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莞:补齐就业短板 助推残疾人小康进程

 三乐四为书屋 2017-12-26


就业是民生之本,残疾人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生活、创造和实现他们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康。一直以来,东莞市把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补齐残疾人“就业”短板,最大限度地保障、扶持和吸收残疾人就业,确保残疾人与全市人民一道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做好就业公示工作,保障残疾人就业权利

为了促进全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自2001年以来,东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残疾人就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针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先后制定了《东莞市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细则》《关于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问题的通知》和《关于调整和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残疾人就业政策文件,使全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有效有序开展,按比例就业已经成为东莞市残疾人就业的主要形式,有效改善了残疾人的就业状况。

2015年,根据省政府残工委工作安排,东莞市成为广东省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首批公示试点市。为做好公示试点工作,市政府残工委高度重视,成立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公示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专项统筹部署按比例就业公示工作,并以市政府残工委名义制定出台《关于开展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公示试点的实施方案》,充分利用报刊、网站、宣传栏等形式,加大对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公示试点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自觉性,通过舆论宣传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根据实施方案,全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公示试点工作采取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做法,即:2015年、2016年先公示超比例和按比例已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相关信息,为各类用人单位树立榜样;2017年开始公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但履行法律义务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用人单位相关信息和既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又不履行法律义务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用人单位的相关信息,督促其履行法律责任。

开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公示试点工作以来,有效地提高了各用人单位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呈逐年递增趋势,2015年度全市有3232家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9382人,2016年度有3442家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9703人(含工商登记注册3年内在职职工总数3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与此同时,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等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履行中央组织部等7部门《关于促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的意见》政策规定,自觉履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或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法律义务,为全市开展用人单位依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公示试点工作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开辟公益性岗位,购买残疾人专职委员

政府购买残疾人协会专职委员岗位是东莞市强化残疾人就业工作的一大惠民举措。东莞市不断加强和规范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现已成立了涵盖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岗位相对完善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为推进全市残疾人事业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和服务平台。 经过多年的贯彻落实和调整优化,残疾人协会专职委员的机制日趋完善、职能不断显现,产生了良好效果。目前,全市32个镇街、597个村(社区),共建有村(社区)残疾人协会570个,建协率约为96%。根据2017年各镇街实名制登记统计表显示,截至目前,全市32个镇街通过“政府购买残疾人协会专职委员岗位”模式共配备了专职委员482名,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共160名,占比33%。专职委员实行择优录用,一年一聘,均签订劳动合同。根据2017年修订的《东莞市扶助残疾人办法》规定,村(社区)残疾人协会专职委员工资标准统一为40000元/年,由市、镇两级财政承担,各镇街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适当上调工资标准。

东莞结合各镇街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工作措施,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升职业素质。为帮助新招录专职委员尽快完成角色转换,确保聘而能用,每年定期举办残疾人专职委员培训班。几年来,全市组织残疾人专职委员开展专项培训班5 期15批次,先后培训了2150多人次。培训内容包括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专职委员职业道德、残疾人事业政策法规、社区残疾人工作业务知识、计算机应用、盲文、手语、社会沟通技能等。此外,还安排优秀专职委员现身说法传授经验;在新任专职委员上岗后,及时开展各种岗前业务知识培训,以“传帮带”方式提升新任专职委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根据专职委员工作实际,制定了专职委员岗位职责和考核管理细则,各镇(街)根据考核细则对专职委员进行年度考核。市残联对专职委员上岗情况、业务能力、考核成绩进行不定期抽查。根据考核结果,镇街残联对专职委员实行一年一聘,优胜劣汰,充分激发专职委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残疾人专职委员针对残疾人的不同需求,通过探访、康复、教育、就业、社区活动等多元化的服务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得到了实惠。与此同时,随着专业化分工,基层残疾人工作的总体质量有了质的提升,助残工作的影响力和满意度显著上升。

探索辅助性就业,激发残疾人新价值

东莞市大胆探索,创新实践,在发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经验。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辅助性就业工作,2010年以市政府残工委的名义印发了《东莞市推进镇(街)康复就业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全市32个镇街建设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2011年、2017年先后两次修订《东莞市扶助残疾人办法》,对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给予明确规定:对镇(街道)达到相应建设标准与规模的设施建设,包括安置本市就业年龄段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从事辅助性就业、庇护性就业服务的康就中心,分档次分类别给予一次性的启动经费或设施设备建设补助;对镇(街道)建立的康就中心接受日间训练或从事辅助性就业、庇护性就业的残疾人,月收入低于当年最低工资标准的,按出勤时长给予学员补贴;按照康就中心的服务人数,对服务对象人数达到30人以上的,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的运作经费补贴;对在公办残疾人托养机构集中托养的残疾人,免收住宿、护理等费用,低保、低收入家庭残疾人免收伙食费。以上多种政策有效扶持与鼓励辅助性就业机构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

创建之初,东莞市积极学习先进地市的成熟经验,结合本土实际,通过公办民营、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主要依托康就中心开展辅助性就业,将发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与政府购买服务、残疾人集中托养、职业康复、推荐公开就业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依托残疾人日间照料机构里设置的庇护性工场开展辅助性就业服务,在每个中心相应设有职业康复室(俗称庇护工场)、康复训练室、体能训练室、社交活动室、居家训练室、心理咨询室、书画室、影音室等,并配有休息室、餐厅等齐全的服务设施,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辅助性就业的“东莞模式”。目前全市共有29个镇街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7年来,累计帮助3937人次的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通过镇街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这个综合服务载体,帮助69名残疾人实现支持性就业,逐渐回归社会。

塘厦镇康复就业服务中心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它通过抱团作战——流水线式分工合作模式,让他们尝试抱团实现就业,小钦成为其中一名幸运儿。今年,中心通过链接塘厦厨余环保示范基地为项目提供有机蔬菜。培训中心学员发展豆芽培育,并在中心市场申请免费摊位设点,让残疾学员分岗位合作参与蔬菜、豆芽的销售工作。同时,兼顾推广垃圾分类,回收厨余的工作,由残疾学员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向居民回收家庭厨余,提供给厨余基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再循环利用,减少垃圾的污染。残疾学员参与销售蔬菜、宣传环保、回收厨余、再生利用等环节工作,开展“芽芽乐——环保育芽”就业项目的尝试。 

经过市场的多番实践,小钦发现自己在找赎方面计算得非常准确,即使在顾客非常多的情况下,也能做得有条不紊,不出差错,信心随之越来越足,在他身上找回了越来越多的笑容。其他学员在每个环节中担任力所能及的岗位,自己能做事——“我能行”逐渐成为了学员们的口头禅。该项目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日收益已经由刚开始的40多元增加到300多元,经济收入也不断增长。

常平镇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2012年建成使用,目前中心服务的残疾学员有45人,灵活就业服务人数就有23人,其他接受灵活就业服务的残疾人234人,共有302人接受辅助性和公开性就业等就业服务。该区几年来,在着力推动残疾人灵活就业服务上进行了多方面探索,三方面结合推广辅助性就业服务:一是整合社区就业资源,以“爱心工作坊商城”公益电商平台为基础,培训服务对象学习手机、电脑等操作知识,促使其培养就业习惯,习得技能,获取收益,重度残疾人可由家属管理电商平台实现灵活就业;二是结合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向当地社区企业推荐残疾人就业服务,以义卖点下社区、进企业等方式,社工负责带领残疾人管理义卖点,所得收益归属残疾人个人所有,让残疾人参与社会就业,同时解决企业招聘残疾人就业难的问题;三是帮助残疾人联系外发厂家,让残疾人在家也能做简单的手工活。目前有302名残疾人接受了灵活就业服务,其中成功推荐到企业上班35名,成为爱心工作坊商城、爱心工作坊微商城、淘宝等电商平台店主238名,残疾人通过电商推广,都赚到了电商的第一笔佣金,自信心大大增强。

推动按摩业增能,促进视障者集中就业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主要依靠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来感知外界,而视觉通常占到总信息量的70%,视觉障碍无疑会带来极大不便。残疾人是社会中的特殊困难群体,而视障者又可说是残疾人中的特殊困难群体。相对于其他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视障者在劳动力市场上更加弱势,就业岗位更少,就业难度更大。

为了帮助视障群体就业,近十多年来东莞市在就业岗位供给侧方面进行了大力探索和深入实践。针对东莞地区中医推拿文化深厚、群众保健按摩需求日益提升的现实,以及盲人触觉灵敏、精神专注、宜集中就业的特点,市残联积极推进盲人按摩行业的发展。从门店登记到税收减免,从人才培训到就业服务,从行业管理到活动组织……在市残联支持下,东莞市盲人按摩机构和从业人员不断增长,日趋专业。

李俊锋是东莞博爱盲人按摩店的创办人,兼任市盲协副主席及市保健按摩协会副会长,他是东莞市盲人按摩行业一路走来的亲历者,也是全市帮扶残疾人创业就业的受益者。李俊锋来自湖南郴州,从小不幸视障,青年时随父母来莞打工,曾经多方求职,辗转工作,却始终不能找到满意的职业。2003年,李俊锋受到家人鼓励,在东莞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政策利好下,与朋友合伙成立了博爱盲人按摩店。经过十余年成长,“博爱”已经成为包含四家连锁分店、工作人员130多人、月营业额达50多万的品牌盲人按摩店。谈及他的创业经历,李俊锋既有感慨也有庆幸,他认为事业的成功不仅是靠自己的努力坚持,更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而这其中市残联给了他们很多实实在在的帮助。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盲人按摩行业的稳健发展既需要残疾人提高按摩技术水平和专业服务素养,又有赖于保健按摩机构的专业、规范、可持续经营。市残联从实际出发,努力承担了培力增能的角色:一方面是培养市场主体的能力,东莞市残联通过带领盲人参加全国盲人保健按摩考试、开展继续教育提升培训、举办系列实用技能学习活动、组织行业门店和从业者评比交流等促进了机构和人员的能力提升;另一方面是增强行业发展的动能,市残联通过完善政策和落实行动为从业者保驾护航,包括鼓励引导视障人士创业就业、对盲人按摩店免征营业增值税、为创业人员提供全额社保补贴、规范和监管行业人员经营、协调雇主和残疾人权益等,营造了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经过多年来的培育和扶持,目前东莞市登记备案的盲人按摩门店数量达89家,分布于全市27个镇(街),盲人按摩人员已超过一千人(本地户籍289人),在满足市场需要和促进视障人士集中就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众创杯”获奖,为残疾人创业创新插上翅膀

9月28日,广东“众创杯”残疾人公益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在广州成功举办。来自东莞市的“风信子的微笑”关爱脑瘫孩子阳光产业公益计划在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喜获团队助残类金奖,同时还有6个项目获得优胜奖荣誉。

广东省“众创杯”残疾人公益赛是全国第一个残疾人创业创新方面的大赛,也是全省助残领域的最高荣誉。首届比赛于2016年举办,东莞市的参赛项目曾获得铜奖1个,优胜奖3个,“自强创业之星”奖1个。今年举办的第二届“众创杯”赛事规格、规模和资助力度较上届进一步增加。从4月启动以来,全省入围初赛项目达521个,比去年参赛项目增加122个。经过综合评选和激烈竞争,东莞市选报的34个项目全部入围初赛,后晋级复赛项目7个并全部获奖,其中1个项目即“风信子的微笑”夺得团队助残类项目金奖,4个项目获得团队助残类优胜奖,2个项目获得企业组助残类优胜奖。

硕果的长成靠积累,荣誉的背后是付出。东莞这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土,残疾人群体从未缺席,残疾人帮扶事业始终奋进。近年来,东莞市残联积极落实残疾人就业培训服务,通过开展残疾人就业援助月主题活动,进行残疾人就业状况调查摸底和信息登记,举办“春风行动”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全国“助残日”残疾人就业服务、残疾人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班,以及依托残保金年审工作引导督促企业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等,这一系列举措有力地助推了残疾人创业创新数量的增长,实现了残疾人劳动就业质量的提升,更促进了全社会爱残助残正能量的弘扬。

获得大赛金奖的“风信子的微笑”项目作为东莞残障帮扶领域的代表,充分体现了该市残疾人工作立足需求、扎根民间、严谨务实、广泛参与的特点。“风信子的微笑”由东莞市爱心志愿者协会风信子服务队发起,该团队成立于2014年10月,成员都是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热心志愿者,其中有不少是脑瘫患儿家长。他们以“专业人员+社工+义工+家长”的模式,致力于通过公益资源整合、志愿服务拓展、康复平台建设、产业产品开发等实现脑瘫儿童群体的可持续帮扶。他们以引领公众关注和帮扶脑瘫儿童为初心,以展示和倡导公益助人精神为目的,本次能够得到金奖不仅是对项目工作人员的认可,也是对东莞市广大残疾人和助残工作者的极大鼓舞。

获奖只是结果,并非目的;成功不是终点,而是开始。近两年“众创杯”残疾人公益赛的多项荣誉是一种鼓励,也是一个契机。东莞市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通过政策引导、社会协同、市场运作的模式进一步激励残障领域的创业创新,把创业增收、项目创新、组织培育、资源对接融为一体,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中让残疾人平等参与、积极创造、获得支持,为他们的梦想插上翅膀。

全国自强模范,助残传递正能量

刘智聪是东莞茶山镇人,从小受家庭影响与纸品行业结缘,17岁时开始就在一家纸品厂打工,开启了职业生涯。在此期间,他凭借个人魅力和管理能力,备受老板赏识,并跟随其合作办厂。20岁时,他已经成为一家纸品企业老板,随后还创办了报关公司和废料公司等多家企业,到1999年底,其公司年产值已达2亿,拥有四五百名员工。而此时,刘智聪年仅29岁。

可就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却突然遭遇了一场车祸,导致下半身瘫痪,一住院就是两年多。当众人都以为这名年轻有为的商界新秀就此倒下之时,身残志不残的刘智聪毅然选择了重新开始。他不仅是为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更是为了公司数百名员工的生计考虑。在多方鼓励支持下,刘智聪每天坚持做理疗,并开始坐着轮椅回公司继续工作。

在随后的日子里,刘智聪坚持朝七晚十上下班,穿工作装、吃食堂饭、亲力亲为。同时,他还积极拓展合作伙伴,多方招揽人才,改善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如今,他已拥有三家纸制品企业,员工1000余人,年总产值将近7亿元。而他本人也先后获得广东省“自强模范”、广东省“全省就业创业优秀个人”“全国自强模范”等荣誉,并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

随着企业越做越大、越来越好,刘智聪将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了慈善事业,以直接投入和间接参与的形式不断为助残工作做贡献。近年来,除了在纸品公司常年接纳10多名残疾人工作,成立“阳光家园”庇护工厂专门扶持残疾人就业,他还每年投入十几万成立了“茶山镇‘裕杨’奖励自强残疾人资金”用于支持残疾人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与此同时,刘智聪牵头成立了东莞市残疾人企业家协会,以会长身份组织全市残疾人创业者共同参与助残及相关慈善事业。在此基础上,刘智聪先后当选为东莞市残联第六届主席团副主席、东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开始在更大的平台和更广的领域践行他的慈善理念。刘智聪表示:“我将以进取创新精神推动东莞市残疾人福利事业大发展,让残疾人兄弟姐妹享受更多的福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