寒意,这情景不禁让客游在外的人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来。
    师:练习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师:第三、四句的内容呢?
    学生回答。
    引导:“知”是什么意思呢?
    师:夜里能看到“一灯明”,怎么就一定“知道”是“儿童”在“挑促织”呢?
    学生进一步看图、读文,全方位地思考。
    师:原来,“见”的意思不仅仅是指用眼睛观看,还包括作者的“倾听”和“回忆”。作者不仅用眼睛看到了“一灯明”,而且听到了萧萧的风声、促织的鸣叫声、儿童不时的说笑声。
    教师小结:
    忽然看见远处的篱笆下有一盏灯火,我料想那是孩子们在捉蟋蟀玩吧。
    师:看到了眼前的情景,作者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呢?(孤单,想念家乡。)
    师:读出自己的见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说教者。要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领悟诗句的内容,必须要让学生把几句联系在一起,而不能一句一句地进行分析。这既符合古诗本身的特点,也让学生在尝试理解的过程中慢慢悟出了学习古诗的方法。但仅这样还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对于诗中重点词语深入思考,教师的追问就起到了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的效果。
  (二)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的大诗人王维。他在什么时候写下的这首诗?
    师:可能有的同学很早就听说过这首诗了?你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听说的?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这首诗流传久远。学生对此应有许多的了解,老师提这个问题的目的就在于了解学生对这首诗掌握的情况。以此确定教学宜建立在适当的点拨上,而不再需要逐词逐句的讲练。
   2.师:关于这首诗,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
    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倾听,补充。
    【设计意图】课堂是学生的。当学生有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的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听众,是别人的补充和争论,而教师也是教室中的一个分子,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认为自己知道的,不一定是全部真知道,还需要教师的点拨。但这样的对话应该是敞开心扉的,是思想的碰撞,是智慧的引领。
   3.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质疑。师生间补充。
    (比如:王维的家不是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茱萸,是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这是当地的风俗习惯,在重阳节或者其他重大的节日,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比如,登高,插柳,等等。)
   4.师:谁来完整地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我独自一人在他乡做客,每逢遇到重阳日,我都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我知道此刻家乡的兄弟们都已经登上了高处,插上了茱萸,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呀。
   5.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练写生字,并练习背诵两首诗(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夜书所见》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两首诗。
    指名背诵两首古诗。
   2.师:还记得两首诗的内容吗?说一说。
   3.师:这两首诗表达的主题一样,各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二、品读赏析
  (一)《夜书所见》。
   1.师:要真正地学习一首古诗是需要反复诵读,深入品味的。诗的题目是《夜书所见》,仔细读一读,作者都“见”到什么了呢?
    (看到梧桐、儿童、篱笆、灯光……;听到风声、蟋蟀的鸣叫声,儿童可能还有儿童不时的说话声……)
    师:一个“见”字,统领了全诗的内容,我们把这个字叫作“题眼”,就像题目的眼睛。
   2.师:可是,如果作者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就这样写下来,那也算不得一首好诗。再读一读,看一看,你认为诗人哪些地方写得好呢?
    学生读、思、议结合。
    师生间对话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A.“萧萧”。
     师:描写风声的词语还有哪些?
     师:诗人选用了“萧萧”这个词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表达了一种凄清的心境。诗歌是意境的,作者开头就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
    B.“送”。
     师:明明是风吹来的声音,一个“送”字,送来了什么?
     什么“声”?(秋风吹动梧桐叶的声音。)
     师:这样的声音在作者听来,心里是什么感受?
    C.“情”。
     师:这个“客”是谁呀?(作者)
     师:什么“情”呢?(有孤单凄冷之情,有思念家乡之情,还有……不同的读者产生不同的感受,作者的高明之处就是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触发读者的遐想。)
    D.“知”。
     师:既然是夜里,作者怎么只凭“一灯明”,就判断了儿童在“挑促织”呢?
     师:作者看到了什么?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这一切更使他想起了什么?
     (这是他自己的儿童时代和伙伴一起捉蟋蟀的情景。思乡之情更加强烈了。)
     师:这个“情”还包含了什么呢?(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的生活。)
     师:回忆自己的童年的生活趣事是非常幸福的,有时候会忍不住笑出声来,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可是诗人此刻想起以往的趣事,心情会怎么样?(想到自己一个人在外,更加思念家乡,更加想念亲人。)
     【设计意图】古诗语言凝练、简洁,但恰恰是这样的语言却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是作者的匠心独运。品味古诗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诗境,抓住关键的词语,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经历、体验,由表面的“见”,展开想象,搜寻隐含的“忆”,感受语言的美妙。
   3.练习有感情地诵读。
    【设计意图】在这样的基础上诵读,才能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走进诗人的心灵,学生才能把自己移情当作诗人,“使其言皆出自我之口”。这时候的“读”才能成为一种情感的表达,是真正地有感情地读,而不是为了读得有感情而装腔作势的读,这时候的“读”才能成为一种读者与作者间共鸣的催化剂。
  (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师:这首诗的“题眼”是什么?(忆)
    师:作者在重阳节这天“想念”什么呢?
   2.师:再读一读,看一看,你认为这首诗中诗人哪些地方写得好呢?
    学生交流。
    教师点拨:
    A.“异乡”“异客”。
     师:两个“异”字,和前面的“独”合在一起,让你有什么感受?(开头一个“独”,紧跟两个“异”,勾勒出了作者身在外乡的孤单心境,更增加了思乡的情绪。)
    B.“倍”。
     师:“倍”字怎么理解?(“更加”的意思。思念的情感非常强烈。练习读这句话。)
    C.“遍”和“少”。
     师:这样的对比,衬托出了什么?(思念之情。)
     师:你曾经离家很长时间吗?有什么感受?你能体会他们的情感吗?
     师: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
   3.你最想珍藏这首诗中的哪些诗句呢?为什么?
    师:当在外打工的亲人在中秋之季,他们会自然地想起——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当在外留学的亲人在月圆之时,他们会自然地想起——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每年春节,无数的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他们会自然地吟诵——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无数佳节,当我们思念漂泊在外的亲人的时候,他们也在思念着我们,让我们深情地吟诵这首诗——
    师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师:同胞的心,亲人的心总是紧紧牵挂,紧紧相连。这的确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名句,他记载着无数离家在外的游子的心声。佳节也已不再仅仅是指重阳节了。
    【设计意图】以“读”为核心,以“品”为依托,以“情”为主线,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反复诵读,整体感悟,感受古诗语言的优美,激发情感的升华。
  三、整体比较
   1.师:同学们,当这两首诗共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的头脑中会出现两个不同的画面,既然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学习,想象一下,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异同吗?
    引导学生发现:表达了同样的主题——想念家乡,思念亲人。一个“见”,一个“忆”。由景生情,由情生景。真是巧妙绝伦啊!
   2.再读两首诗,情感升华。
    【设计意图】两首诗放在一起,也许真是教材编辑的有心安排。把两首诗放在一起教学,这样的整合突出了诗歌的主题。课堂结构从开始的整体感知,到品味后的整体比较,让学生不仅感悟了古诗的内容,而且走进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可谓是既看到了树木,又看到了森林。
   3.师:比起远离家乡的游子们,你现在想对自己的家乡和身边的亲人说些什么?(珍惜现在的一切,热爱自己的家乡,珍惜亲人之间的友情。)
  四、拓展阅读
    师:古往今来,关于想念家乡,思念亲人这一主题的诗歌很多,老师推荐两首。
    出示:《游园不值》《渡汉江》。
    师:自己练习读一读,和我们本课学习的古诗做比较,也可以课后自己收集一些,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
    【设计意图】课标要求中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这就要求教学中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要注意扶放结合,由点及面。让学生在阅读积累中充分感受中华古诗文化的魅力。

  【课后反思】
  本设计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完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以外,重点呈现了两个方面的突破。
  一、在让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过程中,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学生依据书中介绍的关键词语的意思,和自己查阅的内容,在疏通句意的过程中,感受到要注意诗句间的内在联系,如“萧萧”指风声,结合二句的“秋风”,就可以理解为秋风吹梧桐叶的声音。诗句的理解不能单独地一句一句地分析,要上下融合,注意内部之间的联系,组织语言也要符合古诗的意境。
  二、古诗教学的难点,在于对诗的意境和情感的把握。中年级要求学生开始关注诗人的情感,因此,教学中,学生从认知入手,通过品味语言,引发情感,在情感的陶冶中,启动思维,从中感受、理解、体会并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通过展开想象,多次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感悟诗人运用语言的独到,感悟古诗的语言魅力。使学生对诗人的情感历程有了很深入的了解,形成共鸣。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标,本设计还巧妙地将两首诗放在一起比较,由情感驱动、引发情感共鸣,从而产生物我两忘、如痴如醉的境界。这样做,凸显了主题,突出了这类古诗的特点,也激发了学生课外进一步拓展阅读此类古诗的兴趣。
 
   [2012-12-24]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