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研世界史(6):中世纪专制下的英国与德意志

 徒步者的收藏 2017-12-26

英国

【都铎王朝】

    英国封建王朝。1485年由亨利七世创立。先后有亨利七世、亨利八世、爱德华六世、玛丽一世、伊丽莎白一世当政。其中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对英国的影响最大。王朝依靠新贵族和新兴的资产阶级,实行宗教改革,建立英国国教,在工业、商业、海外贸易等方面实行了若干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促进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王朝建立起教俗合一的君主专制统治,英国的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鼎盛。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死后无嗣,斯图亚特王朝取而代之。

【圈地运动】

    15世纪末,由于英国毛织业迅速发展,引起羊毛价格上涨,使养羊业成为十分有利可图的行业。大贵族大量侵占公有地和农民的耕地,将土地用壕沟和栅栏圈围起来,雇佣少量工人放牧羊群。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无以为生,沦为流浪者。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会通过一系列法令,使圈地运动合法化。圈地运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关系变革,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结构的变化——近上P50

 

血腥立法与凯特起义——近上P50

 

英国王权加强的过程

①亨利七世依靠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地方:镇压国内贵族叛乱,解散旧贵族军队,拆毁城堡,消除反叛王权的后患;在中央,成立枢密院和星室法庭,掌握行政和立法大权;通过联姻解决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的对立;

②亨利八世任用新贵族为枢密院议员,排斥旧贵族;通过《至尊法案》,置教权与王权之下;

③伊丽莎白一世重申《至尊法案》,巩固枢密院为行政中枢的权力。

 

【星室法庭】

    英国中世纪晚期的高级法庭,因设在威斯敏斯特宫的星室而得名。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镇压贵族的不法行为,都铎王朝创立者亨利七世启用星室法庭作为听取臣民申诉、监察官吏及审判“叛乱”贵族的权力机构。亨利八世时期星室法庭逐渐发展为独立的司法机构;到斯图亚特王朝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时期,成为国家的最高司法机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长期国会于1641年通过法案予以取缔。


德国

三十年战争——见现代史部分

再版农奴制

    在德意志农奴制的恢复,史称“农奴制的第二版”。本来德意志的农奴制在13世纪就开始瓦解了。三十年战争和德意志分裂又进一步推进了农民农奴化的过程。“农奴制第二版”在北德及东北德表现得最为突出,在这些地区,农奴制采取最残酷的形式。农奴制的存在,对于德意志的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抑制作用。因为农奴制不仅由于把农民固着在土地上而堵塞了劳动力的来源,而且也限制了工业品国内市场的扩大。

 

为什么德意志会出现“农奴制第二版”

①16、17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得到极大发展,城市人口猛涨,对粮食需求随之猛涨,使得德意志地主迫切生产粮食;同时由于德国经济落后,资本主义方式未能普及,所以只能继续发展农奴制;

②德国地主势力强大,市民阶级力量薄弱,无力支持农奴反抗。

 

【特雷西亚、约瑟夫母子改革】

奥地利君主特雷西亚、约瑟夫母子进行的改革。主要内容有:特雷西亚颁布法令减少农民劳役数量,约瑟夫宣布农奴为自由人;实行教会改革:解散耶稣会,审查奥地利与罗马教廷的关系,颁布宽容法令,其它基督教派合法地位;改革国家机构,加强中央集权,成立最高机关“国务会议”,司法方面,实行行政和司法分离,颁布刑法典,军事方面,实行募兵制,建立常备军;奖励工商业,实行关税保护,成立国家工场,增加国家收入。改革打着“开明专制”的旗号进行,但并未触动封建专制的基础,实行效果有限。

 

普鲁士的兴起原因——近上P127

 

容克支持军国主义的原因——近上P128

 

【腓特烈二世改革】*(1740—1786年在位)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推行的改革。主要内容为:鼓励并保护工商业的发展,特别对军火工业更为重视,甚至对其免税和给予津贴;统一币制、创办银行、建立邮政,而且修公路、开运河等等;在农业上则鼓励垦荒,将奥得河沼泽地改造成耕地;宣布在王室领地上废除农奴制;在发展科学文化方面,重建了普鲁士科学院,还支持艺术的发展;军事上使常备军增到20万人;颁布全国教育法,对男性居民实行初等义务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