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天,过“中华感恩节”

 掌健识 2017-12-25


✎覆盖110000+用户 最受欢迎的身心大健康类公众号

我们积极传播正能量:身心 | 健康 | 修行 | 文化 |


西方有个老头叫耶稣,貌似没给中国人民带来过多少好处,反倒是他的子民们曾经组成八国联军,不远万里来到中华,干了不少坏事,可现在不少中国人却要花钱为这个老头过生日12月25日,称为“圣诞”。他出生的前夜叫“平安夜”。



近年来,我国的许多商家为了促销,把许多西方的节日搬到中国,例如西方的母亲节、西方的父亲节、西方的情人节、西方的圣诞节,等等,让许多年轻人趋之若鹜。世界东西文化交流本身并没有错,而错的是我们不应忘记自己的祖先和文化,抱着别人的父母叫爸妈。



中国有个人带领人民赶走了入侵中国的外国列强,推翻了欺压劳苦大众的三坐大山,建立新中国,解放了四万万苦难同胞,中国人民从此挺起了腰杆,当家做了主人,赢得了尊严,过上了今天国泰民安的好生活!但是却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诞辰日!


眼下圣诞节不仅仅是狂欢休假的节日,也是西方社会的宗教理念的传播的学堂,更是西方社会灌输其文化和价值的载体。而我们的传统节日冬至,却荡然无存,开国领袖的诞辰纪念日却被低调处理。


我们泱泱大中华五千年历史,产生了许多圣贤和伟大的父亲母亲,也有许多感人的爱情故事和传说,我们应该好好纪念中华民族的父亲母亲圣贤文化,而不应该盲目地到别人父母的坟头上去祭祖。


一、(中华感恩节):公历12月26日

12月26日,是敬爱领袖的诞辰纪念日。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华感恩节”,以纪念和感恩伟大领袖对民族的贡献。

二、中华圣诞节——孔子生日(公历9月28日)

孔子行教像

孔子问礼于老子

孔子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 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 他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华丽的时代。

孔子是中国的“圣人”,也是世界的“圣人”。因此,我们应该把孔子的生日公历9月28日作为“中华圣诞节”。因为孔子文化的核心是“孝”,所以我们把中华圣诞节的前一天晚上即9月27日晚上作为“孝亲夜”,该夜全国人民都给父母以洗脚等方式示孝,一定很是壮观。

同时,也建议国家将9月28日作为“教师节”(台湾省现在就是如此,据说美国的一个州也以此日为“教师节”)。

、中华母亲节——黄帝正妃嫘祖生日(农历二月初十)

中华母亲——嫘祖(黄帝夫人)

黄帝与夫人嫘祖

嫘祖是轩辕黄帝的正妃。据《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两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嫘祖生玄嚣、昌意二子。玄嚣之子蟜极,蟜极之子为五帝之一的帝喾;昌意娶蜀山氏女为妻,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是五帝之一的“颛顼帝”。

也就是说,当海内外中华儿女无一例外地称黄帝是自家始祖的时候,也就应该明白,华人无一例外的是嫘祖的子孙,嫘祖是中华儿女的伟大母亲。

嫘祖发明并且传播了养蚕缫丝,被后世尊为“蚕祖”、“蚕神”、“蚕神娘娘”。有蚕乃有丝,有丝乃有绸,有丝绸乃有“丝绸之路”。嫘祖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去寒避暑的物资文明,其“创造、发明、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更是照耀千秋万代的。今天,中国梦,嫘祖情,丝绸路,福天下。

嫘祖是有史籍记载的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华夏文明的奠基人。嫘祖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和精华,它属于华夏上古文化、根文化的范畴,是世界丝绸文化的宝贵财富,是炎黄文化、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东方女性文化的光辉典范。

四、中华父亲节——黄帝生日(农历三月初三)

中华父亲——黄帝

黄帝与夫人嫘祖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黄帝被尊奉为“华夏始祖”。柳翼谋评论黄帝时代是洪水以前最盛之时代:“自燧人以迄唐、虞洪水之时,其历年虽无确数,以意度之,最少当亦不下数千年。故合而观其制作,则惊古圣之多;分而按其时期,则见初民之陋。牺、农之时,虽有琴瑟、罔罟、耒耜、兵戈诸物,其生活之单简可想。至黄帝时,诸圣勃兴,而宫室、衣裳、舟车、弓矢、文书、图画、律历、算数始并作焉。故洪水以前,实以黄帝时为最盛之时。”黄帝和炎帝时期逐渐形成华夏族,因而他们都视为华夏民族共同的祖先,故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

五、中华爱情节(中华情人节)——农历七月初七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传统节日。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 。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家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被认为是“中华情人节”(爱情节)。通过七夕节,增强夫妻之间的联络与感情,促进和谐家庭建设,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